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3,西南联大就是神话

原标题:豆瓣9.3,西南联大就是神话 -咖爷有话说- 在战乱年代成立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虽然仅仅存在

原标题:豆瓣9.3,西南联大就是神话

-咖爷有话说-

在战乱年代成立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虽然仅仅存在了8年零11个月,但却造就了教育史上的不朽神话。徐蓓导演通过纪录片《西南联大》,呈现了联大师生在最糟糕的时代里最真实的生活,和最达观的人生态度。

1938年5月4日,对于费尽周折来到昆明的这批年轻学子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天。

他们的大学——西南联大,开课了!

这些来自北大、清华、南开的同学们,终于可以暂且安生地坐在一起,开启他们在西南联大的青春岁月。

在战乱年代成立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虽然仅仅存在了8年零11个月,但却造就了教育史上的不朽神话。

透风漏雨的讲台上,大师们灿若群星。臭虫成群的校舍里,学生们成绩斐然。

八十载过去,大师们已经作古,学生们也将近百岁。

徐蓓导演把西南联大这段历史搬上荧屏的时候,作为后辈的我们,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这所大学的巨大魅力,感受到一代大师和学子们在炮火中绽放的火热青春。

《西南联大》

这部豆瓣评分高达9.3的纪录片,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止将目光聚焦在战火与硝烟上,它还为我们呈现出联大师生,在最糟糕的时代里最真实的生活,和最达观的人生态度。

谁都不能否认,炮火连天的岁月里,他们却上了真大学。

在这所崇尚自由的学府里,无论是教授还是学生,都没有忘记借着自己大好的青春年华,在硝烟里皮上一下。

达观从容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硝烟弥漫的北方,已容不下一张安静的课桌。

炮火让清华、北大失去了曾经的宁静,处在天津的南开更是被夷为平地。

国民政府教育部下令,任命当时的北大校长蒋梦麟、清华校长梅贻琦、南开校长张伯苓带领三校师生南迁长沙,联合组建长沙临时大学。

然而,课桌还未放稳,师生还未到齐,长沙上空就响起了空袭警报。

淞沪会战失败,上海沦陷,南京陷落。日军进逼武汉,长沙立成危卵。

为了保存文化血脉,长沙临时大学果断决定西迁昆明。

师生们兵分三路,水陆兼进。

其中,闻一多和十多位教授加上284名男同学组成了这支了不起的徒步团,翻山越岭3600里,成为中国教育史上最伟大的长征。

面对漫漫长路,闻一多先生从容淡静。他说,几千里路走下来,也算不得什么受罪。

自从美国留学回来,闻一多只是在各大城市教书,和广大农村隔绝了,成了“假洋鬼子”——虽是中国人,却对于中国社会及人民生活,知之甚少。是时候认识认识自己的祖国了。

他把沿途遇到的美景画下来。他把对祖国的热爱唱出来。

闻先生很快就把这种从容达观的态度传递给了与他同行的伙伴。

有人深情地回忆这次长达几千公里的长途跋涉——“若非走了这几千里路,何以见到我们伟大的祖国?

本是逃难之路,却没有让这群人感到沮丧、困顿。

他们一路南下,习民情,集标本,炼体魄,几千里路成了非同寻常的科考之旅,也成了同学们锤炼毅力的真正“成人礼”。

战火烧到云南,警报又不可避免地响起。

每当天气晴好,联大的师生自然就预测出上午会来上几波空袭,自动推迟了上课时间,四散读书,各做各的事去。

教授们更是不会让这段时光白白浪费,总要争分夺秒地著书立说。有的教授觉得警报过于频繁,就在这些时段搞点儿翻译,随时中断,随时接续。

金岳霖先生却是另一种境界。书稿写到紧要处,金先生全情投入,既好似听不到刺耳的警报,也好像全然不在意敌机的到来。

一次学校遭遇轰炸,三栋教学楼,转瞬间炸毁了两栋。当同事和学生在警报解除后,慌忙地寻他而来,却看见他神情淡然,从尚且屹立不倒的那栋楼中缓缓走出来,手中依旧握着撰写书稿的笔。

战火纷飞中,不慌不忙,不惧不忧,先生传递给世人的,真乃名士之风!所谓“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先生之谓也。

不畏艰苦

炮火纷飞,硝烟弥漫,逃难而来的联大师生,一无所有。

但再难捱的岁月,也难不倒这样一群聪慧的人。

他们开始齐心协力,兴建教室、打造宿舍、建造办公区。

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为联大设计建造教室和校舍。经费一减再减,减到好脾气的建筑学家也发起火来:“茅草屋谁都会建,要我梁思成做什么!”

非常时期,简陋是无奈且必然的选择。

教室是铁皮顶,窗很小,用纸糊上挡风。每逢雨季,外面大雨,里面小雨,头顶的铁皮被雨水打得叮当作响。

当教授们的讲话被雨声淹没,大家就坐在雨中的教室,静坐听雨。

宿舍是茅草屋,建在一片坟地上。说是茅草屋,可是却连最起码的门都没有,只有一个门洞。一间屋里要塞下40个人,小、挤、脏、乱……

上下铺,床与床紧挨在一起,翻个身,旁边的人就会被摇醒。

食堂里,由红米、稗子、谷子、麸皮、石子、耗子屎组成的“八宝饭”也常常不够吃。

要想勉强吃饱,就得掌握抢饭神技。第一碗不盛满,快快吃完,赶紧去盛第二碗。打个时间差,才能吃上一碗半。

没掌握这技能的同学,最多只能吃一碗,等到想去盛第二碗时,这掺着麸皮石子耗子屎的“八宝饭”也被同学们瓜分个精光了。

云南天气湿热,臭虫特多,宿舍里到处都是,咬到人夜不能寐、浑身瘙痒。最后大家也纷纷“进化”,与臭虫同呼吸共命运。虫咬虫的,我睡我的,和平共处。

男生们掐死臭虫放血,女生们却把臭虫逮住放进瓶子,观察它们怎样在瓶子里熙熙攘攘,繁衍后代。貌似这些臭虫,也成了她们用来恶心人的小宠物。

苦中作乐,也是专属二十岁的淘气了。

不止学生们条件艰苦,教授们也是穷得够呛。

战前,以清华教授为例,月薪大概400块,足够买上一辆小汽车,是名副其实的金领。

战争爆发后,教授们虽然依然拿着400块的工资,但却敌不过通货膨胀,物价飞涨。这时的400块,只相当于战前的十四块。

一时间,这些聪慧的头脑,也要辟出一些细胞来思考怎样能让家人吃饱。

这些日后成为大师的教授们,陆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小营生。

费孝通的大碗茶生意不错,赵忠尧的土肥皂清洗效果好,谢明山先生“西曼”墨水卖到脱销,闻一多搞起了来图刻章业务,冯友兰夫人支口大锅炸起了麻花,梅贻琦夫人也卖起了米糕……

有人说,其实这些教授们完全不必受这种苦。假如他们留在沦陷区,随便谋个闲职也能轻轻松松得到高薪,继续过衣食无忧的生活。

可懂他们的人知道,他们千里迢迢来到这里,要保住的是中华文化,是救国图存的希望。

在希望面前,这些缺衣少食又算得了什么!

人生乐趣

求学条件虽然极其艰苦,但联大学生并未因此放弃属于自己的人生乐趣。

排在第一位的,当属“吃”的乐趣。和掺着石子和耗子屎的八宝饭比起来,云南特有的米线饵块简直就是人间至味,让联大学子记忆了整整八十年。

在没有空袭警报的晴朗日子里,看店家娴熟地在热汤中焯起米线或饵块,看晶晶亮的勺子舀起红红绿绿的配料,闻到扑鼻而来的香,在简陋的长凳上坐定,美美地吃上一碗,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为吃上这些美食,联大学生就利用课余时间给当地人的小孩子做家庭教师,每天两小时,就能赚出一个月的生活费。

相比男生们的大快朵颐,女生们在吃这件事上也是毫不含糊。只是女生们更追求食物的另一种附加值——美。

据说胡萝卜里含有少量的砒,可以起到美容养颜的效果,吃胡萝卜立即就在联大女生中间风靡开来,可见,硝烟战火中的青春也未必是不讲究的。

这种艰苦条件下,依然追求着食与美,简直执着地可爱。

女生们不仅内服胡萝卜驻颜,还要外穿开叉旗袍引领当地时尚。

在蒙自的联大分校,年轻的女大学生成为当地人瞩目的焦点。她们出入宿舍、教室、商店、饭馆都会有人围观。

要是有人大胆一点,穿了旗袍又不穿袜子,八成就会有妇女儿童好奇地要掀她们的裙子,想看看她们到底里面穿了什么没有。

好在联大女生不在乎这个,还潜移默化地对当地人实施了改造。蒙自妇女从一开始的敌视,变成了欣赏,最终也大胆效仿起来。

当时的文学院、法学院虽然只在蒙自呆了一个学期,大概只有短短的三个月,但却给这个小小的边疆县城带来了知识文化,开启了民主自由的气象。

可以说,联大女生为当地的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除了吃穿和做学问,看译制片则是联大学子另一种精神享受。

只是当时昆明电影院里放美国电影,还总得由一名略懂英语的当地人加以解说,把纯正的英语给译成地道的昆明话,让人觉得不堪忍受。

有次在大众电影院,影片中有一个情节,是约翰请玛丽去“开餐”,“演讲”的人说:“玛丽呀,你要哪样?”

楼下观众中有个西南联大的同学大声答了一句:“两碗焖鸡米线!”

虽然这句话惹恼了电影的“演讲”人,但在那样的岁月里,能这样皮一下,也是真开心了。

联大师生虽然生活艰苦,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生活无趣。越是在苦的环境中,越是能挖掘出人生之乐,才是真正的积极乐观。

风骨气节

炮火炸毁了楼宇、桥梁、公路,却炸不毁中华民族的精神和血脉。

陈寅恪85岁的老父亲听闻山河破碎,华北沦陷,拒绝服药进食,以死明志。

为了不为沦陷区的日本人做事,陈寅恪不惜放弃眼睛的治疗,南迁昆明,最终失明。

金岳霖在遗失了他倾注几十年心血写成的70万字的书稿,又重新拿起笔从头再来。

闻一多在国家危难之时,慷慨陈词,以生命为代价,完成了最后一次讲演。

正如梅贻琦所说“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而这些大师们,非但在学术上引领着联大学生,更是在精神品格上感召着联大学生。

他们的风骨气节,顽强坚韧在联大学子这里,更像是一种伟大的传承。

8年期间,西南联大毕业了3882名学生,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师。

华罗庚、杨振宁、邓稼先、李政道……数不胜数,大师云集。

谁都不能否认,西南联大,这所战时临时大学,虽然诞生在最糟糕的年代里,但却成为了中国教育史上“空前绝后”的最了不起的大学。

那些在这个糟糕年代里绽放青春的联大学子们,虽然遭遇着国破家亡的不幸,但能够在这样一所大学里和大师对话,和日后有着丰功伟绩的同学们比肩,又何尝不是一种幸运呢?

八十年过去了,我们静静回首那段岁月,终于明白,也许西南联大的真正价值不在于从它那简陋的校门里走出了多少位让人仰望的大师,而在于它那段非凡的历史带给我们的感动与激励。

获得两弹一星勋章的王希季说,“我就是想做一个人杰,能够为抗战出力,为建设出力,为民族的伟大复兴出力。”

著名翻译家杨苡说,“Make the most of everyday, 每一天都要更有意义,每一天都要做到最好。”

被联合国授予“特别贡献奖” 的彭佩云说,“无论老师,无论同学,无论是从大后方来的,还是从沦陷区跑出来的,无论是家庭比较富裕的,还是很穷困的,大家都一心想,抗战要胜利,国家要富强。是真正激情燃烧的岁月。”

多么感谢,我们有幸能够如此真切地感受到联大精神的鼓舞。

让我们打开记录片《西南联大》,打开这段尘封的历史——

看战时的清华、北大、南开如何《八音合奏》;看联大师生如何秉承《刚毅坚卓》在困境中坚守;在《火的洗礼》中见识《大学之大》;在崇敬敬仰中感受联大的《嘉荫长留》。

你最景仰哪一位大师?

—FIN—

 转 载 须 知 

本文由文化咖原创

本文作者 | 亦安 @文化咖孵化工场成员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