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信净土

正信净土 这篇文章是《新译阿弥陀经》书中的《附录》中的内容,该书是出版社的最后校样。 弥陀净土,难信

正信净土

这篇文章是《新译阿弥陀经》书中的《附录》中的内容,该书是出版社的最后校样。

弥陀净土,难信之法。何以难信?原因有四:

一、信他是佛易,信己是佛难。教下有云,众生本来是佛。还信得及否?凡夫不信自己是佛,只信他方有弥陀。

若欲成佛,当信佛言,自心是佛。种种修行,只为悟心。自心是佛,还信否?若也不信,则不名信佛。若也不信,则不得见佛。延寿大师云:“若未识者,以信为先。信者,信何物?信心是佛。无始无明,轮回生死,四生六道,受种种形,只为不敢认自心是佛。若能识自心,心外更无别佛,佛外无别心,乃至举动施为,更是阿谁?除此心外,更无别心。若言别更有者,汝即是演若达多,将头觅头,亦复如是。”[1]黄檗大师云:“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此心无始已来,不曾生,不曾灭,不青不黄,无形无相,不属有无,不计新旧,非长非短,非大非小,超过一切限量名言踪迹对待,当体便是,动念即乖,犹如虚空,无有边际,不可测度。唯此一心即是佛,佛与众生更无别异。但是众生,着相外求,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不能得。”[2]莲池大师云:“直下顿了,此心本来是佛,无一法可得,此是无上道,此是真如佛。学道人只怕一念有,与道隔矣。”[3]

昧却自心,则十方世界,尽是秽土。悟了自心,则十方世界,无非净土。可惜众生,不悟自心,向外觅佛。如此外求,去道远矣。

二、信佛在远易,信佛在近难。教下有云,化城在远,宝所在近。还信得及否?若也信不及,则不名信佛。往生净土,即生于自心。心何远乎哉?只在当下照彻十方。莲池大师云:往生净土“生于自心。故不往而往,名为往生。”[4]古德云:“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5]古德所言,信得及否?幻相来迎,随他去否?《圆觉经》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于此当下,若能认出这个“朗照十方的妙明真心”,即是心不颠倒,即得往生净土。

三、信死后往生易,信当下往生难。经云,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临命终时,弥陀现前,心不颠倒,即得往生。“临命终时”,是指根尘脱落时,是指轮回终止时,而非气断命绝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这是指当下往生。可惜迷人,将此一事,推至百年,以为临死之时,他来接引,生到西方。带着这样的“死后投胎”见解,盼着百年之后,他来迎请。带着这样的见解而念佛,无异等死。这里一错,全盘皆输。

四、信弥陀接引易,信自性接引难。《观无量寿佛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6]蕅益大师云:“此之法门,全在了他即自。”[7]他不是别人,他原来是我。这个我,不是自他差别的我,而是自他不二的我。佛祖所言“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自性弥陀,唯心净土”,还信得及否?若也不信,则不名信佛。“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这“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究竟是谁?此乃自他不二的自性,此乃体相一如的自性。除此之外,更无有他。若更有他,且随他去,这是轮回,不是往生。

若欲正信净土,当明净土含义。净者,清净也,一尘不染也。土者,心地也,自性净土也。自性净土,本来清净无染。自性净土,本来光明无量。自性净土,本来寿命无量。自性净土,本来照彻十方。迷自性,则当下即是娑婆。悟本来,则当下即是西方。故《维摩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8]

心即是土,土即是心,心外无土,土外无心。心清净故,则一切处清净,一切时清净。若心不净,则金银围绕,也是尘埃,名扬天下,亦同绳索。所谓净土,即净心也。心净了么?全体放下,一丝不挂,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究竟解脱。故修行当从自净其意下手,故曰“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若是离了自净其意而别求净土,则非佛教。

莲池大师有问答云:

“问曰:净土摄机诚乎其广矣,愚不敢复议矣。然亦尝闻有惟心净土、本性弥陀之说。愚窃喜之,及观净土经论,所谓净土者,十万亿土外之极乐也。所谓弥陀者,极乐国中之教主也。是则彼我条然,远在惟心本性之外矣。果何谓耶?

答曰:汝言局矣,不识汝心之广大而明妙者矣。《楞严》云:‘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又云:‘诸法所生,惟心所现。’安有佛土而不在吾心者哉?当知净土惟心,心外无土,如大海之现群沤,无一沤能外海也。惟心净土,土外无心,犹众尘之依大地,无一尘不名地也。又当知,先圣有云:‘惟此一心,具四种土。一曰凡圣同居。二曰方便有余。三曰实报无障碍。四曰常寂光也。’”[9]

莲池大师又云:“十方微尘国土者,惟吾心中之土也。三世恒沙诸佛者,惟吾心中之佛也。知此则知,无一土不依吾心而建立,无一佛不由吾性而发现。然则十万亿外之极乐,独非惟心之净土乎?极乐国中之教主,独非本性之弥陀乎?”[10]

明心见性,回归净土,这是一切法门的共同指归,这是一切菩萨的究竟果地。不悟自性,不归净土,则总在娑婆,不出轮回。悟了自性,净了自心,则直下往生极乐国土。往生极乐,实无所去,乃回归自性而已。天如大师云:“万国在我心中,甚近。何远之有?命终生我心中,甚易。何难之有?”[11]

凡是自净其心的法门,皆是净土法门。凡是自净其心的众生,皆是发愿成佛的菩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或禅或密,或净或律,乃至百千法门,皆是心地法门,皆是净土法门。

诸佛法门,实无高下,皆当机之教,权宜之法。迷人昧心,偏执一门,以为最胜,其他法门,皆不能及。如此偏执,妄分高下,已属不净。既属不净,则不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

极乐净土,万法所归。持名,参禅,修密,持戒,一切法门,皆归净土。故不可单立一法为净土,其余则非净土也。

净者,究竟之清净也,本来之清净也。土者,地也,自心地也。极乐净土,乃普照十方、竖穷三际之妙体,乃遍含万相、一尘不染之法身。回归了这自性妙体,回归了这自性法身,便是往生了净土,便是与诸上善人同聚一会。今偏执一法为胜,他法为劣,则成法有高下之邪见。执胜执劣,执高执下,已落妄想,已非净土。故知法无高下,唯在人用。心正,则法法皆正。心邪,则法法皆邪。故经云:“实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欲修净土,当须正信。若不正信,胡乱修行,则不得往生。

问:如何是正信?

答曰:第一,西方表放下,放下即西方。一天之中,日落为西。日落之时,应当休息。日已西落,忙个什么?一生之中,暮年为西。人到暮年,应当卸妆。卸去伪装,我究竟是谁?一事之中,事生为东,事过为西。事已过去,应当放下。放下之后,这是什么?西方表放下,放下即西方。迷人不知,却把太阳落的地方当作西方,往生西方则成了从这里搬迁到太阳落的那个地方,从地球搬迁到金沙铺地的那个地方。如此妄想,不是正信。如此妄行,不是正行。邪信邪行,则不得往生。

第二,彼佛表自性,自性即彼佛。彼佛光明无量,寿命无量,接引十方众生。或问曰:彼佛在哪里?答曰:彼佛在彼岸。或问曰:彼岸在哪里?答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或问曰:如何是回头?如何是彼岸?答曰:这个是桃花,那个是梨花,住着差别境,苦海无有边。见花的是谁?闻香的是谁?回头自己见,见了即彼岸。迷人不知,将彼佛作他,将凡夫作己。结果,以我求他,人我二见,即成魔障。

第三,佛土即心土,心土即佛土。土者,地也。地者,心地也。修行用功,当从自家心地用功,所谓自净其意,所谓心净土净。自净其意,心净土净,即是从自家心地上用功。不从自家心地上用功而能成佛者,无始以来,无有其事,乃至尽未来际,亦无有其事。法藏比丘自净其意,方得成佛。悉达多太子自净其意,方得成佛。未来菩萨,亦是自净其意,方得成佛。迷人不知,以为自己的心清净了,西方的佛土也就清净了。岂有此理?“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这明明告诉我们,心即是土,土即是心,心土二名,原是一实。若是二事,岂能心净则佛土净?

第四,念佛即回归,回归即念佛。念者,思念也,回归也,回向也,自净其意之修行也。佛者,本来也,自性也,自心也,三世如来之法身也。念佛是返本还源之行,念佛是回归自性之行。持名念佛,就是借助一句佛号,隔断一切颠倒妄想,证悟自家本来面目。迷人不知,以为这个“念”,就是念叨,就是呼喊。以为这个“佛”,就是那个他,就是那个佛。结果,用一句佛号,向外喊他,功夫深了,幻佛现前。迷人不知,把幻当真,落入幻境,以为灵验。若是幻佛不现,他便心生惭愧,责怪自己业障深重。如此邪见邪行,不但不能往生,反而造成精神错乱。

问:如何是胡乱修行?

答曰:依照文字,妄想佛义。依照妄想,错误修行。如此修行,即是胡乱修行。《开经偈》云:“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凡夫依照文字所想象的那个义,皆非“如来真实义”,而是凡夫妄想的义。诸佛说法,善用比喻。可惜迷人,将比喻当作实际。譬如,经云西方净土,迷人便将西方净土定位在太阳落的那个方向。经云金沙铺地,迷人便将金沙铺地当作金子做成的世界。经云持花供养十方诸佛,迷人便想象出一个飞行十方,于恒沙诸佛面前逐个送花。如此依文解义,不是“如来真实义”,而是迷人的依文解义,而是迷人的颠倒妄想。依此妄想而修,不得成就。何以故?这不是依教奉行,而是依妄想而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