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顺道:布朗山寨幸福起航

点击标题下「民族时报」可快速关注 冬日的暖阳软软地洒向大地 群山环抱的大山深处 施甸县木老元布朗族彝

冬日的暖阳软软地洒向大地

群山环抱的大山深处

施甸县木老元布朗族彝族乡哈寨村二组

杨顺道热情地招呼记者一行坐下

阳光下

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格外明亮

“我们布朗山寨变化太大了!”谈及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变化,这是杨顺道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儿时记忆:赶个集要走三小时

杨顺道,1978年出生在施甸县木老元布朗族彝族乡哈寨村二组的一个布朗族家庭。

哈寨村坐落于施甸县东部大山深处,布朗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61.11%。从施甸县城驱车一个小时,一个独具布朗族风格和神秘色彩的寨门就显现在眼前,干净整洁的水泥路延伸到每一户布朗人家门口,道路一侧的墙壁上,一幅幅布朗族民族风格的绘画,展示着哈寨村的布朗族生活习俗和美丽传说。

走进杨顺道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种有花草果树的小花园,花园里还安装了太阳能灯。“来来来,进屋喝茶。”杨顺道将记者一行引进他家的茶室,一边用茶具泡茶,一边回忆起改革开放40年来他家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杨顺道的母亲育有三子四女,而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我小时候家里特别穷,一家十几口人就挤在一间茅草屋里,几兄妹的衣服,缝缝补补轮着穿,一年到头也换不上一件新衣服。”在杨顺道记忆里,那时候吃的都是大麦和玉米。

那时候路不通,乡里没有集市,农产品交易和购买生活必需品要到施甸县城。杨顺道回忆说,家里种的蔬菜要拿到施甸县城卖,男人从家里挑着一担菜要走三个小时的路程,才能到达施甸集市上进行交易,而一担菜也只能卖十元钱,女人背一篮也就五元钱,卖的钱用来购买生活必需品。“那时候的路都是泥巴路,一到雨季就泥泞不堪,十分难走。”

结婚那年:办婚事欠了上千元债

1998年,杨顺道和同村的布朗族姑娘阿建香按照当地风俗结为夫妻。那时候操办一场婚事要花两千多元钱,而家里的主要经济收入就靠父亲养几只羊和他在村寨周边打零工。父亲养羊,一年能卖四五只,打工一天也就七八块,几年下来积攒了一千多元。“婚事过后,我家欠下了一千多元钱的外债。”杨顺道说。

结婚后,他们一直跟父母住在茅草屋里,直到2002年,在夫妻俩的共同努力下,搬入了用空心砖搭建的石棉瓦房。“那个房子有六十多平方米,家具只有一张木床,一张桌子和几个木凳。”杨顺道说,婚后他和妻子常年在一个矿山打工,靠着几年的积蓄,2005年,他家花两万元建起了新房。这时候,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到了这个布朗山寨,哈寨村的茅草屋已经很少见,布朗族群众盖起了石棉瓦房,一半人家已经建盖了瓦房。

去年,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下,杨顺道将石棉瓦房改建成了水泥房,“虽然欠下了五万元贷款,但计划两年就能还清。”杨顺道说。

观念转变:重视教育供儿女上学

改革开放40年来,布朗族群众的思想也发生了转变,家门口办起了幼儿园,村里有了大学生。

杨顺道记忆里,他上学那个年代,学校只有一间房子,两名老师,土坯墙的教室里一块黑板,就连课桌和凳子都是用木板钉起来的。“我们这里海拔高,气候冷,冬天去上学每人要带一个火笼。”杨顺道说。

由于读的书少,识字不多,外出打工的杨顺道处处碰壁。“摆脱贫困就得先让子女上学,不能再让贫困代际传递。”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的杨顺道说。

如今杨顺道的大女儿五年前考上了昆明的一所五年制大专,今年6月份即将走上工作岗位,而小儿子今年3月份也将拿到职业资格证书,将到上海就业。

“我估算了一下,这些年花在两个娃娃上学的费用就达10万余元。这就是国家的政策好,改革开放带来的啊!”杨顺道说。

改革开放40年来,哈寨村教育观念从“叫我去上学”转变为“我要去上学”,现在中小学入学率达100%,布朗族群众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

展望未来:生活会越来越好

“我家的重楼今年就有收入。”杨顺道向记者细数着今年的家庭收入,今年他还承包了一个鱼塘,搞起了养殖,向垂钓爱好者提供休闲娱乐。而为了将布朗族的民族文化传承下去,早在2014年杨顺道带头成立了布朗族民族民俗文艺演出队,走出大山,到施甸县城和周边县市进行演出。

“每年约有十五六场的演出,不仅给村民增加了收入,还将我们的民族文化展示给大家,让更多的人了解布朗族。”杨顺道说。

“好日子还在后头呢!等两个孩子就业了,我们家的生活将会越来越好。”杨顺道说。

近年来,哈寨村在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从民居民房修缮和保护、民族文化活动广场建设、民族文化传承人的培训和引导、民族民俗文艺演出队筹建等入手,着力打造布朗族民俗文化名片。同时,依托四大山高山草甸和布朗族民俗文化,吃烤全羊、唱原山歌、跳布朗舞、赞新时代,哈寨村打造了“吃、住、游”为一体的乡村旅游。

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哈寨村已列为全国第二批少数民族特色旅游村寨,两次被评为“省级文明村”。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杨艳鹏

来源:民族时报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