舶来的体育真人秀,被玩成了“土特产”

关注电视行业,分享精彩剧评! 作者| 洛弟 《大冰小将》好在选对了嘉宾。 自从《放开我北鼻》第二季后

《大冰小将》好在选对了嘉宾。

自从《放开我北鼻》第二季后,易烊千玺的“乖萌”人设,成功转化为带孩子技能点。

“情商高”“有耐心”“温柔体贴”“求国家发一个易烊千玺一样的哥哥”……一档节目为四字弟弟圈了不少粉,也突然发掘了他在亲子观察类综艺的“远大前程”。

这不,拉他来给儿童冰球队当“经理人”,也还算是有模有样。

当然,节目不能靠他一个人圈粉,请来的另一位嘉宾比他还有戏。

雷佳音近年虽然凭借作品“出位”,但真正成名靠的是综艺。一段时间的“段子手”人设积累,终于让他每一道褶子都自带笑点,谁看见都想乐,甚至让他名气更上一层楼的《和平饭店》《超时空同居》,走的都是逗乐路线。

除了开口跪的段子手属性和浑身笑点,“雷大头”也早就当了爸爸,女儿“小北北”已经六岁了,丰富的育儿经验,这回直接用上了。

这个梗算过不去了……

两个人综艺感是够的,只有一点小问题:他俩的冰上运动经验,加起来可能还没一个小选手多……

但这也是它比其他体育类真人秀更好的地方:打了三年的小孩,和一招不会的明星同场竞技,起码能靠一种向上的“平衡”,保持可看性。

体育竞技项目居多

明星比运动号召力大

我们的体育类真人秀,起步确实比较晚。

相比之下,美国的老牌户外观察类综艺《极速前进》自2001年播出至今,已经制作了30季。

而到了2014年,深圳卫视推出《极速前进》中国版,相比美版最大的改变,是选手从素人换成了明星。

相比明星经济发达的韩国,美国综艺为我们提供的,更多还是创意与框架。

受《Running Man》及《奔跑吧!兄弟》的成功影响,“韩式内容”的注入,注定了国内体育类真人秀,还是以明星为核心的观察类综艺。

但中国体育类真人秀节目的第一击,还比这股综艺浪潮要早一点儿。

对每一项本国参赛的国际赛事,中国观众的关注热情,是经过了数十年熏陶与磨练的。

而观察类真人秀本身在中国的起步,一直落后于这份热情的发展。

直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后,竞技体育的热情,才终于被转移到刚刚兴起的综艺真人秀上。

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游泳项目夺得“开门红”,不但让运动员孙杨、叶诗文名扬大江南北,也催生了“明星跳水节目”《中国星跳跃》《星跳水立方》的播出。

其中浙江卫视的《中国星跳跃》,购买了2012年荷兰节目《Celebrity Splash!》的版权;江苏卫视的《星跳水立方》,则引进了2004年的德国综艺《Stars in danger:High diving》。

但节目与其说是注重竞技本身,不如说是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让大家一览明星高台跳水(落水?)后湿淋淋的狼狈相。

在两档节目录制过程中,明星嘉宾释小龙、韩庚、黄征、陈光标纷纷在录制过程中受伤。

而在2013年4月19日,释小龙的一位18岁助理于《中国星跳跃》录制时溺水身亡,彻底把节目推上了风口浪尖。

曾拒绝过此类节目邀约的黄秋生,在微博愤怒表态:“跳水节目终于出事,玩命节目,他们不想清楚的吗?”“建议叫明星去跳楼,看谁命大,收视更佳!”

跳水运动本身具备一定危险性,不经过相对的长时间训练,谁也不敢保证不出状况。

在“黄老邪”看来,让明星经过两周训练就上阵录制,简直是为了收视率收买人命。

且让观众和业余评委打分,赛制的粗糙在观众眼里,也是对竞技体育和明星辛劳的不尊重。

只看噱头,不管体育本身的真人秀节目,注定不会长久。

而韩国同类型综艺《Star Diving Show Splash》,也在当年8月播出两期后,被出品方MBC以艺人安全考虑为由,紧急叫停。

虽然偃旗息鼓,但两档国产节目在前期的收视率,还是标志了一个事实:

中国观众更感兴趣的,仍然是电视播出的传统体育竞技赛事。

而后来中国版《极速前进》推出,大家更爱看的还是明星,而原本的竞速,也加上了环球旅行的元素。

梁实秋在《运动》一文里提到的笑话,对我们的体育竞技真人秀观看倾向,算是一种预言和概括:

“大概是李鸿章罢,在出使的时候道出英国,大受招待,有一位英国的皇族特别讨好,亲自表演网球赛,以娱嘉宾,我们的特使翎顶袍褂地坐在那里参观,看得眼花缭乱,那位皇族表演完毕,气咻咻然,汗涔涔然,跑过来问大使表演如何,特使戚然曰:“好是好,只是太辛苦,为什么不雇两个人来打呢?”我觉得他答得好,他充分地代表了我们国人多少年来对于运动的一种看法。”

而《极速前进》“进口”后的变化,似乎可用他的另一妙喻作比:

“有人吃一个窝头,要赔上一个酱肘子,让那白汪汪的脂肪陪送窝头下肚。”

其后,明星上阵“打比赛”的综艺节目也不少,但多数并不成功。

山东卫视的《星球大战》,请来丁俊晖、潘晓婷带一票明星打台球,但即使掺上了时兴的极限运动,节目依然没什么热度。

那时山东台更火的体育节目,同样以一项“桌上运动”为主——

《天天耍大牌》的推出,终于实现了老少爷们看别人斗地主,不必亲自上阵聚赌惹来警察的梦想。

但“明星参与竞技体育”的节目主流模式,到底是奠定了。

只是,即使赛制与种类健全如浙江卫视《来吧冠军》,似乎也没能带来更多流量。

赛事应景·明星露出

“国字号”挂帅更靠谱?

从此,国产体育类真人秀,呈现出至今仍不可逆转的态势:

第一是明星参与,不论是上台出丑,还是“新技能get”,发现明星的另一面,永远是观众无法改变的猎奇心理。

第二,是对传统竞技项目,尤其是在国内知名的大型运动会竞技项目有所偏爱。

台球有闻名全国的丁俊晖、潘晓婷,但台球运动本身,似乎显现不出比户外运动更受观众欢迎的情形。

而跳水运动,又与观众距离太远,到头来只成了看热闹、看噱头。

此时显现的,正是“全民运动”的威力:

大家能天天看,偶尔玩的体育项目,拍成综艺才有意思——好比今天《大冰小将》里的冰球以及冰上运动。

今天一二线城市里的大型商场,室内冰场逐渐成为标配,而它除了游乐外更多的用途,是新兴的儿童运动项目。

受众基础,起码是打下来了。

随着国际赛事不断举办,体育竞技类真人秀种类开始丰富,也在真人秀从“拿来主义”转化为“自主创造”的过程中,从根植于特殊国情、观众喜好而产生的单一类别,真正被纳入国内真人秀综艺产业范畴。

此时,它开始承担与其他类别真人秀节目同样的作用:宣传品推。

而2016里约奥运会,中国位列金牌榜第三、奖牌榜第二,加之2022年北京冬奥会进入筹备阶段,也为节目带来了更应景的推力。

2017年初北京卫视播出的《跨界冰雪王》,算是较早打出“助力冬奥”宣传的节目。

但节目的最大噱头,还不是浑身综艺感的林更新,而是首度参与综艺,出任节目总导演和“训练营营长”的张艺谋。

安排在这一档期的目的,明显是与张艺谋的新片《长城》相互引流。

最终豆瓣评分也证明了,张艺谋拍一部大场面群魔乱舞,还不如参与一档与奥运有关的体育综艺让人舒服。

但也在此时,明星与“专业素人”结合,流量加“带新”的模式,开始出现。

《这!就是灌篮》请来街球爱好者周杰伦、李易峰,球星林书豪、易建联、郭艾伦,带领两支素人战队角逐,不仅拉拢了篮球运动的最大受众青年男观众,也在流量上做足了女性向。

相比之下,腾讯的《超新星全运会》,就太像一场旗下明星过家家了:土偶土创同台竞技,好聚好散不伤和气。

而国家体育总局的坐镇的《大冰小将》,似乎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专业性。

虽然没有会打冰球的明星,但逼近1%的收视率,也算成绩突出了。

不推明星,不玩噱头,让一群打冰球、爱冰球的孩子作为真正的主角。

他们与两位“冰球素人”明星的搭配,是一种向上的“平衡”。

那向下的“平衡”是什么?一群并不懂运动的明星上阵,看谁打得更烂,伤得更狠。

让体育与综艺在保持距离的情况下,相辅相成,相互服务,难道不比让明星冒着死伤危险博收视率更有意义吗?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