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舟乐评:中国新民谣音乐鼻祖周云蓬,最有锋芒的盲人诗人

行舟:中国90后学院派欧美音乐乐评人  专注90后音乐听众行为的研究者

null

民谣本是一种小众音乐,虽然在中国的有着近30年的历史了,但从未有过近年来的辉煌。

2013年的快乐男声,左立唱红了《董小姐》,随后,人们认识了宋冬野;2015年张磊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又唱红了《南山南》,随后,人们又了解了马頔。

就这样,一点一点的,民谣越来越显现在大众面前,也引来大众的关注。

近年来中国的民谣音乐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普及,但它已经不是最初形成时的民谣,而是指新民谣。

提起新民谣,就不得不提它的开山鼻祖周云蓬。

按照周云蓬的解释,新民谣是用以阐释这些来自中下层人士蕴含着浓厚的现实气息却又稳重的新音乐。

周云蓬虽说是新民谣的创立者,但一时间却想不起要如何介绍他,他会写诗、会弹琴、还会唱歌;作为诗人《不会说话的爱情》曾获得2011年度人民文学奖诗歌奖;作为民谣歌手,他的歌词针砭时弊、辛辣嘲讽,他的粉丝也是遍布各个圈层,有柴静、韩寒、罗永浩。

很多人知道周云蓬,是从他的《九月》开始,但周云蓬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盲人身份。

作为盲人,周云蓬早已遭遇过各种困境和世态炎凉,然而即便失明,他也对这个世界充满着好奇,他到处旅行,写诗唱歌,生活像水一样,时而奔流激荡,时而涓涓细流。一人一琴,带着无限的诗意,唱遍了这片土地的山山水水。

行舟乐评:在社会最底层漂泊多年的周云蓬的歌曲歌唱的正是身边的这些故事,他的作词具有深刻内涵,想象力丰富并表现出显著的底层社会关怀,在国内民谣界算是首屈一指;他的作曲能力也非常优秀,悠扬动听,配合他浑厚圆融的嗓音,更显得句句肺腑。

null

01、坎坷的音乐历程

周云蓬,男,1970年12月15日出生于辽宁,最具人文的中国民谣音乐代表。

幼年时,因患眼病随母亲四处求医。整个童年充满了火车、医院、手术室和酒精棉的味道。

周云蓬人生中所有的颜色,都静止在了他9岁的那年,去了很多医院,走了很多路,吃了很多药,辗转反侧,眼睛的视力最终还是彻底消失了。从此他的世界只剩下黑色,不再更新。

他热爱音乐,在15岁的时候就开始学吉他,于是在北京的街头卖唱,他带着他那双黑色的眼睛,磕磕碰碰,但是依旧想寻找光明。

他热爱旅行,90年代的时候经常乘坐绿皮火车四处游走,后来又徒步走滇藏路,吹过一望无际苍茫的大草原,朝圣过圣洁的拉萨日光之城,度过闲适大理的山居岁月。

1980年入沈阳盲童学校读书。

1994年毕业于长春大学中文专业,大学期间,最爱的书是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和加缪的《局外人》。

1996年-1997年游历了南京、上海、杭州、青岛、长沙,偶尔在大学开一两次演唱会。

1999年创办了民刊《命与门》,正式开始写诗和歌曲。

2001年只身前往西藏。

2002年在北京办了第二本“民刊低岸”,主要想以诗的方式来诠释地下人的精神状态。

2003年签约摩登天空Badhead厂牌,并录制了第一张专辑《沉默如谜的呼吸》。

2004年9月首张专辑《沉默如谜的呼吸》正式发行。

2007年5月,自资发行第2张限量版个人专辑《中国孩子》

2011年9月4日,参加长沙橘洲音乐节。

2011年11月15日参加广州中山百年璀璨——“华语金曲奖2011”盛典

2011年12月31日参加云南丽江雪山音乐节

2012年10月4日参加桂林山水音乐节

行舟乐评:周云蓬给人的形象一直是留着长发、戴着墨镜,像一个武侠小说里描述的江湖侠客一般,云游四方,到处游历,体会着社会的细微变化。行舟有幸在草莓音乐节和北大诗歌节的舞台上看过周云蓬的表演,也读过他的《绿皮火车》诗文集。周云蓬不仅歌声琴声动人,而且还相当富有幽默感,也常常在表演中融入即兴的表达,编织随想随感入曲,诙谐反讽,制造有趣的互动,隔着很远的距离都能感到他的磁场。

02、失明的人,唱着走心的歌

《盲人影院》是周云蓬的自传,也是一首自传单曲。

如果把这首歌仅仅当作周云蓬的自传而言,《盲人影院》本身以及歌中的主人公或许恰能切中歌者的原初思想。

在这首歌里,失明人“他”便是社会上的我们每一个人,而这个社会本身其实就是一个“盲人影院”——我们这些失明者生活在一个失明的城市里。

失明在很多人的眼里,意味着没有色彩没有光明,没有瑰丽的想象,但他抗拒被贴上“盲人”的标签。世界能提供给盲人的虽不算丰富,但他靠着吮吸这一点点美,拼命长出了自己的精神世界,颠覆了世俗对一个盲人的定义。

12岁要求不用盲杖,一个人坐公交回家;16岁时决定离开沈阳盲校,坐火车到北京找出路。

他拒绝从事没有美感的盲人工作,崇尚写诗唱歌弹吉他,一人一琴走四方的诗意生活。

他身披长发,带着墨镜,缓缓拨弄着吉他,一咏三叹,吐词如珠,余音绕梁。

他时而吟诵,时而歌唱,一股来自千年前的气息让台下人如醉如狂,狭小的吧台瞬间万山无阻,云宽海阔。

null

虽是盲人,但周云蓬的求知欲很强。当他得知盲人也能上大学,于是报了高考补习班,看不到课本就用录音机录下老师的课,晚上整理成盲文,第二天凌晨5点起床,走20多站去上课。

于是,他的精神世界逐渐增加了昆德拉、托尔斯泰、加缪、尼采、萨特……

专辑《牛羊下山》里有很多首唱出来的古诗词,而他这种古意的底子,恰恰来自80年代的阅读贫乏。他将中国古典诗词名著与西方文史巨匠的著作进行融合,创作了一批诸如《关山月》、《不会说话的爱情》等走心的作品。

行舟乐评:如何行走、如何踏上旅途对于盲人音乐家来说是个难题。在我以往的文章中,也向大家介绍过这种十年如一日的困守。而行旅对于失明者而言又意味着什么?会带来什么样奇幻的空间感受?也许周云蓬的歌能够部分地回答这些问题。他喜爱艺术,喜爱音乐,喜爱电影,拥有灵敏的耳朵灵巧的双手,而且也没有停下他的脚步。

03、感受到的,写出来有境界

有什么声音彻夜不息

是露宿人的鼾声

是树根在啃食着泥土

一滴雨尖叫着落向大地

失明后的周云蓬,似乎对这个世界有着更敏感也更感性的认知,他硬是凭借着自己的所感所悟,将一路上的所闻所感谱成曲,写成诗。

2004年,推出了专辑《沉默如谜的呼吸》;2007年,为克拉玛依大火中逝去的孩子自费录制《中国孩子》,也因此一举拿下第八届华语音乐传媒大奖最佳民谣艺人和最佳作词人两项大奖。

2012年,周云蓬出版了“游唱、知人、遇事”的经历汇集《绿皮火车》。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叫“绿皮火车”的缘故,没由来的就很喜欢。柴静也说:“老周在这本书里写的多是别人,但从别人身,上倒映出了自己。”

2017年,周云蓬集成部纯诗集《午夜起来听寂静》。这些诗作里写的是一个歌手和诗人的心灵成长轨迹,记录的是他对生命的真实感悟。

周云蓬在自传中写到:

“我到处走,写诗唱歌,并非想证明什么,只是我喜欢这种生活,喜欢像水一样奔流激荡。我也不是那种爱向命运挑战的人,并不想挖空心思征服它。我和命运是朋友,君子之交淡如水, 我们形影相吊又若即若离,命运的事情我管不了,它干它的,我干我的,不过是相逢一笑泯恩仇罢了。”

一个人游侠似的云游,所有情绪都不藏着掖着,这是自由的状态、独立的精神,世间难得。

或许就像张晓舟说:周云蓬比我们看到的都多。经历过人生那么多的跌宕,他早就拥有里一套能舒服自己,也能坚持自己的一套理念。

或许,自带标签的人总是更能引起关注,盲人诗人、盲人歌手,这个标签似乎总能让人多看一眼,分不清是惋惜还是钦佩。

但这一切对于周云蓬来说都平淡无奇,人生中所有的颜色,都只能靠想象,世上所有的状态,都要去感悟。

null

行舟乐评:从90年代开始写诗的周云蓬把自己对生活细腻的感情溶进了音乐和文学创作中。他书写中国式的社会荒谬,令人痛心;他也歌唱失落的爱情,灵与肉交织于一体;他回归于民谣的真诚质朴却又推移着音乐形式的界限,让新民谣更“新”;他灵敏的耳朵可以听见"沉默如谜的呼吸"。

04、敢说真话,生活迸发锋芒

周云蓬洒脱写意般的生活,让很多人羡慕,但对周云蓬萌生敬佩之情,还是因为他的专辑《中国孩子》,他在这张唱片里,他提及到了许多中国社会上具有批判的事件,他用音乐作为揭露现实的武器。

他说:“人是有情绪的,不可能没有愤怒,或者是情绪不波动,如果没有了那种焰火,那么活着也没有什么意义。”

对于这张自费出版的专辑,周云蓬将社会的那些弊病、那些不能说的秘密都指点出来,瞬间让人产生钦佩之情,毕竟这个社会敢说真话的人不多了。

眼睛失明的周云蓬,比我们看得更清楚,所以才会心里更加珍惜曾经见过的光芒,也更有勇气更加想念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没有人能像他一样,将那些黑暗唱的如此嘹亮鲜活,或许有一天《中国孩子》会和那些被极力隐藏的事实一起让人思量。

这首当初广为流传的《中国孩子》,是为克拉玛依大火中逝去的孩子而作。也是因为这首歌,才让人感觉到了诗歌里不容忽视的力量。

虽然现在这首歌歌被下架,但是在歌词里,也能看到周云蓬的愤怒、无力却依然在反抗呐喊。

“不要做克拉玛依的孩子,火烧痛皮肤让亲娘心焦”《中国孩子》并不是《黄种人》也不是《龙的传人》,更不可能在大街小巷颂唱,但是它却是可以像当年的鲁迅喊出的“救救孩子”,“吃人”“人血馒头”……一样,让人心痛、愤怒。

木吉他配着大提琴,低沉或高声的嘶喊,周云蓬的《中国孩子》让人不禁联想到罗大佑的另一首作品《亚细亚的孤儿》。

虽说他眼前的世界是黑白的,但他在音乐和诗歌里的呐喊比健康人都要有力。

自打决定要过不平凡的一生,周云蓬在全国各个城市之间游荡,熟悉了庞大中国的边边角角,与无数画家、歌手、诗人、混混、警察相遇。

在游历中,周云蓬体察着社会的变化。他的诗歌关注世俗,并不止于隔靴搔痒,透露出社会关怀和现实意义,像《失业者》《买房子》……反映了底层漂泊者的故事,击打着人心。

周云蓬说:“音乐不在空中,它在泥土里,在蚂蚁的隔壁,在蜗牛的对门。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音乐,愿你降临。”

null

行舟乐评:如机智的听友所见,周云蓬云游四海,饮酒写诗,弹琴唱歌。他能用最简单的吉他伴奏,平凡而不花哨的歌词谱写那些我们明眼人都看不到的东西,来表达他的意念、他的锋芒。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或许只有周云蓬真正用民谣为人民呐喊。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