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李政涛: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需要改变的是什么?③

关注 人工智能自1956年正式提出已有六十多年。随着智能算法的精进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等概念的兴起,深

关注

人工智能自1956年正式提出已有六十多年。随着智能算法的精进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等概念的兴起,深度学习、认知计算等新技术不断涌现,人工智能已经在诸多行业的应用日益广泛。

李政涛教授在日前举行的第五届“教育阅读节”高峰论坛上发表了以《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题演讲。

李政涛认为,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拯救的是人,我们要改变“教师的专业角色”与“教师的专业能力”。李政涛在演讲中还提到了教师要有利用人工智能创新教育的本领与能力。

李政涛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华东师大教育学部副主任,“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院长。先后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如“当代中国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演变与发展趋势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项目)。著有《教育常识》《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等书。

   人工智能时代需要改变的是什么? 

 需要改变的是“教师的专业角色”

人工智能来了,第一需要改变的是“教师的专业角色”,而且必须改变的。咱们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不只是知识的垄断者。过去教师为什么受尊重?教师是知识的化身,知识就在你身上,你就是语文、就是数学……今天不一样,教师应该是什么?学习活动的设计者、介入者、引领者和指导者,更应该是教学活动的对话者,互动者与合作者。

解读一下教学和学习的区分。现在我们教育界流传很多观念和口号,过去是说以学生为中心,现在又倡导以学习为中心,这当然有它道理,但是有一个危险,把学习和教学等同,用学习来替代了教学。什么叫教学?中国的汉语也是有讲究的,为什么把“教”放在学前面?教师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人,教师要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有设计、有介入、有引领,什么叫学习?他自己看书,自己做作业,自己思考问题,那叫学习。教学是要介入他的学习,引领他的学习,首先是设计他的学的,千万不要因为倡导了学习,忽略了教学,所以中国汉语才会把“教”放在学的前面。

 需要改变的是“教师的专业能力”

过去我一提到教师,会马上就想到教师要有六课技能,备课、上课、说课、评课、观课、议课能力。六课技能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作为一个职业的从业者,凭什么安身立命?凭什么和其他职业相比?我们能否自豪地说我是老师?要用专业更好地让我们立于天地之间,这是我过去的看法。

现在,人工智能时代来了,专业能力就必须有改变了。先从互联网的挑战开始。互联网带着来了所谓的泛在教育。过去我们一提到学校,马上就想到校园、教室、教师。泛在教育可以让我们每个人无论所处什么位置、什么地点,都可以学习任何知识,网络就是校园,移动终端就是课堂。

互联网来了,它也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学习不只是在教室里发生,在寝室、宾馆、海滩乃至飞机上,我们可以要获得任何信息,只要你想获得信息。互联网它也突破了人数的限制。慕课时代你面对的就不是50人、100人了,是上万人乃至几十万人,在同一时间同一内容的在线学习。

人工智能来了以后,教师这个职业虽然不会消失,但是教师会逐渐的成为自由职业者,将来会建立起类似于滴滴平台这样的教师平台。哪个家庭、哪个学校、哪个中心需要老师,它给你私人定制。慕课是这样的,教师就在家里面对这么多人来上课,他也突破了内容的限制。现在软件、微课让教学内容变得越来越生动,越来越易学,而且有强大的联想功能,远比传统教师教的更生动,老师怎么办?但是前面我所讲的,我认为都不是最根本的,那些问题最终通过技术、通过方法、通过能力的训练都可以有所改变。

小结一下,人工智能承载教师专业能力,需要在整体上、顶层上重新思考,重新架构,还要重新设计。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最需要爱商、数商、信商的能力

|爱商

与人工智能相比,我们需要专业核心的本领立足,我认为第一个是爱商,人类有智商,有情商,教师的爱商是最核心的情商,它让教育教学远离机器,远离数据和技术的冰冷和薄情,让我们的教育充满人性的温情与温度,这是只有人作为教师才能带给孩子们的人性的温暖。它让老师的灵魂深深地扎在学生的灵魂之中,与学生一生同行。

|数商

人工智能靠大数据运作,没有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是一堆废物。到了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要对大数据保持敏感。要想,数据能够在日常教育当中干嘛?你会搜集数据吗?你会创造属于你的教学数据吗?创造出来了你能整理分析它吗?以及你怎么转化数据为适合你学生的教学方法?这是新的本领,新的能力。

|信商

我们每天会遭遇到迎面扑来的海量信息,这么多信息,要善于辨析信息,选择信息,转化信息,整合信息、利用信息、生成信息、转化信息,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能力。

教师面对各种信息需要有三重境界,第一层,掌控信息,把自己变成信息的主人,而不是信息的奴隶,克服信息时代、人工智能时代的局限。我经常提醒自己,不要养成对手机的依赖,很多人经常感觉几分钟不看手机,心里空落落大,殊不知你已在不知不觉中被它控制了。庄子说什么?物而不物,故能物物。

第二层境界,创造信息,掌控别人提供的信息,创造你的信息,用你的信息和智能改变教育,改变教学,改变学生,教育就是改变。  

第三重境界,融通信息,把他人的信息和自我的信息整合融通。我特别在意今天这个时代人的融通力。融通的表现在知识融通,课程融通,学科融通,这是当今这个时代最强大的能力,到人工智能时代是让教师的智能与人工的智能实现交融共生,实现共生共长,这是我们的理想。

我相信人类是有智慧克服这些挑战的,我们教师是有能力最终实现我们的智能和人工的智能交融共生,共生共长的,对此,我充满信心。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