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与过春节文化史话

null

□ 柯云 湘斌

过年与过春节是人们的陈旧话题,但有渊深独特的文化内涵,不见得人们都知道,尤其是年轻人。

过年与春节溯源

春节是“历法”概念,指夏历干支纪年里的一年之始,即“年之分界",称“年节”。溯其源,“年"的最初含义反映在甲骨文里,义为“一个人背负着一捆庄稼",表示一个“收入时段”的分界开端。《尔雅·释天)曰:“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为岁名。”古时因此有“五谷熟曰年”的说法。我国自古以农立国,数千年社会发展,遂以“农历“循环划分“时段”,形成“年节”。年深曰久,以“农历”循环划分“收人”,仅局限于传统农业的狭小范畴,在更多范围,“年”的“五谷熟”本义渐渐被淡忘,而被“历法”的一般时日界线所取代。

《书·舞典)等载,上古“春节”称“元日”、“元旦”、“新年”;“过年”的时日定于“腊日”,即后来所称“腊八”。大约南北朝后移至岁末,紧连正月初一,以为“过年“节日。吴自牧(宋)《梦梁录》有类似之载,云:“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民间称春节作“年”;欢度春节,叫“过年”。可以说。“过年“即欢度“年节”。“年"这个单词,取时间概念,用于“履端”,则为年节;用于一般计时单位,则指一个整年。故此,所谓“过年”,除欢度“年节”外,也意味着“跨入了新的整年”。

合家吃团年饭,为年尾的卅除夕,但湘西(含张家界)土家人则提前一天,谓之过“赶年”。团年饭的菜谱中除了酒肉之类外强调鱼和青菜,意寓是年年有余,四季清吉。“过年时间因地有异,广大地区腊月三十(除夕),即被视为“过年“或其前奏,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为最隆重之“过大年”,正月十五称“过小年”;不少地方,腊月二十四即被视为“过小年”除夕谓正式“大年”。

拜年时间和动作

按照传统习俗,春节拜年持续时间较长:自初一开始到元宵,天天都可进行,至迟到月底也不为错。土家人还可推迟,“有心拜年,端午不迟”。初一、初二、初三拜年最“正规”,礼重;再往后,则叫“拜晚年”。当然,初一前,也有提前拜的,叫“拜早年”。

千百年来,拜年种类繁多,沿袭至近、现代,主要有以下诸类:就规模,可分单拜、团拜;就场所,可分居家拜、登门拜、阡陌拜、专堂拜;就手段,可分面晤拜、书札拜、托代拜;就亲疏,可分徒手拜、携礼拜、举宴拜、投宿拜、例拜;就主客,可分主拜、回拜、同拜。

拜年动作因人、因时、因地、因情而异,大约可分两类7种:

第一类,叩拜。即跪拜磕头。“叩拜”是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是最隆重的礼拜仪式。《周礼·春官·大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1。稽首。前额触地且停留片刻,为敬之极。另说两手拱至地,头至手,不触及地,亦须片刻停留。“稽”者,稽延也,非短暂》。2。顿首。前额短促叩地而拜,以隐约作声为最虔诚。

第二类,空首。以手为主,而“首”空以辅之。1。拜手。古时男子跪拜礼。跪后两手相拱,俯头至手与心平,而不至地。顾炎武(清)《日知录·稽首》:“古人席地而坐,引身而起,则为长跪。首至手则为拜手,手至地则为拜,首至地则为稽首,此礼之等也。”2。躬身作揖。两足成八字自然站立,两膝切忌前屈,头腰成,自然弯弓状,如月牙;两手自然下垂,于丹田处抱拳,边直身边上举,至口齐为度。3。抱拳拱手。中华民族特有传统文明礼仪。抱拳皆以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松紧适度。拱手自然于胸前微微晃动,不宜过烈、过高。4。万福。古代妇女礼仪的一种。右手覆左手,半握拳,附于右侧腰胁间,上下微晃数下;双膝微微下蹲。有时,边礼拜边口称“万福”。当代已鲜袭用。5。鞠躬。现代通用礼仪。用于拜年,多在晚辈、下级对长辈、上级,亦用作平辈间,男女皆行。

除夕守岁与诗话

除夕守岁俗名“熬年”,南北朝时期就有文字记载。“帘开风人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不催。”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除夕之夜,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共叙亲情,辞旧迎新,寄托了人们对来年年景的美好期望。

除夕守岁古人留下不少诗句,如唐太宗李世民的《守岁》:“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王湮的《除夕》:“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孟浩然的《除夜有怀》:“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苏东坡守岁一气写了三首,即《馈岁》《别岁》《守岁》,总共四十八句,其中诗云:“欲知垂岁尽,相守夜欢哗。”这些美妙的诗句无不道尽诗人怀旧迎新之感。

因此,清末诗人吴恭亨有诗曰:“岁末有诗诗难尽,怀旧迎新是本能。今年福祉顺人意,明日将是春临门。”

压岁钱的演变

“压岁钱”亦称“押岁钱”乃旧时中原地区盛行年俗。方式有二:其一,长者给小儿赠发过年祝福之钱;其二,以彩绳穿钱置床脚。两者均在除夕、新年为之,称“压(押)岁”。“岁”音谐“鬼祟”之“崇”。“压(押)岁 ”意蕴趋吉避邪。

在我国历史上, 很早就有压岁钱。最早的压岁钱也叫“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戴玩赏而专门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这种钱币形式的佩戴物品最早是在汉代出现的,有的正面铸有钱币上的文字和各种吉祥语,如“干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背面铸有各种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

到了唐代, 宫廷里春日散钱之风盛行。当时春节是“立春日”,是宫内相互朝拜的日子,民间并没有这一习俗。《资治通鉴》第二十六卷记载了杨贵妃生子,“玄宗亲往视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之事。这里说的洗儿钱除了贺喜外,更重要的意义是指长辈给新生儿的避邪去魔的护身符。宋元以后, 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称为春节。春日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清代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是这样记载压岁钱的:“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

清代时, 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民国以后,则演变为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圆,其寓意为“长命百岁”。给已经成年的晚辈压岁钱,红纸里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征着“财源茂盛”、“一本万利”。货币改为钞票后,家长们喜欢选 用号码相连的新钞票赐给孩子们,因为“联”与“连”谐音 ,预示着后代“连连发财”“连连高升”。

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它代表着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