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古典音乐当背景,可惜了

原标题:把古典音乐当背景,可惜了 下午好,在今天的推送开始前,想请你花2分钟看一下这个视频。 不知你

原标题:把古典音乐当背景,可惜了

下午好,在今天的推送开始前,想请你花2分钟看一下这个视频。

不知你是否有耐心看完,不过我相信,一定有人跟我一样,全程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三个小人,惊叹着古典音乐和现代动画的奇妙结合。

这支动画视频由Youtube博主DoodleChaos制作,其背景音乐是柴可夫斯基的《糖梅仙子》。自上线以来,已突破了150万播放量。在三个小人上上下下、时快时慢的移动那些时刻,百年前的古典音乐仿佛忽然变“活”了。

其实,古典音乐和我们的距离比想象中的近许多。陪伴着我们童年的《猫和老鼠》有一段获得奥斯卡提名的片段,汤姆猫在弹钢琴,杰瑞来捣蛋,于是两人边斗智斗勇,共同「演奏」出了一首精彩的曲子。

对古典音乐有所了解的人可能会发现,「一段旋律」这个音乐概念,在中国常被翻译称「一个句子」。多美啊,古典音乐虽然没有歌词,但依旧在一个个黑白的五线谱间,书写着人类的情感和命运。

然而,大多数国人对古典音乐的欣赏,还停留在把它当做学习工作中的「背景音乐」,因为它安静、舒缓、没有歌词;即使专门欣赏它,也多半聚焦于「手指灵活」、「熟练」的技巧层面。

被誉为「台湾钢琴神童」的李其叡曾评价这种现象 “很可惜”——因为古典音乐表达的,就像以上两个视频一样,精彩、丰富、变化莫测。

据BBC报道,中国现已是世上钢琴生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4000万孩子正在学习钢琴。在中产阶级壮大的中国,学钢琴已成为精英教育的重要一环,家长们付着高昂的学费,期望着他们变成另一个「郎朗」和「李云迪」。

而对待艺术的态度若只是为了取得通往精英阶层的门票,也许很难得到真正的精髓。「考级制度」下的孩子苦练技术,却忽略了基本的艺术素养教育。

李其叡的父亲——著名作家、文化评论人杨照,和女儿一样都是乐痴。在写给女儿的书《我想遇见你的人生》中,许多篇幅都在聊音乐——并非具体的音乐知识,而是,对音乐的态度。

今日与你分享几则,愿古典音乐不再被浪费。

01.

弹琴的人,不该是演奏的「机器人」

在新竹,英国钢琴家贺夫指导“台积电钢琴大赛”得奖者的大师班上,一个高中女生上台,乒乒乓乓以又强又快的灵活手指,弹了李斯特的《第十号超技练习曲》。

曲音落下,贺夫好一阵子找不到话说,勉强称赞:“完全没有热身,一上台就能这样弹,很不容易呢!”

然后贺夫拿起乐谱,问那女生:“曲子这段有个标记,Desperato,是什么意思?” 那女生盯着谱,眼神迷茫,好像才第一次发现那里有这样一个奇怪的词。把每个音符都弹了的女生,却没有注意李斯特在那里写了什么。

意大利文“Desperato”不是个冷僻的词,英文里有完全同义的“desperate”,一种强烈的冲动。简单讲,就是人宁可不要命都要去追求的东西,正因为追求不到,所以更无法停止追求,这样的绝望感受。

贺夫说:“就像拜伦站在悬崖边的那种冲动……” 不过,看来那个弹琴的女生也不知道拜伦是谁,为什么他要站到悬崖边去。女生把李斯特的曲子弹了,然而她是她,曲子还是曲子她并没有试图要了解李斯特写这首曲子的用意,也没有打算借演奏这首曲子表达自己内心什么样的激情、什么样的感受

贺夫想要教的,其实不是怎么弹,毋宁是为什么要弹。他甚至都说出:“你弹得太正确了……” 这样听起来很奇怪的话。他的意思是,一个绝望的人,怎么还能考虑那么多?他内心必定有狂风暴雨正在袭打,狂暴情绪占领了整个人,那才是李斯特作品想要表达的啊!

我想我知道,那个女生从来没想过自己为什么要弹这首曲子,她把这首曲子单纯地看做练习曲,不过就是技术展现的工具。

弹钢琴就是把技术练好,把技术表现出来,太多在台湾学音乐的人,就是用这种技术角度来看待音乐。

02.

“音乐是自己的”

我的小提琴老师,说过一句我当时不懂,但日后却再相信不过的话。

他说:“教会你评断自己会还是不会,比光是教会你更重要一百倍!”

第一次听到这话,我真的以为老师在说什么绕口令,像是”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一类的,要不是当时气氛那么僵,老师说话的口气那么重,说不定我还会笑出来呢!

我清楚记得那个场景。在老师家里,阳光透过纱窗照进来,我面前地上一片混杂了绿影的米粒金黄,拉巴赫E大调协奏曲时,我有点分神。

老师要我停下来,突然问我:“你这次拉的,和刚刚不一样。”

我吓了一跳,连忙想了想,结结巴巴地回答:“我没有做渐强。” 我以为老师会要我重拉一次,把渐强效果做确实,没想到老师却接着问:“为什么?”

为什么?因为我疏忽了。可是我不敢这样告诉老师,只好又结结巴巴地找话:“觉得渐强有点怪怪的。”老师又问:“所以,不渐强平着拉比较好?”

我迟疑了,因为我真的不知道哪种拉法比较好。我偷偷看老师的脸色,想从老师的表情上找答案。

老师没有什么表情,就是等着,坚持等着,要我给答案。我只能还是摇摇头,给自己争取时间,同时看这样拖着,或许老师会主动告诉我他的答案。老师却还是等候:“到底哪一样比较好?”我再摇摇头,表示我不知道。就在这时候,老师叹口气,说出了那一句奇怪的话——

他指着乐谱解释:那句子回旋上行,所以很自然会诱导渐强的拉法,可是同时句子却从本来的大调转成使用小调音阶,如果不渐强,甚至有点减弱效果,就会凸显出小调的特色。

解释完了,我还是不明白究竟该渐强还是不要?老师只说:“音乐是你自己的。

音乐是自己的,生命也是自己的,最终只能自己选择,自己决定。

后来我了解了老师的意思。会有很多人在旁边做出各种评断,教我们这样好那样不好,如果我们自己内在没有一种力量、一种自信,明白自己到底有多好多差,就会习惯地以别人的意见作为标准,去追求别人的标准。

不是要你不在乎评审老师给你的分数,只是要提醒你,别依赖评审给的好分数当做音乐上的靠山。能帮你在比赛中得到第一名的音乐,不一定是你的音乐,可能只是评审们想象中你这个年纪的小孩应该有的音乐而已。最重要的分数,不是评审给的,而是你骗不了自己,在内心喜欢或不喜欢的程度

懂得聆听自己的标准,独立于别人给的风光之外,诚实为自己打分数,才是最要紧的啊!

03.

别死背抽象漂浮的道理


少年时代,我没有正式学过乐理,我甚至不晓得乐理应该单独成为一门知识。

高中上音乐课,老师问什么问题,我都很自然地在地下嘟哝出答案,老师突然说:”班上有人学过乐理喔!“

我的乐理,是小提琴老师”顺便“教的。老师对于练习乐曲,有很高、很严格的要求。下课前给联系进度,我回家就得先将曲子那个部分反复练习,到可以背谱演奏。下次到老师家,先背谱拉一次,通常老师都铁青着脸没有笑容,冷冷地说:“把谱打开。”

谱打开,老师一样一样问,谱上写的到底是什么。调号、拍号、强拍弱拍,到每一条圆滑线、每一个表情记号,老师坚持我必须弄明白它们的意义,然后再看谱拉一次,确认有按照谱上写的做。

这样的程序,让我明了了各种牌子、各种大小调。后来随着乐曲的复杂程度,又加进了对于和声的注意。先是协调音与不协调音,接着是各种和弦及其意义。我从来没有背过和弦的名称,但我愈来愈清楚每个作曲家安排的和声顺序是有道理的,演奏者必须按照和声顺序变化音乐,才能制造出对的声音来。那时候,我并不晓得,这就叫做“和声进行”。

我没有学到整套的乐理,我学到的其实是一套为了演奏乐曲必须的工具。什么样的曲子,多增加了什么样的理解与演奏困难,老师就教我多一点处理的工具。慢慢地,工具与工具之间有了交错关系,我就可以在老师还没教之前,多领悟出解决的办法。

你在学校里学的乐理,很快就出现我帮不上忙的内容了。你们的教法,是把相关的东西一次穷尽教完。教谱号,除了高音低音中音之外,还要连次女中音谱什么的一起教你们背起来。唉,我一辈子还真没机会看到次女中音谱呢!我看谱听音乐,也一辈子没看过你们乐理课本写的那些复杂的想通拍。一旦不知道那些拍有什么机会在乐曲里通来通去,我就怎么也搞不清楚作业的答案了。

真抱歉,你不懂的爸爸也不懂。爸爸不懂没什么关系,让我比较担心,是这样离开乐曲,离开音乐本身,这些抽象漂浮的乐理,你们真的有办法吸收吗?更重要的,就算你们现在背下来了,很可能往后十年,除了考试之外,在欣赏与演奏上,你们都不上那些想通拍知识,这样学习有意义吗?

不管是音乐或其他,我都还是不愿你勉强死背,我都还是相信唯有放到生命经验关系中理解,知识才能真正变成我们的。死背可以换来一时的一点分数,不考死背而是靠聆听体验的音乐道理,却可以跟随你一辈子,几十年帮你更深入体会美好的音乐。

「看理想」在两年前曾策划过一个父女档音乐节目——《呼吸》,由杨照和女儿李其叡主持,在豆瓣一直保持着9.2+的高分。

如果你之前看过《呼吸》,会发现这是一款非常「简单」的节目——女儿坐在琴凳上,父亲站在钢琴前。其叡弹一段,杨照讲几句,两人对这段进行交流和解读,之后继续重复刚才的段落,让观众重新品尝旋律。

是的,这并不是一个知识量密集的节目,而是一个「反复品尝」的节目。它选择聚焦在音乐本身,在20分钟左右的时间,带你不断把玩、品味、体会那一小段旋律。

如果一定要说这个节目「教」了什么,那便是,教你「感受」吧。

很高兴告诉大家,这档节目今日重新在微博「酷燃视频」上线——

16集古典音乐的品读

每周一准时更新

在我们的微博@看理想vistopia就可以找到

商业合作或投稿:xingyj@vistopia.com.cn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