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赞”的两条路,一条通向硅谷,一条通向义和团

老年间有个说法,叫躲年关。

是指旧社会腊月二十三穷人要出去躲债,因为在这一天前后帐主都要到家里讨要欠下的帐。要账的一般是有头有脸的地主乡绅,或是买卖铺户的掌柜的,想不给钱是不行的。

当然,要是有能耐的躲过去了愣是不给钱,还能冲人显摆显摆,“你瞧我的,去年的帐我躲过去了!”

你看杨白劳和黄世仁,说的就是这个。

在旧社会,没钱的人才需要过年关。

现在,互联网行业也需要过年关了。

01互联网神话破灭

现在聚在一起吃饭,提到互联网行业一定要搭配“寒冬”,要是不说出几个公司的“人员结构优化”方案,你都不好意思说是这行里的人。

先是有赞在企业年会上宣布执行“996”工作制;再有便利蜂要求员工参加高数考试,考试不及格直接开除;就连不发年终奖也能洋洋洒洒写几千字的理由,美其名曰“发年终奖是懒政思维”。

互联网在发展的20年里,好像是第一次这样大规模的进行“破除迷信”。

资本不再迷信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就业趋势不再迷信这个行业。面对普遍存在的增长压力,创业者也不再迷信产品上线后就能立马赚钱。

粗俗的讲,互联网是个不装13就会死的行业。平日里在资本和行业增长的双双加持下,互联网企业的问题并不明显。

等风口过去,资本退潮,我们发现不仅有人在光屁股裸泳,而且还以此为荣。

02“有赞”做事,不赞

有赞作为微信生态第一股,在公开宣布执行996工作制后,一石激起千层浪。随后有赞的CEO白鸽在社交媒体发文回应称,“几年后回头看,这次绝对是好事”。

996工作制并不新鲜,我国三大互联网巨头BAT都曾实行过这样的工作制度,通信行业大佬华为便是以加班闻名内外。而互联网从业者在找工作的时候,新公司加不加班,怎么加班,加多少班,成为衡量新工作的重要标准之一。

有赞事件爆发之后,网友热议的方向也从“加班原罪论”开始转向“阶级斗争”。有个暴躁老哥说“996的工作是人做的?完全没生活好吗!”

谁知一票设计院、科研所、银行、外贸的从业人员,甚至各类项目施工,纷纷表示更高强度的工作安排都经历过,“996怎么不能做?但人各有志不可强求,强制实行996就有点过分了,这就是变相裁员。”

03加班,是原罪?

996工作制并非“罪无可赦”,很多大厂都在这么做,关键是要搞清楚为什么实行996工作制。

是为了增加业绩?还是为了缓解老板的中年危机?

996是指每天早9点晚9点,中间午休1小时,每周6天周而复始。它是一种工作制度,不是效率产出的标准。

如果你是做脑力劳动的,996并不能保证你可以产出更多的优质方案。但是你是做体力劳动的,延长工作时间就意味着产量增加。

正因为这一点,互联网行业作为脑力劳动者高度集中的行业,如此排斥996的工作制度很大程度是因为工作性质决定的。

提高工作效率和增加工时,这是两回事。

还记得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吗?

这一刻,互联网行业的“摩登时代”已经开始。

04华为是个坏榜样

有赞的CEO白鸽在年会上还以华为总裁任正非举例,戏称工作和家庭调节不好可以离婚嘛。

不得不承认,华为的加班是出了名的。但是在“人员结构优化”这一问题上,任正非是怎么处理的?

任正非发了一篇内部信,说要准备过苦日子,前三十年过的太顺利,组织在恶性扩张,未来必须进行组织精简,但要注意方法;要放弃平庸员工,降低人力成本,但要避免裁员过度。

反观有赞是怎么说的?

在年会上突然告诉宣布,在紧急项目上要实行996工作制,你是个成熟的员工,要学会协调工作和家庭,选择了有赞就要认可有赞的企业文化,不要有其他思想负担好好工作。

虽然说谁家灶头无烟火,可又有哪个公司总加班。罗振宇还曾宣扬过7*24小时工作制,在任正非发内部信后,不止一家企业老总随声附和,但是像有赞这样公开撕掉遮羞布的还是第一个。

没有任正非的力度,却要学华为的制度。

这就是有赞正在做的事。

05企业文化,已经被玩烂了

在社交媒体上有赞CEO的白鸽称,之所以在公司年会上宣布此事,是想借此宣传“有赞文化”。

根据公布的年会演讲稿中,我们也能看到大段的篇幅阐述“有赞文化”和员工价值观匹配度的问题。并且还特别强调,有赞的HR在面试时一定要讲明在有赞工作压力很大,并且放大缺点。

当谈到企业文化,很多人都对此深恶痛绝,而“企业文化”大致也就那么几类。

一种是宣扬“家庭观念”的,让员工把公司当家,把领导当做家长,把同事当做家人。

一种是宣扬“情感基础”的,公司活动一定要煽情,唱歌喊口号要声泪俱下,让员工懂得感恩。

一种是宣扬“个人崇拜”的,宣传创始人成立了这家公司有多不容易,创始人有多么厉害,让员工仔细品读“为什么你不是老板”。

一种是宣扬“狼性文化”的,公司团队要有狼性,要进取懂拼搏,要学会自我学习,要努力实现自我价值。面包可以有,但你得先努力奋斗。

有赞文化,我们就可以把它归类为第四种。

06义和团和企业家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清末义和团的“企业文化”。

俗话有云“武功再高,也怕菜刀”,义和团煽动老百姓造反,真刀真枪玩命有几个人敢?可人家有办法,宣传义和团有神功,可以刀枪不入。而且神功不用练,喝“符水”就管用,而且还有大师兄在你背后画符,画上你就刀枪不入了。

一排人站好了喝符水,高喊刀枪不入,手拉手朝着洋人的枪口走。人家那边一放枪,啪叽一声,大师兄先倒下了。

刀枪不入为什么不管用,那是你自己心不诚,不是神功的问题。

义和团的这一套逻辑,现在被企业老板视为金科玉律。

那能不出问题吗?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