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之财务报表中的利润表讲解13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null

大家好,我是大罗

上一次内容我们已经分享完了所有者权益报表项目知识,本次我们将对财务报表中的利润表表进行解读。

在利润表从头至尾的加减运算中,贯穿着一个基本逻辑。也就是利润=收入-费用,理解该等式,是看懂利润表的基本功。 在会计的概念范畴里,收入是指企业所从事的经常性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

比如,制造类公司制造并销售产品,商业类公司销售商品,银行类公司对外贷款等。由这些活动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构成了收入。但有些经济利益的流入并非收入,比如说企业接受政府补贴、一次性资产置换或债务重组中产生的收益,因为这些活动不是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所以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不构成收入。在利润表中,这些收益会体现为“营业外收入”。

费用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它包括两大类:

一、是直接费用,比如说原材料费、员工的薪酬、生产用水用电的费用、生产设施的折旧等等。在利润表中体现为“营业成本”与“税金及附加”。

二、是期间费用,期间费用包括三个方面:

1、管理费用: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费用。

2、销售费用:为销售而发生的运输支出、广告支出等。

3、财务费用:如借款而产生的利息支出等。

由费用所辖的两大分类可以看出,费用是企业为创造收入而发生的经济利益流出。由此,也就建立了收入与费用的联系。也就是说,只有为创造收入而发生的经济利益流出才被视为费用,不是为了经济利益而产生的利益流出,在利润表中则被视为“营业外支出”,而并非费用。比如说处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过程中产生的净损失,就被视为“营业外支出”。同样,企业发生费用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收入。而只有发生了费用的经济利益流入才被视为收入。

大家可以看出,在收入与费用之间有着相当明确的匹配关系。建立这一匹配关系的目的,就是准确核实利润来源,让会计报表使用者清晰地了解,一家公司到底是如何赚钱的,所从事业务的赚钱效率怎么样。

因此,建立“利润=收入-费用”这一公式的目的,并不是核算最终的净利润,而是要衡量经营活动的成果与效率。这一匹配关系,在上市公司利润表中表现得相当明显。

营业收入是利润表中排在第一位的会计科目,这一数据的变化对于判断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极其重要。这是因为营业收入是上市公司实现利润的根本,没有营业收入的增涨,利润的增长则几乎不可能。

一家上市公司想增加利润,无非是两条:一是增加收入、二是节省开支。节省开支是可能的,但节省开支毕竟有其极限。而增加收入,从理论上讲则没有极限,钱是赚出来的,而不是省出来的。几乎每一家业绩优良、持续高速增长的上市公司,其营业收入也会大幅增长。营业收入的大幅增长,往往说明了上市公司市场拓展能力以及市场占有率的提高,或者说明了上市公司推出了新的产品、新的服务。

由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投资者还可以推算上市公司的产品毛利率【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100%】,毛利率越高则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越高,控制成本的能力越强。

而从营业收入与应收账款、存货之间的比例关系,投资者还可以看出上市公司盈利的含金量。而营业收入与三项期间费用之间的比例关系,投资者还可以看出上市公司的管理水平。三项期间费用的增长比例,应该低于营业收入的增长比例,否则说明上市公司的管理水平存在问题。

在利润表中营业收入之后,与收入联系最紧密的费用是营业成本,也就是刚才我们所讲的直接费用。然后是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和资源税等。之后才是三项期间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

在三项期间费用之后是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也可以算为期间费用,因为资产减值,是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常见现象,比如说存货减值,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等等。

由利润表中的第一个会计科目营业收入,到资产减值损失这个科目,是“利润=收入-费用”这一恒等式的完整体现。大家在看利润表时,可以先按此公式计算上市公司的利润。虽然这个利润并非最终的净利润,但其重要性可能比净利润还要大。

从中,大家可以大致了解,上市公司所从事的经营业务是不是赚钱,赚钱的效率如何。

接下来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它主要核算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算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和以公允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变动而引发的损失或收益。

而投资收益主要是核算上市公司投资其它公司的收益。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是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

长期股权投资,又分为两种。一是成本法核算,二是权益法核算。在成本法下,只有被投资企业现金分红,才能在当期确认为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而在权益法下,无论被投资企业是亏损还是盈利,上市公司都要按持股比例核算进利润表中。

比如A上市公司,在B公司持股比例为20%。按权益法核算,B公司当年实现净利润1亿元,无论是否现金分红,A上市公司则实现现金收益2000万元。

至于什么样的公司实行成本法,什么样的公司实行权益法,会计准则中有明确的规定。主要看上市公司对被投资公司经营决策的影响程度。影响较大的,实行权益法。影响较小或无影响的按成本法核算。

我们之所以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与投资收益放在一起讲,是因为这两个会计科目的本质含义很相似,它们都是收益。这一点与之前的收入、费用类会计科目很不同。收益的数额是可正可负的,也就是投资可能有盈利,也可能有亏损。但营业收入的数字通常是正。更重要的,收入与费用,是在描述上市公司经营的过程。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与投资收益是一个结果,与上市公司的主要经营活动关系不大。我们在利润表中应该要重点关注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因为这才是考察上市公司自己的主要生意是不是在赚钱。当然,这两个收益也是越高越好。但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净利润丰厚的上市公司。

在核算出主营业务收入、成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后,我们就可以计算本年的营业利润,这是公司一年主要经营活动的成果。但为了反映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我们还必须考虑与经营活动关系不大的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

营业外收入以及支出,就是与上市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投资业务关联度不高,持续性不强的收益及支出。根据公司行业类型不同,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涉及项目众多。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在年报的财务报表附注中清楚地了解其明细的具体构成。

将营业利润与营业外收入加总后,再扣除掉营业外支出以及所得税,就得出了净利润这样一个指标。

这里要提醒大家,一家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经营业务的盈利能力,单独看净利润这一数字,意义可能并不大。某些上市公司的非经营性收入与收益,虽然相当可观,但主营业务获利能力并不强。大家就需要多加注意。

在净利润项目包括了“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和“少数股东损益”两部分。

为什么会有“少数股东损益”呢?

这是由于合并利润表将上市公司及其控制的公司“虚拟合并”为一家公司看待,这样一来,这家“虚拟公司”所展示的净利润就有水份,不能被直接视为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因为这里面还包括有被控制公司的除上市公司之外的股东,所应享有的利润份额。这一部分,就是少数股东损益。

此外在利润表中,大家最后可以看见每股收益被分为基本每股收益与稀释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就是以前投资者所理解的净利润除以总股本。而稀释每股收益,则考虑到上市公司存在的发行可转换债券、股份期权、认股权证等潜在事项后计算出的每股收益。

本次内容我们重点分享了“利润=收入-费用”这一恒等式的构成及计算,大家有什么问题、想法交流可以私信我,谢谢大家。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