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守望相助,共同发展

输 新年贺词:   宇宙浩瀚,星汉灿烂。70多亿人共同生活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应该守望相助、同舟共济、

新年贺词:

宇宙浩瀚,星汉灿烂。70多亿人共同生活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应该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共同发展。中国人民追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祝愿各国人民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我真诚希望,世界各国人民在实现各自梦想的过程中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努力把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建设成为共同的美好家园。

中国蓝盔 在撒哈拉沙漠守护和平

▲ 中国军人在战乱未息的撒哈拉沙漠建起了安全绿洲

“和平的祈盼/使命的召唤/青春在这里点燃梦想的火焰/和平鸽引领着光荣的征途/橄榄枝描绘着靓丽华年/千里挥戈展示存在/强军之旅山海相联/自豪、自豪吧和平砺剑!/前进吧!我们任重如山!/……”

2013年7月12日,中国首批赴马里维和部队在黑龙江哈尔滨举行组建仪式,该部队共有395名官兵,包括一支155人的工兵分队、一支170人的警卫分队和一支70人的医疗分队,分别来自沈阳军区第16集团军某工兵团、某步兵团和解放军第211医院。

他们经过严格的维和行动条例法规学习、维和专业技能训练,以及轻武器使用、步战车综合射击、查爆排爆、擒敌技术等反恐防暴训练和安全防卫行动演练,赴马里担负任务区道路桥梁抢修、营区安全保卫、医疗救护和后送伤员等任务。这是我国首次派出安全部队参与国际维和行动。

自1990年我国首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以来,已累计派出维和军事人员2.2万人次,是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军事人员最多的国家。而此次赴马里维和是我国参与的第30项联合国维和行动。

2017年2月,中国赴马里维和部队官兵全部被授予和平荣誉勋章,2018年5月,中国第5批赴马里维和警卫分队与第6批赴马里维和警卫分队第一梯队展开战位对接,确保轮换交接后继续有效履行联马团东战区超级营地的安全防卫任务。

中国军人建起“安全绿洲”

在警卫分队战士王长军的记忆中,“5·19”已经成了一个符号,那是整个维和期间最为惊险的一天。由170名官兵组成的警卫分队,是我国向联合国维和任务区派出的首支安全部队,主要负责联合国马里综合稳定特派团(联马团)东战区司令部和维和部队营区的守卫任务,在危险来临的时候冲向第一线。

2014年5月19日中午,因马里国内政治局势恶化,千名加奥民众分乘摩托车、皮卡车突然聚集在东战区司令部南门,高举旗帜示威。拳头大小的石块雨点般从围墙外飞来,砸得集装箱板房“噼啪”作响,很快砸出数十个凹坑。数十名激进分子手持棍棒砍刀不断冲撞大门,还有数人手持火把,企图掷入。

王长军和战友们早就练就了“百步穿杨”的真功夫。然而,面对当地示威群众却不能直接使用武力,否则极有可能引发更大的矛盾。面对两难境地,王长军迅速和战友一起支起圆木,并用身体死死抵住大门。18名党员组成的突击队,一字排开,用身体加强防线。混乱中,王长军和王稳被石块击中,鲜血直流。

“一定要守住自己的战位,决不能让人从我这儿进来!”事后,王长军如此表示。

关键时刻,队长张革强果断下令:一线防御工事中的战士将刺刀上枪以示威慑,快反排2台步战车发动引擎准备应对,外事组一面喊话表明立场和底线,一面紧急协调东战区最高安全官到现场与示威民众对话。一系列科学妥当的举措,使事件很快得到平息。

事后,东战区司令马马杜将军亲自来到营地,看望受伤的王长军、王稳二人,并将自己收藏的“思考者”根雕赠送给警卫分队。

然而,局势的发展很快超出了大家的预想。几天之后,马里反政府武装推进至距加奥约20公里的地方。为确保自身安全,各国维和部队纷纷向战区司令部打报告暂停外出执行任务,战区民事部门甚至已进行撤离准备。不少当地百姓也踏上了逃亡之路。

保卫战区,就是维护和平。战区不稳,就意味着维和行动的失败。面对危局,张革强毅然决定:组织一次实弹演习,通过武力展示以慑止战。

演习那天,共出动4辆步战车,5种武器喷吐着火舌,8类弹种的咆哮声响彻任务区上空,向外界宣示了中国维和部队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这次演习有效遏制了局势进一步恶化。联马团司令卡祖拉表示:“中国警卫分队用他们的行动为所有维和部队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有力震慑了恐怖分子的嚣张气焰。”

一次,荷军一名少校军官用一株从国内带来的郁金香表达感谢之情,“能够得到你们的安全防卫是我们莫大的荣幸!”联合国助理秘书长简·露特赞扬道:“中国军人在战乱未息的撒哈拉沙漠建起了安全绿洲。”

“最强工兵”中国造

“这样不行,路面要洒水硬化!”站在计划部署柬埔寨、贝宁等四国维和部队的“绿洲兵营”里,望着眼前平坦的马路,工兵分队队长李凯华却皱起了眉头。“我们用的是当地的红土,联合国的官员也很满意,没必要吧!”负责施工的中队长张达有点儿不理解。

也难怪张达不理解。为了这个联马团赋予的“优先工程任务”,官兵们戴着头盔,身着厚厚的防弹服,在骄阳下争分夺秒平整场地,搭建板房。渴了,就灌几口凉开水;饿了,就嚼几块硬馒头片。经过太阳长时间暴晒后的板房骨架、横梁等钢材物件,温度高达七八十摄氏度,官兵们厚厚的胶皮手套时常被烫穿,手上灼烧出蚕豆大小的水泡。

李凯华抓起一把土,在手里捻了捻:“这种土看似很硬,但当地风沙大,用不了几次大风就可能吹飞,如果压不实,到了雨季,就会变得泥泞不堪。”在他的坚持下,官兵们从数公里外的尼日尔河取来水,进行铺垫压实,甚至连一粒小拇指肚大小的石子也要捡出来。工程验收时,联马团工程部门负责人给出了“工程质量无与伦比”的评价。

尽管执行维和任务与真正意义上的战争不尽相同,但在马里这个“形势最危险”的维和任务区,官兵们却时刻面临着生死考验。

2014年5月下旬以来,反政府武装大举反攻,极端势力也展开新一轮针对联马团的恐怖袭击,联马团启动紧急预案,命令工兵分队派出分遣队赶到300公里外被反政府武装控制的梅纳卡,为尼日尔维和部队构筑营区防御设施。

既要高标准完成任务,又要防范可能的袭击,这让带队的王世伟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压力。向梅纳卡机动的路途就不平静。300公里在国内似乎并不算远,但在那条坑坑洼洼的砂石路上,重装车辆却行进得异常艰难。为保证行车安全,行至晚间11时左右,官兵们就地宿营。可就在他们躺下不久,远处突然响起密集的枪声。分遣队很快接到通报:在他们不久前通过的公路上,发生了武装派别冲突,造成3名无辜群众伤亡。

施工点同样险象环生。施工26天,分遣队经历了1次针对营区的恐怖袭击、2次反政府武装示威游行、3次发生在营地附近的武装冲突。危险面前,官兵们与维和友军共同坚守,直到构筑起牢不可破的防御工事,赢得“最强工兵”的赞誉。

针对马里经济发展落后、战后重建任务紧迫的情况,分队坚持力所能及解难帮困,清理废墟、捐赠文体用品、为孤儿院捐送米面……“有困难,找中国工兵”渐渐成了当地的流行语。

付出的是真情,收获的是友谊。在加奥,饱受战乱之苦的当地民众,见到拿枪的人,都会下意识地往后躲,唯独见到中国维和工兵,却会主动接近。加奥市市长迪亚罗称赞中国工兵是“和平的信使、友谊的使者”。

医德仁心展形象

联马团组建以来,曾数次出现紧急事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伤亡人数和事件强度列联合国各维和任务区之首。任务期间,医疗分队官兵先后成功救治在11个波次袭击和事故中受伤的54名外军维和官兵。

2014年4月26日,分队医疗区正式运转的第3天,就迎来了首批伤员。当天14时左右,大批塞内加尔维和军人抵达马里,在由加奥前往基达尔营区途中发生严重车祸,1名维和士兵当场牺牲,另有8人伤情严重。接到联马团东部战区救援电话后,分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做好收治准备。

14时50分许,三辆装甲救护车呼啸着驶进中国二级医院。现场组织伤员分类的医疗分队副队长朱四强仔细检查患者情况,接连发出伤员分流指令:一号伤员送到ICU抢救;二号伤员送到X线室拍片;三号伤员头部及四肢多发伤,立即止血缝合……经过近7个小时紧张急救处理,所有伤员都及时得到了妥善的收治和监护。

在王旭的记忆中,其维和经历中最骄傲的一件事,莫过于被邀请进入飞机的驾驶室,参观驾驶过程。机长告诉他:“你是第一个被邀请进入驾驶室的乘客。”

王旭是医疗分队空中前接后送组的组长。那是2014年7月23日下午,他们接到任务后,携带急救设备直奔法军战地医院。伤员是一名柬埔寨士兵,因沙尘暴把帐篷和人一起卷起落地,造成颅内出血,持续处于昏迷状态无自主呼吸,联马团专门派来一架飞机,接送病人到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救治。

飞行过程中,由于伤员自主呼吸停止,后送组不得不利用携行的生命支持设备为其手动供氧,这一下,就是两个多小时。其间,伤员颅内的引流管一度出现血液倒流现象,血氧值也不断下降。王旭果断指挥为病人静滴甘露醇,使患者脱离了生命危险。目睹中国医护人员的高超技术和细心呵护创造的奇迹,德国籍的机长深为感动,破例邀请王旭进入驾驶舱参观。

中国医护人员的技能是有目共睹的。2014年5月12日国际护士节,联马团东战区在分队举行战地护理技术培训,分队护理人员现场展示了微光穿刺、荡木穿刺、心肺复苏的操作,赢得了在场人员的热烈掌声。

比技术更能赢得人心的,是中国医护人员那种无差别的人道主义精神。不止一次,队员王志强和战友们一起,强忍着胃里翻江倒海般的反应,举手敬礼,然后,轻轻地关上冷藏集装箱的门。

里面,静静地躺着一具或者几具维和友军的尸体。由于当地天气十分炎热,许多尸体得不到妥善的保存。队员们在搬运尸体的过程中,对牺牲的军人从来都是轻轻抬起、轻轻放下,保持对他们最后的尊重。

非洲是各类传染疾病爆发的重灾区,队员们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基础上,积极为患者提供精心的医疗救护,感动了前来就诊的患者。一位视力模糊的伤员摸索着为照顾自己的护士画了一张画像,感谢她帮助自己度过了最虚弱的日子。

医疗分队队长肖刚深有感触地说:“很多伤病员在短短几天的住院治疗过程中对我们、对中国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医德仁心播大爱,点滴浇灌友谊花,我们展示的不仅是这批医护人员的形象,更是中国的形象。”

唐嘉陵 在太平洋底刻上中国深度

▲ 唐嘉陵(右一)说“每一次下潜都是从零开始”是他坚持的原则

从1000米级到7000米级海试,再到试验性应用,10余年来,唐嘉陵驾驶着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深海大洋刻下了中国深度。在国家海洋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唐嘉陵用自己的青春年华,为祖国的深海事业增添了夺目的光彩。

2013年,唐嘉陵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同年5月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颁发的“载人深潜英雄”荣誉称号,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

他说,“每一次下潜都是从零开始”是“蛟龙”号海试团队确保每一次下潜安全返航的保障,也是他自己坚持的原则,“我和‘蛟龙’号是荣辱与共的战友,在任务中我们必须做到人机一体”。

从巴蜀内陆到浩瀚汪洋

2003年高考之后,19岁的唐嘉陵和许多学子一样,抱着离开家自己闯的心态,在高考志愿单上郑重地填上了“哈尔滨工程大学”。然后,从西南到东北,从川蜀到关东,他踏上了人生新的旅途。

他北上求学的第一站却并非是录取通知书封皮上标注的哈尔滨工程大学,而是秦皇岛——北戴河。当时已是8月底,海风吹过凉意袭人。“那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看海,因为天冷也没什么游人,我站在那儿就觉得大海特别宽阔浩瀚,也没想着今后竟然会和海洋结缘至此。”唐嘉陵动情地说。

大学期间,唐嘉陵学习努力,遇到问题肯花力气钻研,同学遇到问题,他也总是乐于帮忙。充实忙碌的大学生活转瞬就接近了尾声,和所有同学一样,唐嘉陵也开始准备考研、求职。此时,学校里一则深潜试航员的招录通知吸引了他,激起了他内心对大海的向往。

2006年12月25日,这一天对于唐嘉陵来说意义非凡,当天晚上8点左右,他接到了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的电话:“愿不愿意到我们青岛来?”得知自己通过层层选拔顺利成为首批深潜试航员,唐嘉陵激动地几乎说不出话来,“时间都好像停顿了十几秒,觉得自己太幸运了!”

在培训基地,唐嘉陵和其他试航员一起接受培训。蛟龙号构造尖端复杂,要求驾驶员有极宽的知识面。初来乍到的唐嘉陵没有任何经验,在白天接受训练学习潜水器材料等相关知识,晚上就抓紧时间钻研技术人员推荐的书来自学。从船舶到液压再到机械组装,让原本电子信息专业的唐嘉陵下足了功夫。“因为是第一批试航员,为深潜安全考虑,一些专家对我们的能力还是有质疑的,当时就是想尽快充实自己,把知识短板补上。”唐嘉陵回忆道。

作为一名深潜驾驶员,不仅需要了解潜水器的相关知识,体能和心理素质也至关重要。一开始的体能训练,唐嘉陵总是不达标。12分钟跑3000米让这个四川小伙子有些力不从心,他重新拾起大学时早起跑步锻炼的习惯,终于提高了身体素质、达到了测试要求。

在一次心理拓展训练上,需要在10米高的跳台上跳下并在半空中完成抓取,当时与唐嘉陵同为试航员的付文韬一次就成功完成了,而唐嘉陵试了两三次都失败了。“当时心理上还是有点失落,觉得不能克服自己的不足挺丢人的。后来这样的困难和障碍也挺多,慢慢来,自己和自己较劲,一点点就成功了。”谈及此,唐嘉陵不由得感慨道。

每一次下潜都是从零开始

2009年7月,经过多方面的训练,逐渐掌握了潜水器操作的唐嘉陵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海试。“蛟龙号设备昂贵,构造精良,凝结了很多专家的心血。它脱离母舰下潜时,交到了我手上,就是真刀真枪。担着这么大的责任和信任,还是很有心理压力的。”回想起最初下潜经历时,唐嘉陵说。“那时候操作很谨慎,都是在脑海中先自己过两遍,必须保证操作流程和动作准确无误。”

随着一次次的自我完善和与“蛟龙号”的磨合,唐嘉陵逐渐成长。“我觉得这是一个过程,克服心理上对于黑暗幽闭的恐惧,时时想着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判断力和反应能力。我们是第一代深海潜航员,没有既定的榜样和标杆,所以就得让自己努力符合优秀潜航员的标准。”唐嘉陵说,“我自己也开始享受深海下潜的这个过程,虽然有身体和心理上的疲劳要克服,但是深海未知的世界、奇特的生物和丰硕的科研成果让我觉得像探险,也很有成就感。”

当7000米的海底暴露在探照灯下时,唐嘉陵不禁感慨:“人类在月球上留下的印迹都比在这里要多,自己好像乘坐太空飞船到了外星球。”第一眼看去,这里不属于曾经设想的任何深海世界,沉积物颜色也和5000米的浅褐色、3000米的奶黄色不同,是一种中间的颜色,而且给人稠密、表面硬实的感觉,有点像一大块刚刚发酵的奶酪。而这里似乎也没有海参和鼠尾鱼,荒凉的海底有起伏却又格外平整,没有想象中的岩石和结壳。

从最开始的几十米到后来的几千米,唐嘉陵从一个深潜的初学者成长为有胆有识的潜航员。30多次下潜、7000多米的下潜深度、连续4年潜水器的驾驶经历,这些背后还有另外一串数字:6年深潜专业的学习和训练,一年中11个月在海上“放逐”,单次连续下潜作业长达12小时。正是对海洋事业和深潜工作的坚持和热爱,唐嘉陵在太平洋底刻上了属于中国的深度。

“每一次下潜都是从零开始”是“蛟龙”号海试团队确保每一次下潜安全返航的保障,也是唐嘉陵坚持的原则,他从不把潜水器当作工具,而是自己的战友和兄弟,并拼命提高专业知识技能以尝试掌握潜水器每一个细微的现象或变化,尝试掌握这个战友、这个兄弟的最新状态或者情绪。

记得在3000米级海试的一次下潜任务后,潜水器已回收至甲板等待下一次下潜。和往常一样,他没事就喜欢围绕潜水器看看,尝试与“蛟龙”交流。当他经过备用蓄电池箱下方时,一滴暖暖的油珠刚好落在了他的额头上。按照他对潜水器技术状态的理解和掌握,一滴温度异常的电容器油可能就是提前终止航次任务的安全隐患。唐嘉陵的细心发现让备用蓄电池箱异常放电、电缆短路的严重故障及时被发现,有效地避免了损伤的继续扩大。

时任潜水器技术保障负责人、唐嘉陵导师胡震评价道:“正确的人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了正确的地点。”

在4年的海试中,每当遭遇恶劣海况或需要潜水器长时间水面漂泊时,唐嘉陵都没有丝毫退缩,主动要求参加水面时间最长、最难受和最颠簸的试验任务。他不但专业技术过硬,爱学习、能吃苦的精神更得到了全体海试队员的认可,这些都体现着他对深潜工作的那份热爱、那份责任心。

良好的身体素质、过硬的专业技术技能以及优秀的心理素质是他近年来刻苦训练、钻研学习的结果,是那份坚持成就了他。直到“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成功,学习训练是他每天的必备功课,早上6点到8点,是雷打不动的体能训练。和他的性格一样,6公里以上长跑耐力训练是他最喜欢的训练项目,然后就是一整天紧张有序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培训,晚上还要自学船舶、机械、液压等新领域专业基础知识。日复一日,他养成了特别有规律的工作生活习惯,时至今日他依然坚持。

伴随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海上试验逐步转向应用,“蛟龙”号在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的管理下将尽快实现业务化运行。面对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任务需求,对一名“蛟龙”号主驾驶、潜航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唐嘉陵深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除保质保量完成深潜任务外,潜水器本体技术保障以及第二批潜航员培训都是他的重要工作内容。中国载人深潜事业刚刚起步,如何确保安全第一,做到让领导放心;掌握足够的知识技能,让同事放心;具备高超的驾驶作业技能,让一同下潜的队友放心,都时刻提醒和勉励着唐嘉陵。

青春正逢时,唐嘉陵还将驾驶着“蛟龙”,向着更远更深挺进!

编辑|安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