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名师|山东省实验中学邵丽云:走近学生,便要学着“成为”他们

山东有各类学校3.77万所,各类在校生1989万人,教职工150万人,其中不乏有许多优秀的教师、校长,还有培养出许多国之栋梁的名校,为了宣传典型、表彰先进,山东省教育厅联合凤凰网共同发起“齐鲁名师·名校·名校长高端访谈”系列活动。通过名校巡礼、名师访谈、对话名校长系列主题活动,从济南启动,16个地市巡礼,充分展现各地市各高校的发展历程,分享教书育人的经验成果,发掘办学治校的先进理念,积极打造齐鲁名师、名校、名校长这三名工程、三名品牌、三名亮点。

待16个地市访谈结束后,将“围绕总结示范新成果,服务山东教育新发展”,做好活动成果的提炼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在全省进行推广,把“一枝独秀”变成“满园春色”,让高端访谈活动成为响当当的教育宣传品牌。

作者 | 于莹

编辑 | 刁博雅

摄影 | 王泽中、王金奎

“优等,优等,优等……”这是来自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中的一段经典独白,影片中的主人公瓦西里耶夫娜将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人民的教育事业,她对学生的爱与热忱使其桃李天下,也让一代人为之投身教育事业。

而彼时的山东省实验中学教师邵丽云也被这位女教师的不凡精神所感染,那颗儿时就已埋下的种子也因此生了根,“成为像她一样的老师”成了她的理想。

当理想变成现实,她从初登讲台“一口气”讲完一堂课的青年教师慢慢成长为有着自己教学特色、能够陪伴学生一同成长的良师益友。其蜕变的背后,是她从业三十多年来不变的初心,就如她所说的一样“教学工作应是长教常新,而教师则是学生前行道路上手持一抹微光照亮学生学习奋进之路的引导者。”

本期齐鲁名师,带你走近这位对教学常怀敬畏,常保激情的“引路人”。

初出茅庐

“格子裙、学生头,刚出现在学生面前就引来一阵窃窃私语。”这是邵丽云记忆中初入课堂时的场景,那时的她青涩的像一张白纸,甚至还会因为紧张而不敢尝试与学生互动。“怕落下知识点,也怕有学生打乱自己的讲课节奏。一堂课下来感觉自己好像都没喘气。”尽管在课前做足了准备,但还是因为实战经验不足而少了些“老教师”的自如。

课后,看着学生们有些怪怪的表情,邵丽云难免沮丧。在同事的建议下,她试着去和学生交流,倾听他们的听课感受。“讲的太快了老师,像机关枪一样。”听到学生们这样的反馈,邵丽云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也体会到“一堂好课不只是停留在不出错的讲完,上好课需要研习的智慧”。

从那以后,邵丽云开始不断地练习,她先是把讲课内容全部落实到纸上,一个字一个字的去推敲、消化,语速快了便照着镜子一句一句的慢慢说,更是不间断的听了五年老教师的课。“最初谈不上什么教学艺术或方法,就是不出错。但在不断地磨课、听课、磨课、听课的过程中也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风格,获得了学生的认可。”

当提到为什么选择教师这份职业时,邵丽云脸上有着的是不同于谈到学生时的柔软,而是带了些坚毅。“儿时就埋下了这颗种子吧。”邵丽云回忆道,学生时代遇到了一位好老师,也因为老师的一句“这孩子爱学习,长大一定能是个好老师”而有了这个梦想。真正使她坚持梦想的则是因为一部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那时的邵丽云被影片中女主人公瓦西里耶夫娜对学生的爱与热忱所感动,“成为像她一样的老师”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梦想。

当梦想变成现实,她珍惜,也知足,更是在陪伴学生成长的同时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走近学生,便要“成为”他们

初登讲台时,邵丽云常被一帮男同学追着问问题,为了不被问住,她时常看书查资料直至深夜,上课之余便在办公室拼命解题。再后来,毕业多年的孩子们回到学校,再谈起那段经历时,他们笑称“那时的我们几个都以能找到让老师解不出的问题而骄傲”。这些看似是孩子们年少时期的顽皮行为,但在邵丽云那里却变成了宝贵的财富,她说:“印象很深,但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刁难’才是使得我能够快速的成长,非常感谢他们,正所谓教学相长嘛。”

对邵丽云而言,教学工作应是常怀敬畏,常保激情的,对待工作长教常新也成了她这么多年的工作信条。“做老师已经有38个年头了,一直想要成为一个有智慧的教师。”每一届的学生不同,老师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心境也会不同。当一名教师能够自如的掌控课堂时就会开始注重学生们的心理教育,而这也成为一名教师成熟的标志。

大学时代的邵丽云很喜欢看书,也曾调侃自己虽然文学功底没有多大长进,但却开阔了视野、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以至于在成为教师之后,开始有目的的去阅读一些关于教育的书籍。在成为班主任后,随着身份的转变,为了和学生共同成长,邵丽云开始尝试与学生共同阅读,在阅读中深度思考问题。

在她眼中与学生们最好的相处状态便是亦师亦友,为了更好的了解他们,她也会看看动漫,读读郭敬明的小说,了解了解体育赛事,也会关注一下流行服饰之类的“前沿信息”,甚至是明星八卦。“不一定擅长但也应该了解一些,最起码当学生提起时不会嫌弃你什么也不知道,寻找共同话题的过程也是走进他们内心的过程。”于邵丽云而言,想要走进学生的心里,就要慢慢“成为”他们,也正是她的用心,让孩子们愿意对她敞开心扉。

手持微光照亮学生奋进之路

“教师应该是在学生前行道路上手持一抹微光照亮学生学习奋进之路的引导者”这是邵丽云对“教师”的理解,也是她38年来的坚持。

在很多人眼里,数学无疑是一门相对抽象、枯燥的学科。要把数学这门学科讲的生动透彻,让学生喜欢,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多年的教学经历,也让邵丽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备课,每一个环节每一道题都是反复推敲琢磨,哪怕是讲得烂熟的内容。对于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她不仅耐心的给出解答,而且是和学生共同分析出现的原因。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邵丽云还会设置一些“小规则”帮助不同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学中,她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课下则提倡大家使用“纸条交流法”,让学生将自己的问题写在纸条上,老师则分门别类的整理好然后专门解答。针对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邵丽云会给他们一些“搭脚手架”的问题写在纸条上,让学生通过找寻问题之间的关联从而去解决不会的问题,这样就少了“这道题会了,再遇到类似的又不会了”的问题。

在学生的眼中,邵丽云是一位“把枯燥的数学题讲得惟妙惟肖”的老师,她总是可以仅用一个比喻就把一些艰涩的定义、抽象的原理解释的通俗易懂。她还时常结合所教内容用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例让学生们将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从而明白数学的实用性。不少学生更是因为喜欢邵丽云的数学课而爱上了这门学科。

邵丽云常说:“老师也许不是万能的,但是能不能教给他们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是不是会更好?”在对待学生上面,无论学习还是生活,她都遵从着这一点,而她也在与学生的相处中,收获了快乐、幸福与成长。

有时推开办公室的门,就会看到桌子上摆放的一些小惊喜。有时,走在路上便会有小姑娘在后面亲昵地搂着她的肩膀,悄悄地说:“老师我很喜欢数学。”“这种幸福也许只有教师才能体会到吧,和孩子们在一起我收获了特别好的心境,看着他们成长带来的幸福感则是我长期坚持做老师的动力。”

从初登讲台“一口气”讲完一堂课的“青年教师”慢慢成长为有着自己教学特色、能够陪伴学生一同成长的“良师益友”,邵丽云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就如她说的一样“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当中能够成就学生,而成就他人就是成就自己。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