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追求完美——带你了解大画幅界的标杆林哈夫

林哈夫 Technika一个叱掣风云73年的机器,一个纵横超过半个世纪的经典设计。在大画幅领域没有一个机型能与其匹敌。看到它我想起了Leica M, 想起了Hassblade 5系,想起了Rolleiflex TLR。 这些经久不衰的设计及造型。成为了相机业的经典。它们已不再是一台相机,而是一个神话。

null

1887年林哈夫在慕尼黑创立了自己的精密机械厂,开始致力发展性能可靠的镜间快门,并开始筹备研制新式相机。但实际上经过了将近四十年之后,才真正的制造出Technika系列相机。后来,这种折合式观景相机变成了家喻户晓的机型。 

null

null

    第一部林哈夫折合式相机于1899年制成,当时这部相机的外壳是以木板制成的。即使如此,当年人所共知的林哈夫叶片式快门却已大批量生产并装配在林哈夫相机上,及供应德国与其它国家。大约到上世纪初林哈夫才开始发展全金属制造的精密相机,一直到三十年代初当有关摇摆的技术困难解决后,这种金属制造的相机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null

民国时期的林哈夫 Technika相机海报

    1929年当华联丁。林哈夫这位创始人在慕尼黑逝世时,他所留下的是一家仅有七个技工的小工厂和他所建立的名誉。1934年尼古劳斯。卡帕夫在加入了这家公司后收购了它。他发明的相机架框摇摆功能在同年取得了德国的专利权(No.639520)。这架在1934年生产的相机是接下来60000台林哈夫相机的始祖。“技术相机(Technika)” 这个相机型号是林哈夫对于完美相机挑战的开始同时也变成了这类相机的代名词。

null

1946年林哈夫推出了4×5画幅林哈夫技术III型相机。

林哈夫 技术III型有五个时期但全称为III型。

第一时期1946投产。相机呈正方设计, 没有闪光灯热靴。

第二时期1950投产。配闪光灯热靴,相机外观呈正方园角设计。

第三时期1951投产。机身全改为弧形设计。

第四时期1953年投产。后组锁钮改到机身上方并加入了前板下滑功能。

第五时期1955年投产 更加坚固的机身设计。前板不再是平板设计而改变为四边带倾斜度的。由此类开始前板两边带对焦钮与后期的机型相似但为III型的功能。机身后背改良为国际通用后背。

null

选购型时应注意的是:最年轻的相机已年过62岁了 !

我们今天介绍的这台技术III型相机是在1950年投产的第二个版本,是林哈夫第一架内置旁轴测距金属相机。此测距装置是在III型之后才开始广泛应用的,因此我们可就其金属构造及测距仪大致分辨出之前的I型与II型。 

null

可能是因为长得与柯达新闻相机相似,今日的林哈夫技术相机有时被人误称为“新闻相机”,准确来说“新闻相机”是没有后背调整功能的相机。“技术相机”是一个更为贴切的名字。

null

非常结实的金属结构给人一种坚硬的感觉,它令人觉的它结实的像一堵墙。我可能过度的夸张了它的结实程度但后期的型号比它更坚固。开关容易及方便。这在野外使用时绝对重要。这一点是单轨相机不可比拟的。全部的III型使用同一类型的四方镜头板 (不适用于IV型之后的相机)

null

III型多包覆黑色皮革,但也有原厂深绿色皮。 

null

林哈夫由III型起推出了旁轴测距插刀。每次换镜头就要换插刀,以此联动旁轴测距对焦,但是每一把测距插刀必须与相机及镜头匹配。这就是说这只镜头只能用于原配的机身上,不可交换。有时您可以找到相近的测距插刀但不保证是百分百准确的。

null

现在的林哈夫厂已不再生产III型的插刀了,我也没有听说过任何人能生产此种插刀,所以如果您需要旁轴对焦的话III型并不是一个好选择。

null

当然使用磨沙玻璃对焦仍然使得此型号显得十分可爱。而且这样的取景范围是超过百分之百的。

null

null

前组底座“后仰”,不可“前俯”。自IV型后改为可前后俯仰。 

前组15度左右摇摆。 

null

前组20 mm 左右横移。 

三重延长拉轨式皮腔。 

null

由于推出时间较早,该机型的实际操作相比后期的完美机型“林哈夫技术70型”相机要复杂繁琐很多。(下图为林哈夫 Technika70型相机)

林哈夫 Technika70型相机后期会有详细介绍及操作演示敬请关注

不光是联动测距需要旁轴的测距插刀辅助并且测距插刀还需要与镜头相匹配(这一点在技术70型相机中被一种天才的设计所取代)

III型路轨没有无限远制停筏。可在路轨上钻上小眼使用。

null

W型把式前组拉出设计。自IV型后至今全部改为捏式卡轨设计。 

null

在使用中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该相机的快门装置,一定要在确认快门已经释放后再上快门。

null

特别是当快门处于T门的位置时,若未将快门关闭有可能直接导致镜头快门损毁。

null

林哈夫这台机器对于一部分人来说也许就是笑话,她太重了、太复杂了。而对于另外一部人来说她就是那个最接近完美,最接近终极的全能相机。而更重要的是林哈夫曾经试图去制造一台这样的相机。

null

当我拿着这台相机的时候我脑海里就闪过那几个字:不忘初心,追求完美。

null

null

感谢阅读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