齐鲁名校|山东省实验中学:育人为先、探索无境

山东有各类学校3.77万所,各类在校生1989万人,教职工150万人,其中不乏有许多优秀的教师、校长,还有培养出许多国之栋梁的名校,为了宣传典型、表彰先进,山东省教育厅联合凤凰网共同发起“齐鲁名师·名校·名校长高端访谈”系列活动。通过名校巡礼、名师访谈、对话名校长系列主题活动,从济南启动,16个地市巡礼,充分展现各地市各高校的发展历程,分享教书育人的经验成果,发掘办学治校的先进理念,积极打造齐鲁名师、名校、名校长这三名工程、三名品牌、三名亮点。

待16个地市访谈结束后,将“围绕总结示范新成果,服务山东教育新发展”,做好活动成果的提炼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在全省进行推广,把“一枝独秀”变成“满园春色”,让高端访谈活动成为响当当的教育宣传品牌。

作者 | 张慧

编辑 | 刁博雅

摄影 | 王泽中、王金奎

一所好学校,对孩子的重要影响,是一辈子的。

山东作为孔孟之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教育氛围浓烈,在学校与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培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可谓名师荟萃,名校云集。

2020年,在这个全民战“疫”的非常时期,山东省教育厅主办,凤凰网承办展开“齐鲁名师·名校·名校长”高端访谈特别策划,以互动访谈的形式,深入走进山东16市,在总结教育领域“山东经验”的同时,全面展现山东教育最先进的教改成果、最有启发与借鉴意义的教育实践、最具特色的校长老师们办学治校思想和教学理念。

本期,我们一同走进山东首批省级重点学校、省级规范化学校——山东省实验中学,看70年岁月沉淀里,这所齐鲁名校的“成长之路”。

责任与生俱来,探索一往无前

作为山东首批省级重点学校、省级规范化学校,山东省实验中学同时也是省会济南培育优秀学子的中坚力量。1948年,伴随着济南解放,济南特别市市立第二中学经文教部批准成立,这就是山东省实验中学的前身。

一个月后,原华东大学(山东大学前身)迁入济南,学校也成为了华东大学附属中学。次年11月,原华东大学教育学院划出为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交济南市领导,更名为山东省实验中学。

从山东省实验中学的校名更替中便可以看出,从建校伊始,学校便担负着引领学制、课程、教材等方面发展的重任,定位示范性、实验性、探索性,也正是带着这样的探索与任务,山东省实验中学完成了一系列的改制与创新。

作为全国第一个建立教研组的学校,1977年高考恢复后,山东省实验中学便开始进行全国新概念英语的教学尝试,其后的80年代还进行过国家数学教材的一种教法实验。2004年,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山东省实验中学的综合社会实践课程在全国领先,吸引了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学校和师生学习参观。

在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和创新中,山东省实验中学不断探索,充分发挥了“登攀不止,敢为人先”的实验精神,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校曾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全国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拥有艺术、体育、科研等领域的数十项“国字号”荣誉。

2018年,济南市展开三类学校创建,山东省实验中学作为“领航学校”入选首批名单,彼时济南对“领航学校”的定位是这样要求的:在整体办学质量高、品质卓越的基础上,重在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研究探索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担当起教育改革先行探索的责任使命,体现办学的“探索性、实验性和示范性”。而这一定为与山东省实验中学的办学理念不谋而合。

从1948年建校至今,70多年的时间里,学校培养了众多的优秀学子,在国际性的奥赛、体育、田径等各个方面的比赛中,从山东省实验中学走出的学子代表国家队赢得了17枚金牌、8枚银牌、5枚铜牌。同时,学校也为北大、清华、中科大、复旦等全国知名高校不断输送生源。

据悉,山东省实验中学目前分中心校区(走读)、东校区(寄宿)和西校区(寄宿)三个校区,共有在校生近9000人,教职工750余人。2017年,山东省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成立,大学城实验高级中学和济南新航实验外国语学校陆续成为集团成员校,而伴随着其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山东省实验中学为全省乃至全国培养人才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

德育工作推陈出新,“学长制”探索代代相传

对于中国的孩子们来说,高中三年是他们学业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而对于高中学校来说,三年一个周期的传统养成,如何变成每年一次次的自然传承,是其要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时间,山东省实验中学用“学长制”攻克了这一难题,学校发现,在学生群体中自然形成的榜样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更大,也就是说:最好的教育,是让学生去引领学生。

自2008年开始,山东省实验中学开始进行“学长制”这一德育品牌的创建,经过近12年的探索和实践,现形成了一系列较为完整的“学长制”运行体系。从新生入校教育到社团活动指导,从学习生活指导到人生规划确定,从学科经验分享到成长经历引领,“学长制”以其教育引领的实效性和接地气的实施方式,体现在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

据了解,“学长制”主要包括三个实施层面:“点对面”——由高二、高三学生组成的学长团,对整个高一年级进行指导与引领;“面对面”——高年级班级与低年级班级之间的指导与引领;“点对点”——高年级的每一个学生承担起学长责任,与低年级的学生形成结对帮扶。这一实践成果有效解决了学校文化难以有序传承和学生教育源动力不足的难题,实践证明,“学长制”也为学生找到了主动成长的动力源。

目前,山东省实验中学“学长制”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果,也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学长制”被评为了国家级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学校《高中推行学长制的实践探究》亦获评教育部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典型经验,此外,“学长制”也成为了济南首张德育名片。而对于山东省实验中学来说,通过“学长制”,学校的学生从过去的被动接受管理变为积极主动的参与管理,学校文化传统也在高低年级之间的互动中得以传承和发展。

“博学日新,德行天下。”山东省实验中学校训中所传达出的“以‘德’作为为人处世做学问的第一准则”的价值观,也在学生们的学习过程中,在“学长制”的口口相传中,深深烙印进广大师生的心里。

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主动发展的无限空间

有人说,山东省实验中学的学生,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在山东省实验中学的学子陆续走向全国各地的同时,该校的优秀探索和课程体系也逐渐闻名遐耳。

山东省实验中学以“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对接高考综合改革,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为课程建设原则,构建了四大类课程:尚德课程、博学课程、空间课程、登攀课程。其中,尚德课程即与校训中的“德行天下”相匹配,引领教育明确立德树人方向;博学课程,即立体设计确保学科核心素养全面落实;空间课程,即满足学生“完整和幸福”的成长需求;登攀课程,即激励实验学子敢为人先,多元成才。

这一课程体系,旨在重点培养学生思想品质提升的自觉和终身学习的自觉。而这一课程体系与学校文化的有机结合,也让学校能够通过提升课程品质,来确保学生德育品质、学习品质、发展品质、成才品质的全面提升。

课程教法之外,学校的社团活动也十分丰富。学校为学生社团的申办和活动举行,提供了全力支持,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创造空间。在这里,只要有特长,山东省实验中学都会提供最大的帮助,让学生在某一方面得到发展。

在管理方面,学校成立了自主管理委员会,让学生管理学生,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得到应有的锻炼;实践方面,学校多渠道开展社会实践,每年开展读书节、科技节、电影节、艺术节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

通过实践,让学生能够了解自我,发掘自我的潜能,提升社会责任感和个人能力,使他们成长为更加自信、更有创造力的人。这才是山东省实验中学“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主动发展的无限空间”教育理念的意义所在,也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初心,即:让孩子们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为他们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实验学子迈向未来

“因为实验人志存高远,所以我们既在意高考的分数,更看重精彩的人生。”这是山东省实验中学校长韩相河在2019年毕业典礼上的一段致辞,这也是山东省实验中学在平衡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时的完美诠释。

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高考成绩则被视为衡量高中办学质量的指标,但对于山东省实验中学来说,二者并不矛盾,因为真正的素质教育,会有利于学校的升学质量,而升学质量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体现。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山东省实验中学也紧抓升学质量,学校努力探索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最佳的结合点,加强课程建设、提升课堂实效。课程,即尚德课程、博学课程、空间课程、登攀课程组成的学校课程体系;课堂,则是“对话式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

多年来,山东省实验中学一直采用“对话式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而教师更多发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此外,学校每年还会举行校庆展示课、教学年会等,以课堂教学的探索为目标,让老师大胆采取更好的教学方式,从而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学科素养。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程设置,山东省实验中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还提升了他们的学习成绩,同时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及家长的期待,为国家培养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而面向孩子们的未来,山东省实验中学还紧抓学生的生涯教育。学校于2006年就成立了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又于2017年成立了学生生涯规划指导中心,助推学生多样化发展。

目前,山东省实验中学从开展生涯指导系列课程、拓展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引进大学教授专业讲座、选择职业达人进课堂等多个方面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进行指导和探索,通过搭建高水平平台,将“后面的推动力”变成“前方的引导力”,指引孩子们迈向丰富多彩的未来。

一座好的学校,可以让学生们领悟什么是真正的努力和拼搏;一座好的学校,可以带给学生广阔的视野和见识。但“名校”的标签一定不是终点,学生们在山东省实验中学养成的良好习惯与品德,以此为基,辅以创新性思维与能力,才是他们一生最珍贵的财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