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的蓝光

"

蓝光,一家奇葩的地产公司。

作者:地产八卦女

1st

提起蓝光,很多成都人还记得2013年9月的时候,蓝光发了一则通知,让大家“请勿买房”。

"

请勿买房?这当然不是说蓝光看衰楼市“好心”提醒民众,而是一则广告:刷遍成都全城的“请勿买房”攻势,都是为后面9月8日“蓝光川渝房交会”做准备的。请勿买房,意思就是“先别买房,买房找我”。

当时看到这里确实不得不服蓝光的脑洞。这截客做得,滴水不漏。

当然,彼时的蓝光,还是很受成都人欢迎的。毕竟蓝光的名字,都是经过了成都人一二十年检验过的,例如商业里的耍都、玉林生活广场、香槟广场、蓝色加勒比、金色夏威夷,哪个不是在成都响当当的?成都人的夜生活就是在这里开始,这里就是成都的晚上。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越看蓝光,就觉得蓝光越是奇葩。

2nd

怎么个奇葩法呢?原来,蓝光的成长路径与别家不同。

我们知道,一般的地产商,都是先有住宅再有商业,以住宅的现金流去滚“商业”资产。而蓝光一出手,是先上商业地产,做出名气来后才去做的住宅。

从这方面说,论商业操盘,蓝光绝对和万达一样,是一个祖师级的人物。

而跟万达不同的是,万达在商业里走了很多弯路,但蓝光一出场,就是满血状态。

以蓝光在商业地产上的起步项目之一的玉林生活广场为例,作为成都最早主打休闲娱乐的商业综合体,玉林生活广场诞生过许多知名品牌,也是成都民间音乐文化的圣地。音乐房子、空瓶子……巅峰时期,玉林生活广场二楼曾经聚集过十多家酒吧。

2017年赵雷的《成都》里的那句“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这句歌词里的成都玉林路,始终让我觉得说的是玉林生活广场。因为成都并没有玉林路,只有玉林东、西、南、北、中路。而若要寻一个饮酒的好去处,顺着玉林南路朝南走,一直走到尽头的玉林生活广场才是最佳选择。

除了玉林生活广场外,从汽车配件制造起步,后逐步涉足饮品业和制药业的蓝光,在2005年前,还先后开发了“蓝色加勒比”、“金色夏威夷”、“蓝光金荷花”、“春江花月”等成都人喜闻乐见的商业项目。

▲2002年8月6日,蓝光举牌,参与“成都第一拍”,并成功斩获两块土地。

在这一阶段中,蓝光商业地产模式主打的就是一个“快”字,通过选择城市中心路口的小型地块进行项目开发与建设,蓝光实现了快速拿地、快速开发、快速招商、快速销售。曾有媒体报道称,2005年,蓝光在成都连开八个项目,东大街几乎变成了“蓝光一条街”。

但也就是在这一年,蓝光开始涉足住宅地产的开发,随着首个住宅项目 蓝光御府花都获得巨大成功,蓝光正式转向“住宅+商业”同步发展的商业开发模式,此后逐渐加大住宅开发,而赖以起家的商业地产,成都第一商业品牌的光环,反倒慢慢归于静默。

然而,到了2008年11月21日,成都某社区论坛发了这样一个帖子:“四川最大开发商蓝光地产申请破产!”一时间风声鹤唳,坊间业界众说纷纭。深感事态严重,蓝光急忙买下各大报纸头版,刊登广告澄清,告诉四川人:“我们没有破产!”同时在公司网站发出红色加粗的“严正声明”。

尽管此事被迅速压制,但蓝光一直心有余悸,由此便开启了“沉船计划”——慢慢沉掉住宅业务这艘船,向“3D生物打印+生物医药”等高科技行业转型。

其实这并不特殊,万达就未雨绸缪,做过类似的计划转型轻资产。地产大哥碧桂园,也有进军机器人做“产业备份”的动作。

然而,蓝光的奇葩在于,在沉船计划刚研讨没多久,2012年,刚过百亿的蓝光就喊出了9年千亿的目标,并最终于2018年勉强过了千亿;进军的高科技生物产业,还取得了“世界级”开创性技术的3D生物打印技术,把打印出来的血管植入了恒河猴体内,猴儿还活着。

"

▲蓝光产业版图

3D生物打印技术意味着什么?这意味血管再造不是梦,这意味着蓝光将重塑一个以自己为主角的千亿市场。

3rd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怀疑我是在给蓝光写软文。但我真没有。蓝光确实是地产界里少有的有潜力孕育科技独角兽的千亿房企,不吹不黑。

当然“奇葩”是个中性词,有好就有坏。从产业、战略等宏观维度上,蓝光有闪光点。但是在内部管理上,蓝光也可以说是奇葩。

对此,我还记得,“本科月薪15000,硕士月薪20000起”,这是蓝光地产在2017年校招中,给应届毕业生开出的工资。

"

然而,显然并非蓝光所有的员工都能有这么高的工资。

说实话,行业内薪资收入,蓝光只能算中流,基本保持和行业一般水准,而且公司经常加班,流程制度又超多,但基本上对工作没有太大的帮助。

此外,蓝光还有一个特殊的弊病,那就是报销慢,经常没额度,经常让员工垫钱,还常常不给报销,要报销只能每个月的月底凌晨抢额度去,不过你能抢到一笔算无比幸运了。据说一年还没报销下来,在蓝光也算是正常的。

由此,正是因为报销太慢,蓝光这家公司的区域领导都有垫钱的案例,垫个五六十万很正常,平常的经理级垫个十万的也有。

可能胆大的老蓝光,通过推荐分包单位才敢垫钱,但一般的员工还真不敢。毕竟从经营财报上看,2018年上半年,蓝光发展的净负债比率超过115%,比2017年末,增加了23.55%。如此高的负债率,试问,哪个员工会玩命似的垫钱。

4th

刚才我们说了蓝光内部的一些问题。当然“人居蓝光+生命蓝光”的战略是很不错的,问题是如何平衡,如何在保持产品质量的同时双轮驱动。

对于早年的蓝光,其实成都人是相当自豪的。在2008年,蓝光的住宅开发量和销售额就已排到四川第一,这才仅仅3年时间。在2012年蓝光的千亿计划发布后,在不少成都人眼里,无不透有成都本地企业即将扬眉吐气的快感。

究其原因,蓝光一直以来所遵行的高性价比,从而赢得更多购房者的青睐,让企业的资金快速流动。当其他公司一个项目卖一两年时,而蓝光半年内就能卖完,甚至一两个月,这使它始终能多项目同时运作,实现资金利用的最大化。蓝光在城北所开发的富丽花城、城东开发的富丽东方、城西开发的香草国际等,无一不是以低于区域内其它楼盘的价格开盘。但由于其严格遵循“标准化”,使得产品品质同样有口皆碑。

" "

▲在以前的成都人眼里,“蓝光还是大开发商得嘛,跟那些外来的大开发商比你说哪个更懂成都人的生活方式?更懂成都人的心?蓝光是真真正正的抓住了成都老百姓的心,因为,蓝光就是——成都人!!”

而现在的蓝光,虽然户型和景观创意仍然不错,满溢着现代、青春、时尚的质感,但建筑质量受成本拖累,后期物业管理直接导致物业价值低于周边同类楼盘。蓝光太看中开发速度以获得现金周转,开发速度一快、工期一压缩,就使得工程质量很难得到保障。

熟悉蓝光的都知道,蓝光有个“3461”模式:一个项目拿地三个月开工,四个月开盘,开盘当日去化率60%,一年内实现项目现金流。其在成都开发了一系列COCO系产品,就曾创下拿地到开盘最短3个月的全国纪录。

由此,从2018年开始,伴随着蓝光过千亿而来的是:各地业主维权潮纷起、法院诉讼被判赔偿上亿,蓝光二十年来在成都打下的口碑,几乎消耗殆尽。

例如,据成都财经圈爆料,西安蓝光公园华府,本来是2019年7月交房,但2018年12月下旬,蓝光突然通知提前交房。

"

一般来说,提前交房是好事,但是如果工程质量做的不到位,现在美其名提前交房,免半年物业,可是这样的质量不如不交,交了还糟心。这么大的项目、当初开盘的时候号称“南融创西蓝光”,可是现在呢?

此外,南充的蓝光香江国际二期4区、5区,合同交房时间2020年7月份,但是在2018年底,业主也被通知提前交房。这些提前交房的案例都集中于2018年12月。

为什么偏偏是年末?有业内人士分析:或许这就可以提前确认收入,而这多半是为了扮靓公司当期财报。

"

▲目前,在百度上搜索“蓝光维权”,结果已经达到1540000个。而且,很多是2018年最新的维权新闻。

说实话,这样不重视产品质量的蓝光,已经与那个曾经令川蜀敬仰的蓝光相去甚远了。

而与此同时,为了快速规模上量增加业绩,蓝光在2018年迎来了人事动荡。

按原来的计划,蓝光和骏原总裁魏开忠将带领蓝光将士冲顶千亿。但在千亿冲峰的半山腰上,蓝光boss杨铿临阵换将,魏开忠辞职。

据说蓝光推出的“芙蓉系”、“黑钻系”、“雍锦系”、“长岛系”、“公园系”等改善型产品,魏开忠出力很多。魏本人是典型的袍哥性格,爱加班、工作狂、义气,市场感觉一向很好,毕竟20余年的营销经历,奠定了魏开忠在川渝地产界的地位。在前东家协信集团,魏开忠是协信迈进百亿大关的功臣之一。

事实上,2016年以来,蓝光发展就面临高管组团离职的窘境。2016年,蓝光发展副董事长张志成、董事会秘书蒋黎、常务副总裁张亦农、副总裁罗庚先后离职。2018年,董事和高级副总裁吕正刚、董事任东川和董事李澄宇、董事会秘书李高飞陆续离职。

“一将功成万骨枯”算个啥?千亿销售额,始终是地产老板们解不开的心结。

对此,杨铿说,“如果房地产业以前是在高速路上行驶,那么在新的形势和环境下,的确非常像在川藏路上前行。充满了挑战,但是又有很多美丽的风光。这就考验驾驶的技术,考验团队的能力和本事。如果你把川藏路开得很好,在这种崎岖的环境中发展得好,成长能力就起来了,就会成为你的优势。”

5th

说实话,如果当初的杨铿守着官二代的身份,守着干得顺风顺水的国企,守着刚创立不久的“兰光汽配厂”,那么当然不会有蓝光的辉煌;

如果说涉足地产是顺应时代,那么涉足医药,发布全球首创3D生物血管打印机,让器官再造成为可能,对蓝光人来说堪称传奇。

对此,有人评论说,杨铿杨锵兄弟俩创立蓝光,在早期还是很有创新精神的,某些项目甚至可以说是开创了成都地产界的先河,否则不可能成为成都一哥。然而就近几年的发展看,蓝光的视野逐渐局限,人事动荡、财务混乱、产品维权不断,失去了创业阶段的初心,落入了房企“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的俗套。这家公司需要激荡精神,才可再造辉煌!


未来的蓝光,应该既要有“成都茶馆”的川企烙印,也要有“蜀锦”的精细做工,做一枚地产界真正的“暖蓝”!

合作、宣传、投稿

"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 "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