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于海生:以学生为中心,握紧育人“接力棒”

山东有各类学校3.77万所,各类在校生1989万人,教职工150万人,其中不乏有许多优秀的教师、校长,还有培养出许多国之栋梁的名校,为了宣传典型、表彰先进,山东省教育厅联合凤凰网共同发起“齐鲁名师·名校·名校长高端访谈”系列活动。通过名校巡礼、名师访谈、对话名校长系列主题活动,从济南启动,16个地市巡礼,充分展现各地市各高校的发展历程,分享教书育人的经验成果,发掘办学治校的先进理念,积极打造齐鲁名师、名校、名校长这三名工程、三名品牌、三名亮点。

待16个地市访谈结束后,将“围绕总结示范新成果,服务山东教育新发展”,做好活动成果的提炼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在全省进行推广,把“一枝独秀”变成“满园春色”,让高端访谈活动成为响当当的教育宣传品牌。

作者 | 于莹

编辑 | 刁博雅

摄影 | 王金奎、景浩恒

“30年间的变化是非常大的”,对于海生来说自己是与青岛大学共成长的人。从1987年入职青岛大学前身之一的山东纺织工学院起,他见证了学校的聚合与蜕变,也完成了从“青年教师”到“青岛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的身份转变。一边是热忱的“教育工作”,一边是“行政管理”赋予他的责任,于海生仍能沉下心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作为教师一旦离开讲台就会感到惊慌失措”。

本期让我们一同走近这位“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关爱学生”的引路人。

握紧育人“接力棒”

1987年,刚参加工作的于海生是一名名副其实的“青年教师”。“那时的自己可以用青涩和懵懂来形容,来到作为青岛大学前身之一的山东纺织工学院后,凭着对专业的热情接下了‘老教师’的接力棒,到现在已经有三十三年了吧。”三十年间,于海生见证了学院从仅有本科教育逐渐发展成涵盖本科、研究生教育以及科研工作的蜕变。与此同时,他也在三十年间完成了从“青年教师”到“富有教学理想的老教师”的转变。

于海生从1990年开始主讲《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刚接手这门课时,他发现国内仅有的几种教材仍停留在介绍过时知识的阶段,难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于是,他决心编写一本包含最新理论技术与自己亲身实践成功案例相结合的新教材。

“那时没有电脑,所有文字和原理图表,都得手写。我在这边演算、起草、修改,我夫人在另一边帮我誊写。”经过2年的努力,于海生手写出了长达48万字的《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书稿,并在1999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目前这本教材已3次再版、42次重印、印数达40余万册。更是获得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被评为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

“知识是不断更新的,除了教学上要保持常教常新外,课程与教材同样适用。”于海生是善于总结经验的,更是将这些经验不间断倾注于他主编的两本教材当中。

以学生为中心

“于老师的课很有启发性,信息量大,却有层次。老师讲课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案例均取自于他的科研项目,注重培养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与知识运用能力。”这是学生眼中的于海生,而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他又是毫无距离感的。“跟学生接触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学生时代,愿意与学生在一起,更愿意尽自己所能帮他们一把。”

三十多年来,于海生一直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学相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学中做”与“做中学”并行,课堂教学、课程实验、创新设计、科学研究有机结合。

在一次实验中,于海生得知学生因电机启动电流过大的问题不能继续试验后,并没有立刻提出解决方案,而是通过问题一步步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症结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法。“于老师这种方式很好,不仅问题解决了,也培养了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这样说道。

除此之外,于海生还建立了“五位一体”的课程教学体系,即:“研究型+启发式+工程案例”的教学方法、“课堂+实验室+网络资源”的教学平台、“讲课+习题课+讨论课+实验课”的教学形式、“基础型+分析型+综合型+设计型”的课后作业、“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创新活动+考试成绩”的注重过程的考核方法。提及此于海生表示,自己教育理念的形成与曾经的三段校园经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将立德树人放在首位

“三段校园经历带给我的影响贯穿了自己的整个教育生涯,从本科到研究生再到博士,一次次的身份变化也使得自己对学术的理解有了质的改变。”基于此,于海生多年前提出十六个字的从教准则“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在警醒自己的同时,也成为了学院全体教师的价值认同和工作遵循。“对教师而言,传道、授业皆为本职工作,而它与其他职业不同的是,教师要去教化学生,将立德树人放在首位。”

在青岛大学从教33年来,于海生从“青年教师”变为“青岛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一边是自己所热忱的“教育事业”,一边是“院长身份”赋予他的责任,于海生仍能沉下心来始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作为教师一旦离开讲台就会感到惊慌失措。”

当被问及最喜欢哪重身份时,于海生脱口而出的是“教师”。“与学生第一次见面便会告诉他们‘我就是个老师’,学生们也都用‘于老师’来称呼我。老师的身份很亲切,也更能让我找到感觉。”

信任学生、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视学生为朋友和探求真知的伙伴成为于海生与学生间的相处模式。他也在关心学生学业发展的同时,关注并引导学生形成勤奋为学、和谐为人、诚实为事的行为准则。

作为院长,于海生同样关注教师的成长。他带领教师团队建立“2+1+1+X”大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搭建了自动化专业分类、分流、分段的多样化与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更是构建了具有大实践观、大工程观、大系统观、大集成观的“四大观念”课程体系。

“大学里做学问与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研究院所不同,我们和学生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是一起成长的。”正如于海生所说,在青岛大学从教的三十年间,于海生经历了身份转变、教育理念革新,更感受到了学校的蜕变以及学生的成长,从中也收获了属于教师的那份特殊幸福感。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