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单身狗的在线骚操作:财产美人和名利,拿走拿走别客气

大家好,我是凹叔,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屌丝放弃迎娶白富美,不肯出任CEO,最后还是走上了人生巅峰的故事。

在我看来,人生巅峰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大家觉得你到达了巅峰,另一种是自己感觉到达了巅峰。

第一种巅峰免不了有被世俗绑架的成分,我们也见得太多,所以我们今天要讲的这本《刀锋》写的就是属于后者的人生巅峰。

《刀锋》

[英]毛姆 著

林步升 译

磨铁图书出品

看到《刀锋》这个书名,你脑子里出现的是什么画面?反正我第一次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的是这样的场景:

兄弟们,上刺刀!冲!

但是一看作者——毛姆,我就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因为这个毒舌大叔虽然写过剧本,但是肯定没写过抗日剧。

翻开这本书的扉页,我恍然大悟,这个书名来自一句印度教圣典《迦托·奥义书》的箴言:剃刀边缘无比锋利,欲通过者无不艰辛;是故智者常言,救赎之道难行。

故事开始于一战后的美国,芝加哥城,白富美伊莎贝尔与刚刚从战场回来的发小拉里订婚了。

他们俩对好了生辰八字,准备好了结婚的房子,挑好了婚纱礼服,只等拉里扑通往地上一跪说一句:“OH my love,咱们结婚吧。”

拉里就可以房子、车子、妻子,通通打包带走。

贴心的伊莎贝尔甚至还帮拉里找好了一份,工资高待遇好,五险一金齐全,还有双休的证券经纪人的工作。

只要拉里点头,证券公司的老总和少东家格雷就会随时给他腾出办公桌,欢迎他的加入。

讲真的,如果现在有一个不要彩礼,家里有房,还给我找好工作的女孩站在我面前,凹叔我很有可能从此放弃不羁与自由,而选择与她一起携手走进爱情的坟墓——婚姻。

然而,我们意志如钢铁一般的男主角拉里却迟迟不肯点这个头。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怀疑——拉里落枕了。

一开始伊莎贝尔觉得拉里是因为在战争中受到的心灵创伤太严重,需要冷静一段时间。可是,没想到拉里这一冷静,就是一年多,甚至直言:“工作?这辈子都不可能去工作的啦,我又不喜欢挣钱,又不擅长忽悠人,就只能靠看看书,每天闲逛来维持生活这样子。”

就在伊莎贝尔步步紧逼的时候,拉里摊牌了:“我喜欢的是旅行,我要去浪漫的土耳其,还有东京和巴黎,我要在巴黎努力学习,请你不要阻挡我追寻人生真谛。”

这一段Freestyle把女神秀得一愣一愣的,女神最终被拉里熟练的节奏和骚气的韵脚折服说:“行,那你两年后回来,找份正经工作,然后娶我。”

这么好的姑娘,打着奥迪的远光灯也找不着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想撩妹,Freestyle必须会。

就这样,拉里孤身一人去了巴黎看铁塔。

没有人理解拉里,因为没有人知道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经历了什么。

一战中,拉里作为美国青年飞行员参战。在军队中他结识了一个好基友,两个人关系很好,连出任务开飞机都要一上一下。结果在战争中,好基友为保护拉里而中弹牺牲。

他亲眼目睹刚刚还活蹦乱跳的人变成一具冰冷的尸体,他见识到了死亡的丑恶。他开始思考:“人生是为了什么?”

人一旦开始思考哲学问题,这辈子基本上也就和正常生活说拜拜了。

两年后,伊莎贝尔去巴黎找拉里。

拉里说:“我还没浪够。”

伊莎贝尔说:“那我们到此结束吧。”

其实,他们俩解除婚约的结果就像平行线永远不会相交那样显而易见。

因为伊莎贝尔追求的是奢华富足的上流生活,而拉里要追求的是人生意义。除了他们是青梅竹马这一点之外,他们没有任何在一起的理由。

于是,两个人解除了婚约,

回到美国后,伊莎贝尔嫁给了证券公司的少东家格雷。

拉里则继续在巴黎看书,四处游荡。

他阅读了大量的心理学著作和哲学著作,最后发现,看完脑子更乱了。因为关于人生的问题,大师们也整不明白。

但是我们的拉里是谁?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啊,他很快反应过来:一个问题,如果动脑解决不了,那就只能动手了。

拉里毕竟是开过真飞机打过真炮的真男人,动手也只干下手最黑的活儿。

他选择去一个法国北部的煤矿场。

他想通过艰苦的体力劳动来掏空自己,但是他万万没想到,在煤矿场这种地方也有大谈“神秘主义”的工友。

他没有掏空自己的身体,反而充实了自己的脑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梦想,在哪儿都能遇到人生导师。

而另一边的伊莎贝尔在嫁给格雷后也如愿过上了富太太的生活。

她有一个能干体贴的丈夫,生了两个可爱聪明的女儿,她拥有数不尽的华美礼服,她有戴不完的精美饰品,她有值得炫耀的房子和汽车,她出入各种有排面的大宴会。

当然,这些都是在1929年之前。

因为,1929年的股票崩盘,比以往时候来得更猝不及防一些。

格雷家的证券公司在这次经济危机中破产,格雷在巨大的打击下得了偏头痛。无奈之下,伊莎贝尔一家人只能投奔远在巴黎的舅舅。

在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发生后,有钱的人破产了还有富裕的亲戚可以投奔,而千千万万的普通民众,可能正在担忧下个月该去哪个天桥底下流浪。

好了,安顿好了伊莎贝尔一家,我们再来看看比凹叔还要浪的拉里浪到了哪里。

在欧洲转悠了一圈后,拉里觉得浮华的西方世界无法给他关于人生的答案,他决定去印度,借助神秘的东方力量解答自己的人生困惑。

那个时期,东方文化的神秘面纱还没有被揭开,西方发达世界的文艺青年都去印度寻找人生真谛,就跟我们今天的文艺青年去西藏洗涤心灵是一样一样的。

拉里搭船去了印度,在一位行者的静修院里住了两年。

在那里,他每天读书、散步、搭船游湖或者冥想。这小日子过得,我一度怀疑他不是想追求什么人生真谛,他纯粹就是懒,想找个地方蹭吃蹭喝。

拉里每天冥想两三个小时,据他自己说,这比步行500英里还累。

他在印度拜访行者,大师,甚至希望通过印度教教义来理解人生。

最后他得到的答案是:“可能原本就没有答案,也可能是我不够聪明,因而找不到答案。我们在世上珍视的所有价值,也只能跟邪恶并存。”

不管这个答案我们满不满意,只要拉里自己满意就足够了。

从印度回到巴黎后拉里制定了自己的生活原则:“平淡处事,凡事随和,慈悲为怀,戒除私心,节制性欲。”

这几乎就是中国圣人的标准。

看来,一个人浪到极致就成为圣人了。

从印度回到巴黎后,拉里又遇见了伊莎贝尔一家。拉里用印度学来的催眠小技巧治好了格雷的头痛。

后来伊莎贝尔的舅舅去世,她继承了舅舅到巨额遗产。康复的格雷准备靠着这笔钱回到美国东山再起。

拉里则捐献了自己所有的钱,在一艘开往纽约的轮船上面当水手,他准备回到纽约后去一个汽修厂工作。

整个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毛姆说这是一个所有人都如愿以偿的故事,伊莎贝尔最终过上了富足的生活,格雷最后在事业上东山再起,而拉里也收获了自己的幸福之道。

最后,让我们回到开头说的两种人生巅峰——一种是符合社会普遍定义的成功,另一种是符合自我定义的成功。

大多数的我们,包括这本小说的作者毛姆,追逐的都是社会普遍定义的成功。

那么毛姆为什么要写这本小说,为什么全世界范围内那么多人都喜欢这本小说?

就是因为拉里敢于吼出那一句:“我们不一样!”

而拉里,他追求的是自我定义的成功,他不需要取悦这个社会,他只需要取悦自己。

读完这本书,很多人会羡慕拉里的洒脱,会佩服拉里的坚毅,会向往拉里的经历……

但是,大多数人不会选择去追随拉里的脚步。

这个世界永远需要拉里这样的人,我们崇拜他,我们需要他带给我们力量,我们需要他告诉这个世界其实你还可以这样活,但是大多数人不会选择成为他。

大多数的人,终其一生,都没有获得这个社会的认可。

而拉里,在生命只流逝了一半的时候,就获得了自己的认可。

他的生命是多么具有性价比啊。

到最后,尽管他身无分文,但是我们都知道,他早已经富可敌国。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