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大学刘伟韬:教书育人须深挖锻造,方能百炼成“钢”

山东有各类学校3.77万所,各类在校生1989万人,教职工150万人,其中不乏有许多优秀的教师、校长,还有培养出许多国之栋梁的名校,为了宣传典型、表彰先进,山东省教育厅联合凤凰网共同发起“齐鲁名师·名校·名校长高端访谈”系列活动。通过名校巡礼、名师访谈、对话名校长系列主题活动,从济南启动,16个地市巡礼,充分展现各地市各高校的发展历程,分享教书育人的经验成果,发掘办学治校的先进理念,积极打造齐鲁名师、名校、名校长这三名工程、三名品牌、三名亮点。

待16个地市访谈结束后,将“围绕总结示范新成果,服务山东教育新发展”,做好活动成果的提炼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在全省进行推广,把“一枝独秀”变成“满园春色”,让高端访谈活动成为响当当的教育宣传品牌。

作者 | 徐佳

编辑 | 刁博雅

摄影 | 王金奎、景浩恒

2004年春节刚过,春寒料峭,为了准确获取现场测试的第一手资料,尚在假期中的刘伟韬亲自带领研究生赶到现场,经过两个多周的连续奋战,成功实施了改进测试方案并取得了良好观测效果,期间正好跨越举家欢庆的元宵佳节,望着满天的烟花和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尽管不能与家人团聚,但对事业的执着和严谨的敬业态度,还是让他牺牲了对家人的陪伴,坚持完成了现场测试工作,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了准确基础数据。类似的故事对于山东科技大学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的刘伟韬教授来说,却是习以为常。

从教26年,刘伟韬一直从事“特殊采矿技术”等方面的教研工作,带领学生足迹遍布鲁、豫、晋、冀、蒙、川等数十省份50余个矿井,同学们经常笑称他是煤炭企业名誉矿工。9000多个日夜初心不改,他坚持科研促教学,搞好科研工作的同时,也努力做好日常教学工作,他将教育比喻成挖掘矿藏,希望每一个学生经过锻造都能百炼成“钢”。

育人如采矿,刘伟韬细心勘探出的一批批矿石正在被打磨冶炼,铸成钢铁,运往需要的地方;他培育的学生也像钢铁一样,奋斗在推动采矿事业发展的战场上,本期让我们一同走近山东科技大学刘伟韬,一个点燃学生,照亮中国煤炭教育事业发展的“引路人”。

命运使然

“煤”二代带着使命感再出发

“三农学生”这是初见刘伟韬时他对自己的评价。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刘伟韬,父亲是一名煤矿工人。作为一名“煤二代”,年纪尚小的他就对这个行业充满了看法和成见,因为在他的记忆里,爸爸总是很忙,从事的工作很“脏”很累,从小就知道煤矿工人辛劳不易的刘伟韬立誓以后要摆脱命运,让爸爸能从井下挖煤的危险环境中解放出来。

1987年的夏天,刘伟韬结束了紧张而忙碌的高考,在填报志愿时,从小深受爸爸工作条件影响的刘伟韬心里总是隐隐地觉得,煤矿环境脏、乱、差,采矿是一个“艰苦的行当”,所以并没有填报相关专业。但命运的安排总是出人意料,或许是考虑到他煤矿子弟的身份,亦或是其他原因,刘伟韬最终被山东矿业学院(现山东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录取,结果虽与当初填报的志愿大相径庭,但对于这个跳出农门的“三农”学生来说,接受命运就是最好的安排。从此,他便开始了与煤炭打交道的学习和工作。

入学时,刘伟韬内心虽不十分情愿,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但既然不能改变现实就去改变自己,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开始了四年大学的学习生活。刘伟韬发奋学习,刻苦努力,大学四年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毕业时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成为一名被保送推荐的硕士研究生。

随着学习研究内容的深入,刘伟韬对采矿行业的了解不再局限于“普通机械化开采技术”、“充填开采技术”等书本上的理论内容。通过一次次的深入煤矿井下,刘伟韬看到了还停留在父辈年代传统的煤矿开采技术,工人作业环境艰苦、条件恶劣,技术手段落后,很容易出现各类事故,这也使他对采矿专业以及煤炭行业的认识发生了质的改变。他发现由于一些特殊地质条件,导致很多煤炭开采也不是十分彻底,剩下的煤炭就成了永久性的呆滞资源,造成了资源浪费,十分可惜。带着对生命的敬畏以及安全高效资源回收的美好愿望,一股强烈的使命感在刘伟韬心底油然而生,对于刘伟韬来说,促使其深植“挖掘矿藏”的生涯也就从这一刻开始。

教学是一份“良心活”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在很多人的眼里,刘伟韬是命运的宠儿,顺利考上大学,保送研究生再到毕业直接留校任教,每一步他似乎都走的顺风顺水,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这其中的每一步他都认真付出、坚实迈步。

从1994年留校任教至今已经26年,刘伟韬一直从事“特殊采矿技术”等方面的教学工作,“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座矿藏,教育的作用就是要不断地去挖掘和锻造”,刘伟韬说。

初登三尺讲台,刘伟韬对教育的理解更多的是在于授业,传授给学生知识使其羽翼渐丰成绩骄人就是他作为一名教师的成就感。刘伟韬发现,学生们普遍存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的现象,动手实践能力不足,也导致很多学生毕业以后遇到工作瓶颈。发现教学存在问题后的刘伟韬,立刻修改教案,增加学生的动手实践内容,对于一些极其重要的课程内容他还额外增加实践学时。此外,刘伟韬还向学校积极申请增添实验设备,增加台套数量,确保每个学生都拥有实践操作的机会。

刘伟韬在讲课的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讲课内容时常穿插一些煤矿现场的实例素材,不仅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感性认识,也在无形之中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这种案例式教学也激起了学生对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兴趣。

在刘伟韬看来,教学是一份良心活,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他时常带学生走出去了解现场。“不让他们亲身体验矿山的真实生产系统,只通过课本的理论知识学习,他们凭空是想像不出来未来的用武之地” 。充分利用现场科学研究和教学实习等各种机会,刘伟韬带领着学生们亲临矿区、深入井下,走进一座座矿山,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开展现场教学,南屯煤矿、柴里煤矿、协庄煤矿和兖州、枣庄、新汶等矿区……20多年来,他带领学生足迹遍布鲁、豫、晋、冀、蒙、川等数十省份,在刘伟韬看来已经记不清自己和学生们一起去了多少个矿井,同学们都笑称他是煤炭企业的名誉矿工。刘伟韬认为“学校是人才的加工厂,如果老师不尽心尽力,学生培养一定会出现偏差,培养的学生可能会出现‘次品‘,所以老师一定要有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教书育人追求永无止境。”

从泰山脚下到黄海之滨,校址在变,一届一届学生们充满朝气的面孔在变,但刘伟韬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初心却始终未变。

深入一线

科研反哺教学为采矿

钱伟长曾经说过:“大学里不教课就不是真正的老师,只教学不搞科研就不是好老师。”

科学研究是高校教师做好教学工作前提下的重要职责,科研工作的开展可以更新教师的观念,改变教学传统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为课堂教学注入鲜活血液。刘伟韬注重教学和科研的有机结合,不仅组建了教学团队,还围绕自己的研究方向建立了科研创新团队,对于刘伟韬来说,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才能春满园,团队之于他就像是一棵大树,要想这棵大树繁盛,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缺一不可,将主干梳理清楚,每个人按照树的脉络去生长,才能让采矿事业百花繁盛。

近年来,刘伟韬和他的团队先后主持和重点参与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合作项目、97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研究课题和企业委托课题80余项,主持完成的“煤矿深部开采突水动力灾害预测与防治关键技术”课题获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研究成果对推动我国矿井水害防治技术整体更新换代和矿山水害防控科技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为遏制煤矿重特大水害事故的发生做出了重要贡献。正是将科研工作的思路、方法融入教学领域,将科研精神融入教育理念,把科研方法转化成教学手段,以科研成果丰富教学内容,实现科研反哺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以该团队成员为骨干的教师团队,又获得了2018年度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真正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互动协调发展,带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使课堂教学实现受益最大化。

二十多年来刘伟韬一直坚持做一名好教师,坚持教书育人的使命与担当,也因此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他先后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山东省教学成果特等奖、煤炭教育教学成果奖等奖项,荣获全国煤炭教育工作先进个人、青岛市“教书育人楷模”、山东科技大学“最美教师”等荣誉。

“我的专业是采矿,于我而言,教书育人亦如是采矿,我从深山中将他们挖掘,期待来日他们都能经得起锻造,百炼成钢。”教好书,育好人,他热爱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他始终坚持自己是一名教师,他坚信“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一路走来,刘伟韬用9000多个日日夜夜,诠释着一名大学教师的风采与担当。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