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置农房“活”起来乡村经济富起来

□文/本报记者赵一诺摄/本报记者蒋国红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在城市安家落户,农村住宅出现大量闲置情

□文/本报记者赵一诺摄/本报记者蒋国红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在城市安家落户,农村住宅出现大量闲置情况,许多地区甚至出现了“空心村”的现象。“黑龙江有青山绿水和冰天雪地这两座金山银山,还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四季分明的气候条件,为农村闲置宅基地流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围绕如何盘活农村闲置农房资源,避免农村住房、土地的浪费,在振兴乡村经济中发展休闲农业,省人大代表刘晓峰认为,应允许和鼓励“村民进城”“市民下乡”,实现人口双向流动,以租赁、合作方式创业创意、休闲养老养生,是增加农民财产性收益,提升乡村文明建设,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渠道。

为推动和实现我省农村闲置宅基地流转,刘晓峰建议,在省内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资源调查,把农村闲置宅基地流转纳入乡镇发展规划,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做好分类和流转的统筹规划,一地一策,分步实施。放宽相关用地限制,提高农村基层政府引导要素资源聚焦意识、基层干部的公共服务意识,创新农村闲置资产管理经营方式,探索农民宅基地使用权融资、入股有效实现形式,支持有条件的村户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集中发展二三产业。鼓励社会资本合理进入农村,将闲置农房用于租赁,合理利用现有的闲置农房资源,带动城市资金人才流向农村,带动农民创业发展、脱贫致富。

" "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