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收藏艺术品:收的是艺术 藏的是文化

企业收藏艺术品,不止有经济效益;更是提升了企业文化形象。

艺术品收藏获利让一家企业摆脱财务危机的案例早在几十年前就被传为佳话。

1973年底,英国受经济危机影响,通货膨胀严重超标,为避免通货膨胀引发的资产流失,英国铁路养老基金会当时的负责人克里斯托弗·勒温决定,从基金中拿出相当于如今的2亿英镑的钱来投资艺术品。以基金会的名义陆续购入了包括印象主义绘画,欧洲古典主义绘画和中国瓷器等版块作品共2425件。并于1987年到1999年间,在苏富比(微博)拍卖全部脱手,共计获得了约13.1%的平均年收益率,远远高于同期的债券投资回报率。这一案例至今还被业界内外津津乐道,也被视为最成功且最具代表性的企业(基金)投资艺术品的成功案例。

null

现如今,艺术品投资在逐步地走进企业,当参观世界上那些重要企业的总部时,不难发现,它们往往都建有各自企业的艺术收藏室,而另外一些企业则常年赞助各种艺术项目,特别是基金、银行等金融企业。

美国著名的菲利普·莫里斯烟草公司就有一句名言:“要创建伟大的公司需要使用艺术。”为何?原因在于与高雅、崇尚自由的艺术联姻,企业的形象总是非常容易得到改观。企业,特别是一些形象比较负面的企业,就比如烟草公司。它们虽然利润可观,但是因为烟草对人体有害,而一直受到公众舆论的谴责。此时,它们需要一些其他的事业来改善自己的形象。而在慈善之外,艺术显然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null

1998年,在美国的巴比肯艺术中心,一个名叫“沃霍尔的外貌”的展览吸引了社会的众多目光。它也是美国百货公司塞尔弗里奇公司与著名的当代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合作完成的。这一举措的结果是,该百货公司的文化知名度迅速提升,在公众看来,这家百货公司也不再只是过去卖点小东西的交易场所,而变成了一家品位不俗的现代型企业。

此外,在增加品牌吸引力方面,艺术收藏也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比如,在中国企业的历史上,在成都有一家叫上河城的房地产企业。虽然,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它就已关门,但是因为该企业最早赞助了中国的当代艺术家,因而一直被人们所记得。

null

政府对艺术的态度,也是成功的企业重视艺术收藏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知道,在经济型社会里,人们因为经济的发展与物质的丰富而不断受益。但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导致的普遍竞争与逐利,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而作为描写人类思想与理想主义的艺术,在弥合社会裂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艺术有助于改善公民的心灵,降低因经济发展带来的过分世俗化影响,让人们在精神领域可以得到更多的满足。

一直以来对艺术给予很大支持的美国政府,专门成立了国家艺术基金。而成立这一基金的目的包括减少犯罪、加强学校教育与净化公民心灵。在中国,政府对待艺术的态度要复杂一些,不过双方的合作关系越来越紧密。798艺术区的崛起对北京市国际知名度的提高,以及艺术在区域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地方政府意识到艺术原来不仅只是可以被欣赏,它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也可以扮演着重要作用。尤其是近年来,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引发的问题越来越多,政府不得不考虑新的发展模式。

null

艺术品本身的保值作用,也是艺术品收藏能被众多企业接受的原因,尤其在通货膨胀较为严重的地区,收藏艺术品比将资金存于银行更为保险。其次,从国内成功的企业收藏案例来看,他们不是为了盈利而收藏,而是为了对企业品牌进行宣传,提升自己的文化形象。

当然,企业与艺术的对接也并非都是一帆风顺。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很多企业的决策人无法克服短期盈利的思维模式,尤其在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中,人们普遍刚刚富裕,对于文化艺术重要性的认识还非常不足。不过,在经历了最初的粗放增长,当经济走向更为集约的发展后,消费者对于产品的文化要求将越来越高,而企业对艺术重要性的认识也会越来越好。

看完此文,是否让你对企业收藏艺术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呢?如果有任何观点,欢迎留言和艺博君一起学习探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