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这一天,物品就不叫文物了

我们耳熟能详的“文物”二字,最简单的理解古代人的用过的东西到了现在就叫做文物,而且越是达官贵人用过的东西在当今也越是贵重,同时越稀少越贵重。但是,中国一直以来都是泱泱大国,古人也是人山人海不计其数,那么文物一词到底是怎么来的呢?文物到什么时候开始,就没有了呢?

“文物”一词的起源和发展

null

“《左传》校本”

在中国“,文物”二字联系在一起使用,始见于春秋时期的《左传》。《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 意思是:为德,就要节俭有度,增减也有一定的数量,用文饰、物品来记录它,用声音、明亮来发扬它,以此向百官展示。所以当时的文物指一些有记录和警示意义的日用品。 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文物是当下使用的物品。

"文物"一词的发展

null

"礼乐典章"----编钟

继《左传》之后,《后汉书·南匈奴传》再次记载和文物相关的文献:“制衣裳,备文物。”以上所说的“文、物”原是指当时的礼乐典章制度 。这在《左传》时期的文物范围已经有了更广泛的拓展。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的生活也在有节奏的提高,到了汉朝,礼乐典章相较春秋时期有了更完善的发展,同时也有了更新的高度。

null

“唐景云钟”

唐代,骆宾王诗:“文物俄迁谢,英灵有盛衰”,杜牧诗:“六朝文物草连天,天淡云闲今古同”。这里所指的“文物”,其涵义已接近于现代所指文物的涵义,所指已是前代遗物了,涉及范围广泛全面。 而同时期,大家对文物已经有了保护保存的概念。例如上图“唐景云钟”,为唐长安城内的景龙观钟楼所用,铸造于于唐睿宗景云二年,材质为铜锡合金,被评为国家级文物。此钟的表面,有一段292字的铭文,为由唐睿宗李旦亲自撰文并书写,因唐睿宗传世的字迹很好,故改铭文显得更为贵重。每年除夕之夜,我们所听到的辞旧迎新的“新年钟声”,就是对唐景云钟的录音。 

null

“金石图样”

北宋中叶(11世纪),以青铜器、石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金石学兴起,以后又逐渐扩大到研究其他各种古代器物,把这些器物统称之为“古器物”或“古物”。 金石学是一门以古代青铜器的形制、铭文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既是考古学的前身,又是历史文献学、文字学、书法学的拓展,金石学在中国学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自清代以来,人们对于金石学历史的研究日渐兴盛,但仍不及北宋开封,直至清朝中后期金石学开始没落。  

null

“ 象牙面龟甲纹的琵琶 ”

在明代和清初比较普遍使用的名称是“古董”或“骨董”。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这把明代的象牙面龟甲纹的琵琶,其中的装饰风格就是在几何中添入不同的图案最后构成一个整体。这把琵琶的龟甲里细看简直就是个同时代的画目大全,可以看到四季花卉的牡丹,梅花,荷花、兰花等,还有喜鹊登梅,鱼戏莲,童子,蝶恋花,落花流水,云鹤,杂宝,八仙,槎浮之舟等。明朝开始的各类物品都趋向于精致的方向发展,比盛唐时期更注重于人文艺术的提升。

null

“清代翠玉白菜”

到清乾隆年间 (18世纪)又开始使用“古玩”一词。这些不同的名称,涵义基相同。 此件翠玉白菜原是永和宫的陈设器,永和宫为清末瑾妃所居之宫殿,据说翠玉白菜即为其随嫁的嫁妆。白菜寓意清白;象征新嫁娘的纯洁,昆虫则象征多产;祈愿新妇能子孙众多。自然色泽、人为形制、象征意念,三者搭配和谐,遂成就出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

1930年 (民国十九年) 国民政府颁布的《古物保存法》明确规定:“本法所称古物是指与考古学历史学古生物学及其他与文化有关之一切古物而言。”说明其概念已远远超出过去所称“古物”、“古董”的范围。

文物研究所和文物学科相继成立

null

“乐山大佛”

1935年北平市政府编辑出版了《旧都文物略》,同年成立了专门负责研究、 修整古代建筑的 “北平文物整理委员会”。这里“文物”的概念已包括了不可移动的文物。 上图乐山大佛则为典型的不可移动文物,国家A级文物遗产。

而如今文物学已经成立了专业的学科,文物一词的范围也已经非常广泛。文物学中,文物的概念是指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 文物是指具体的物质遗存,它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必须是由人类创造的,或者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第二,必须是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不可能再重新创造的。不过目前,各个国家对文物的称谓并不一致,其所指涵义和范围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国际上迄今尚未形成一个对文物共同确认的统一定义 。 如今文物的定义所指的文物,确实种类繁多数量庞大,但无论有多少被称作文物的东西,他们都是唯一的,其文化历史价值都是不可再生的。

文物时间段划分

但是历史是不停发展的,根据历史发展我们将所有文物用时间可以划分为三种,即史前文物,历史时期文物,同时历史时期也分为古代文物和近现代文物。

null

这个文物划分表是根据历史学时期的划分来区分的。

史前时期(约200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200万年前最早的人类出现,当时的人类叫做猿人;而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人类开始走上了奴隶制社会。历史学所指的中国史前社会是有了文献记载之前的历史时期,即西周有了共和纪年之前的阶段。包含了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以及夏商周所属的青铜器时代。人群则为远古人类,母系氏族时代人类,和父系氏族时代人类。

null

“猿人”北京人,直立猿人

古代时期(公元前21世纪------1911年),公元前21世纪起人类进入社会文明的时候开始,截至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这段时间都被称之为古代时期。

近代时期(1840年-----1949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现代时期(1949年-------至今)。截至1949年10月1日,这些具有文化、历史、科学的物品大都不叫做文物了,当然一些特殊时期的特殊物品依然被当作文物级别来保护和保存,个别部分物品也可以用文物称呼,但是少之又少。

文物的区域划分

区域分类法,是以文物所在地点为标准,对文物进行分类的方法。文物有产生它的地点,或有出土地点,或有收藏地点,或有埋藏与建立的地点,总的来说,都有它的所在位置。离开了具体的地点,文物是无法存在的。 一般来说,有以行政区划为范围的区域,即国家权力机关或政权机关批准的行政区域,它有严格的区划界线。还有以地理自然位置为范围的区域,即地理(自然)区域,这个区域没有严格界线。它的界线是模糊的。 

null

文物的存在形态划分

历史上遗留至今的文物,都以一定的形态存在于某个地方,这一点与文物都存在于一定的地区有相似之处。这里所谓的存在形态,是指文物的体量的动与静,直观的存在与隐蔽的存在,存在于收藏处所与存存散于社会等。根据存在形态分类法的上述含义,在对文物进行归类时,具体划分方法为依文物体量的动与静分类。据此我们可以把文物划分为不可移动文和可移动文物。  

null

文物的地质划分

质地分类法,是以制作文物的材料为标准,对文物进行分类的方法。文物是由一定的物质材料制作而成的文化遗物。由于所用物质材料的多样性,根据不同质地材料进行文物归类,是质地分类法的出发点。 

null

文物的功用划分

功用分类法,是以文物的功用为标准,对文物进行归类的方法。文物作为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历史遗存,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制作的, 文物的功用与其形制是分不开的。 

null

文物的属性划分

属性分类法,是以文物的社会属性,以及科学文化属性为标准,对文物进行分类的方法。也可以说,它是以文物的性质为标准的分类方法。文物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遗存,人们的任何活动,都不是孤立的、无意识的或无目的的。 

null

文物的价值划分

价值分类法,是以文物的价值为标准,对文物进行分类的方法。文物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没有价值的历史遗迹和遗物不是文物。按照文物价值分类,主要是根据文物价值的高低来区分。至于价值高低的确认,需经鉴定。 其一、对文物史迹,即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古遗址、古墓葬、纪念遗址或建筑等,依据其价值的高低,分为三级,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市、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二、对文物藏品,如陶瓷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器、书画等等,依其价值高低,也分为三级,即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  

null

文物来源划分

来源分类法, 是以文物藏品的来源为标准,对文物进行分类的方法。此法仅适用于博物馆、纪念馆或文物保管机构等文物收藏单位文物藏品的分类。 

null

所以,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文物的种类和数量也不是小数目,国家成立各类保护机构研究机构,成立专门学科,培养专业人才,来保护和文物和发扬其赋予的历史科学价值。文物的定义广泛时间跨度久远,涉及学科也非常庞杂,但是他们都是具有历史、文化、科学的物品,且都不具有再生可能。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地域辽阔,各文物都具有珍贵的历史意义和价值,需要我们的保护和开发。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