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基层行】张胡村:昔日圪针窝,今日新农村

  山西日报记者白续宏 张谦报道:眼下虽是萧瑟寒冬,晋中市榆次区北田镇张胡村却绿意盎然,村里绵延成片

山西日报记者白续宏 张谦报道:眼下虽是萧瑟寒冬,晋中市榆次区北田镇张胡村却绿意盎然,村里绵延成片的温室大棚,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绽放着勃勃生机。

2018年12月20日午后,年近花甲的常富年正在自家的棚里采摘即将上市的西葫芦,“种上一个棚,当年就脱穷;一户三棚菜,小楼都能盖。”在亲历改革开放的他看来,是党的好政策让大家觉得日子有奔头。

1993年,常富年到太谷县参观学习,头一次见到塑料薄膜搭起的大棚,“冬天还能种西红柿,价钱肯定高!”回村不久,他便谋划着在村里也建个棚。然而,当时传统种植观念根深蒂固,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好在村里响应国家改革开放的号召对此大力支持,于是当年常富年就和同村的9户农民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搭起了张胡村的首批9个温室大棚。

“一年分两季,春天黄瓜,秋天西红柿,当年就收回了成本,第二年就挣了3000多元。”常富年自豪地说,3000元是啥概念?在当时,相当于10户农民家庭的年收入,而城市双职工家庭,每年的收入也不过1000元左右。

在常富年等人的带动下,张胡村的蔬菜大棚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现在大棚可是村里的支柱产业,全村70%的人都在种,设施蔬菜的面积达到了900多亩。”村委会主任常够爱告诉记者。近年来,张胡村在中央和省里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支持下,依靠蔬菜、水果种植两大产业,大力发展庄园经济,群众收入增长较快,村容村貌大为改观,昔日的“圪针窝里烂张胡”,已经变成了一个花园式的新农村。

行走在张胡村中,给人最直接的视觉冲击就是几乎每家都有两层高的“小洋楼”,房子立面整洁,窗明几净。在村民常志强的家中,160多平方米的屋内集中供热散发出阵阵暖意,上下两层的结构,现代化的家居装饰,令人有点不相信这是一户农民的住家。

2012年,张胡村在两次旧村改造的基础上,积极利用榆次区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进一步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分两期实施的改造工程共建成了136套小二楼,4栋单元楼。从此,村里90%的村民告别了昔日的小平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与此同时,村里还不断推进环境整治,同步建成了生活污水处理站和公共卫生间,并实施绿化、美化、亮化等配套工程,“栋栋新楼拔地起、户户村民住新居”的美丽宜居新张胡展现在人们面前。

“借乡村振兴的东风,结合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拓展农业产业发展新模式,把张胡建成了一个集旅游、采摘、观光、休闲、住宿为一体的美丽乡村新典型。”村党支部书记张爱茂说。

(编辑:王嘉媛)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