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其人

原标题:梁平其人 " ▲梁平 游江 画 吴向阳 自打汉武帝把巴蜀揉成一个益州之后,整整两千年时间,两

原标题:梁平其人

"

▲梁平 游江 画

吴向阳

自打汉武帝把巴蜀揉成一个益州之后,整整两千年时间,两地都没有分开过。从文脉上说,巴蜀是一对并蒂莲。唐代大才子耿湋《送夏侯审游蜀》诗中云:“更问蜀城路,但逢巴语人。”在他看来,巴与蜀是同一个意思。从地理上说,巴蜀山水相连,就说成渝双城之近,近得如果重庆小伙儿不曾有过成都女朋友,都不能叫做完整的一生,近得从梁家巷到陈家湾都不能算异地恋。

不过,巴蜀终究是两个地方。“巴山蜀水”既是说地貌的区别,也是说两地性格的不同。单说语言,耿湋之后三百年,宋代大才子的苏东坡游至巴地时写到:“矍铄空相视,呕哑莫与谈。”(《苏东坡《入峡》》)意思是说,他这个四川人听不懂重庆话。四川人苏东坡显然比山西人耿湋更清楚两地的差异。

说了这些闲话,是要引出本文的主角梁平。在梁平不长不短的人生中,上个世纪居重庆,本世纪居成都,如果有幸活到下个世纪,我猜测他会落叶归根,回到重庆市渝北区某条狭窄公路边的居民小区,再度与重庆的老兄弟们为邻。我祝他长寿。

梁平离开重庆,是重庆诗歌界的重大损失。不过按诗歌小弟李海洲的话来说,这是诗歌扶贫。这些年,为了支持成都诗坛,重庆陆续派出了尚仲敏、柏桦、李亚伟、喻言、何小竹、赵晓梦、李永才等诗人,多一个梁平,重庆承受得起。

刚到成都那些年,梁平频繁回到重庆的酒局。老兄弟们会认真地敬酒,然后说,欢迎成都诗人。梁平会把一对桃花眼一瞪,狗日的,你才是成都诗人。一晃十八年过去了,大家再说“欢迎成都诗人”,梁平会“呵呵呵”笑着,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梁平对重庆是有情结的,他写有三部长诗,其中之一是写给重庆的,名《重庆书》,是他离开重庆不久后的作品。三年以后,他推出一本新的集子,书名是《巴与蜀:两个二重奏》,巴与蜀平分秋色。2015年,他出版又一本诗集《深呼吸》,里面绝大部分已是写给成都的诗。最近梁平为成都写了一首歌,第一句是“我的家在成都”,故说梁平现在是成都诗人,是没有大错的。

写诗的人一般长相平庸,或者反过来说,外表好看的人写不好诗。所谓上帝是公平的,给了你一副好的皮囊,就会剥夺你诗意的小心脏。但上帝对重庆诗人法外开恩。重庆诗人帅气,这可以写入诗歌史,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威猛的李钢、柔美的李元胜、帅气的王顺彬、高大的欧阳斌,以及俊朗的梁平。

可以靠脸吃饭的人,多会不由自主地偷懒,但梁平勤奋。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上山下乡”在农田基本建设工地写下“贫下中农创大业,公社处处涌诗泉”开始,到进入大学成为校园诗人、毕业后成为政府官员,再到主持《红岩》、《星星》、《草堂》、《青年作家》等文学刊物,他一直在中国诗歌的现场,一直在不断交出新的作品。一次,我在诗媒上读到梁平的一组诗,看诗后落的日期,基本上他每天都在写作状态中。梁平常受邀去各地采风,每次采风结束,他都会毕恭毕敬地交上自己的作业,绝不拖泥带水,不应付糊弄。这一点,特别值得李钢、李海洲、何房子、龚静染等人学习。

说梁平勤奋,另一个佐证是他出版的图书,据我(也许是不完全的)统计,一共有十四部作品,以诗集为主,另有评论集、散文集和小说,总得有两三百万字。换了我,就是抄这么多字也难。

近些年,成都提出打造“诗歌之城”的口号,要让诗歌成为成都的文化名片。春夏秋冬,诗歌周、研讨会、朗诵会此起彼伏。去年成都举办第二届国际诗歌周,我忝列其中,亲身感受了这个城市对诗歌的热情:诗歌活动搞得活色生香,诗人踊跃,市民活跃,尤其是市民参与度高这一点让我印象深刻。成都一地有《星星》、《草堂》、《散文诗世界》三种诗歌期刊,另有《青年作家》、《四川文学》等诗歌版面丰富的文学刊物,这在全国甚至全世界大概都是仅有的。说成都已经是中国的诗歌高地,此言不虚,梁平在其中起了不小的作用。

梁平在诗界的影响力,与他的身份有关,更与他的性格有关。作协官员的身份自然有助于他调动资源,但尸位素餐的作协官员也不少。而梁平的性格中有急公好义的古道热肠,也有振臂一呼的责任担当。只要有好诗和好酒量,体制内、体制外各种来路的诗人,对他来说都是诗歌兄弟。在作协体系内,他是“梁主席”;在四川大学,他是诗歌研究院的“梁院长”;在杂志社,他是“梁主编”,但更多的人叫他“梁老大”。这无关年龄(当然他年龄也老大不小了),而是对他诗界地位的由衷认可。

在《重庆晚报》平台写重庆文人,到现在计有吕进、何房子、李海洲、游江、大妹、梁平六篇,该暂告一个段落了。我这个人下笔信马由缰,无所顾忌,所幸迄今为止不但没被笔下人物骂过,反而好酒好肉骗得好几顿,窃喜。近期,游江画展将在磁器口开幕,他把我写的《游江其人》全文做成2米多高的告示牌,洋洋得意置于门口,下附:此文发表于2019年1月4日《重庆晚报》副刊。

谢谢被写者的宽容,更谢谢读者们的耐心。(作者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专栏预告】系列散文《文人画录》(作者:吴向阳)、《金粉问情》(作者:郑洪)本期刊发完毕,感谢二位作者惠赐作品。从下周起,专栏将刊发系列散文《诗歌笔记》(作者:傅天琳)、《吹角连营》(作者:范志民),敬请各位期待关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