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的力量让我逆风飞翔——访索契冬奥会速滑冠军张虹

原标题:“坚持”的力量让我逆风飞翔——访索契冬奥会速滑冠军张虹 张虹在指导青少年滑冰。本报记者郭俊峰

原标题:“坚持”的力量让我逆风飞翔——访索契冬奥会速滑冠军张虹


张虹在指导青少年滑冰。本报记者郭俊峰摄

□本报记者谭湘竹

平昌冬奥会后,张虹又多了一重身份——国际奥委会委员。为适应这个新的身份,张虹又开始重新挑战自己:每天坚持在英语学校学英语,在东北师范大学读博。面对新的挑战,适应角色转换,对于有着23年运动员生涯的张虹而言并不陌生。这个阳光乐观的哈尔滨女孩,7岁时开始练习短道速滑,20岁转项到速度滑冰,三年后在国际大赛上崭露头角,五年后夺得2014年索契冬奥会速滑女子1000米金牌,也是我国目前在冬奥会该项目上的唯一金牌。很多人将张虹的成功归于“幸运”,只有她自己清楚,成功的背后,是几十年如一日,在关键时刻不放弃的“坚持”的力量。

跨项的奥运冠军

哈尔滨市香坊公园里的一块露天冰场,是张虹与滑冰的缘分开始的地方。“我小时候总是感冒发烧,体质较弱,父母为了让我强身健体,就让我去滑冰,没想到这一滑就停不下来了。”张虹幽默地说。

(下转第四版)

"

(上接第一版)多年的运动生涯,无论是身体上的伤痛还是赛场上的压力,这个开朗乐观的哈尔滨姑娘总是能用积极阳光的心态去面对。2014年索契冬奥会,张虹在赛场上一鸣惊人,夺得速度滑冰女子1000米冠军,为中国速度滑冰在冬奥会上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谁能想到,这个冬奥会1000米速滑冠军是由短道速滑项目“跨”出来的。

12岁进入专业队,张虹早期练习的是短道速滑,2003年第10届冬运会,张虹得到单项第6名,可接下来的三年里,张虹的进步却悄悄止步。“成绩就是上不去,当时我最大的梦想是进国家队,参加世界比赛,最后练短道8年,我连世界赛场都没站上过。”在张虹短道生涯最低谷的时候,韩国教练的到来让她重燃希望,“韩国教练的重点就是练我,那一年成绩明显飞跃。”那是一段难忘又艰难的日子,张虹至今记得:每一个细微到分钟的训练安排,早上睁眼就是训练直到晚上睡觉。密集训练的同时还得控制体重,“那段时间,我完全没碰过牛奶和肉类。”两个月后,张虹瘦了20斤,可12项生理指标有11项已经低于常人,这让她的内分泌完全失调,这一年,她19岁。

队医、家人、朋友,所有人都劝张虹放弃运动生涯。“你现在的身体指标连一个正常人都不如,你还怎么做运动员,还怎么去超越别人?”质疑声中,张虹没有放弃,而是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由短道速滑项目跨项到速度滑冰。这两个看似相同的项目其实有很大的不同,从训练方式、冰刀和运动技术都完全不同,对于张虹而言,一切从零开始。她经过三年的时间适应了速度滑冰项目,2011年开始站在世界杯赛的舞台上,在世界杯、世锦赛上崭露头角,直到2014年奥运冠军梦圆。

“速度滑冰是跟时间竞争的项目,我知道20岁转项对我而言有多难,但我就是不想放弃。那时我已经从事体育项目这么多年了,我内心的期待就是能代表中国出现在世界比赛的赛场上,哪怕只有一次。”靠着这个坚定的信念,张虹一步步走到了今天,“从2011年开始练速度滑冰,用了三年时间夺得冬奥会冠军,很多人都觉得只是幸运,但我自己知道,在这之前的十几年我做了多少努力。在最困难最想放弃的时候我坚持了下来,梦想终于实现。”

平昌冬奥会:享受这一刻

“体育是我人生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每当和时间赛跑,成绩提高了0.01秒那种成就感,是任何事物都不能带给我的愉悦。”在张虹的世界里,体育不仅仅是竞技,更是一种永不言弃,勇攀高峰的精神。

速滑女子500米是张虹的弱项,但她偏要在弱项上超越自己有所突破。2014年冬奥会夺冠后,经过两年的苦练,到2016年赛季,张虹参加的三次世界比赛中,两次在速滑女子500米比赛中赢了该项目的奥运冠军李相花,也曾经与世界纪录仅差0.14秒。就在她满怀信心准备冲击平昌冬奥会两枚奖牌的时候,她遇到了最大的敌人——伤病。在备战平昌冬奥会的一年时间里,张虹就一直受到右膝内侧半月板损伤和膝盖软骨劳损的困扰,而她的左膝同样有旧伤。膝盖不断有积液出现,伤痛每天都折磨着张虹。备战期间她除了训练就是治疗,用了所有能想到的治疗方式。一次,医生在张虹的膝盖里抽出了5管积液,打趣道“小膝盖还挺能装”。平昌冬奥会之前,医生建议张虹卧床静养,因为她的膝盖不能承担太大的重量,但这并不是她的选项,倔强的张虹带着膝伤依然出现在冬奥会的赛场上。

带着“卫冕冠军”的头衔来到平昌,29岁的张虹没能延续4年前在索契的辉煌。在平昌冬奥会速度滑冰女子1000米决赛中,中国选手张虹在第11组出发,以1分15秒67仅排名第11位,无缘卫冕。当晚出场,赛场内的中国观众依旧为张虹大声欢呼。因为能克服伤痛站在这里,张虹就已经战胜了自己,对自己22年的运动员生涯有了一个圆满的交代。平昌冬奥会的坚持,也让张虹更理解了奥林匹克的意义。“我快摔倒时就告诉自己,这是奥运会,我一定要坚持到最后,这个比赛不仅仅有竞技的意义,滑了22年,值得我再拼一回。”

让奥林匹克精神永存

时至今日,张虹都认为自己并不是很有天赋的运动员。“我小的时候灵活性特别差,每个动作都要练习很多次。当年短道速滑过人的时候我也不是很勇敢。”张虹的成功,她自己总结是20%的天赋,80%的努力,在她看来,正是这80%坚持不懈,一次次克服困难的努力,才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真谛。

作为北京申冬奥大使中唯一的现役运动员,2015年,张虹有幸在现场见证了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北京!那一刻,张虹的心情比自己夺得冬奥会冠军时还激动。“冬奥冠军是我个人和教练及团队努力的结果,但申冬奥成功是全国人民一起努力的结果,也是国际奥委会对祖国的认可,我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也是对奥林匹克精神更好的传承与发展。近年来,张虹一直在为传播和倡导奥林匹克精神而努力。“体育的意义除了奋勇争先,就是给自己设定目标,然后克服一切困难不断努力去实现它。”张虹说,我们的教育中也需要倡导体育精神,让孩子有目标,能抗击压力和挫折,摔倒了能够自己爬起来,为自己设定目标然后不停地向目标努力。有了这种永不言弃百折不挠的体育精神,无论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遇到什么困难,都能有勇气有力量去克服它。

如今,每天学习与冬奥会有关的专业英语,学习钻研国际奥委会的各项法规,面对这些全新的领域和角色转换,张虹已渐渐适应,步履坚定。回想起这些年的运动员生涯,张虹认为最艰难的时候不是对手超越自己,而是你付出所有努力所有力量的时候没有一点进步,遇到了瓶颈期。“让生活变成梦想,让梦想变成现实。我想每一位朋友在生命中都会遇见这样困难的阶段,但请你相信,这个时候我们正在储备能量,就看谁能坚持住,明确自己想要的目标,并为之不断的努力,就一定会实现。”张虹的眼神清澈,语气坚定。

" "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