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读盘锦|盘锦过年饮食习俗

朗读者:安宁

过去,盘锦地荒人稀,居住分散,人们的生活圈子并不大,亲戚朋友之间走动的也少,平时又没啥娱乐活动。加之冬季漫长而寒冷,人们都有猫冬的习惯。因此,最高兴的事儿就是过年时亲戚朋友热热闹闹地团聚了。

null

过年,就得早早准备。受自然环境的制约,盘锦的“年嚼货”主要有风干、盐藏、窖藏、冰藏、发酵等,有对本味的追求,也有顺应时令的妥协,是盘锦民间智慧的体现。食材的获取和制作,加上春节的就餐氛围和礼仪,就形成了辽河口地区自有的春节饮食文化。

风干也称晾晒,秋高气爽是晾晒的最好时节。用风和阳光带走食材的水份,保存味道。盘锦老百姓熟知的毛虾、鱼肉子都是晾晒而来的;两合水儿的鲫鱼被一卤盐儿处理,风干成锅包鱼;取自生鲜,经风干后的干蒲笋、葫芦条、萝卜条、黄花菜、杨树蘑菇、干白菜等等,都被女主人小心地收藏,留着过年;更有萝卜、白菜、土豆这些窖藏的“老三样儿”。最具特色的是,是从河里“取”年货,腊八左右,冰面冻结实了,全家老少齐上阵,破冰下网捕鱼,从那一刻起,年味也氤氲而开。

null

俗话说,“腊月水土贵三分”。腊八前后物价上涨,商家早早的储备商品,应对一年中最大的购物季节。各大乡镇集市更是人声鼎沸、摩肩接踵。民国初年到三十年代的沙岭集市,从田庄台、高升、二界沟等地贩来的商品在此汇聚,每次上市人数不少于万人;在田家镇,每逢临近年关的集市,就有北镇、锦县、营口、黑山、海城等地的大批商贩进场交易,赶集的人在五六千以上;人气旺的还有田庄台、高升、胡家集市。年关将至,沙镇大集还开设“穷棒子集”,商家销售的商品很便宜,一方面是着急回家过年,另一方面是让贫困的老百姓过得起年,这也是盘锦传统商贸活动中约定俗成的行规。

null

盘锦旧时就有腊月杀年猪的习俗,屠宰年猪的方式也很古老,主人和“捞忙的”(学过厨的熟人)用麻绳捆牢猪的四肢,抬到临时搭的锅台旁,请来村中擅长杀猪的“掌刀”进行宰杀。接下来就是灌血肠、烩酸菜、大锅炖肉。盘锦人吃杀猪菜不吃独食儿,要把本家的亲友都召唤来、把左邻右舍和村中“对路子”的老哥们儿也都请来。开席时,来赴宴的都在炕桌儿前盘膝落座,但谁坐在哪儿都是有说道的。比如,长辈儿要坐在炕头儿的位置,未出嫁的女孩不能上桌儿,要给客人斟酒点烟,盛菜端饭。吃完杀猪菜后,还会给客人们砍上一些肉带回去,剩下的再卖掉贴补家用,还有的放在当院儿的仓房或外屋地下的北门处冻起来,够吃一个正月的。

null

年三十儿那天中午,家家张灯结彩,大人小孩儿都穿戴一新,除女婿和嫁出去的女儿外,儿孙等晚辈儿都要回家过年,围坐在南北大炕上,团团圆圆地吃年宴。天将破晓还要吃饺子,饺子是元宝形,有招财进宝的美好寓意。

现如今,盘锦人生活水平提升了,过年更是求团圆、求美满、求喜庆、求吉祥。通常都是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边看春晚,边说喜气话儿、边唠提气嗑儿,边吃年夜饭。需要说明的是,菜要上双不能上单儿,剩得越多越好,但不能扔掉,有年年有余之意;谁要是不小心打碎了碗碟,要说“碎碎平安”;包饺子要放枚硬币,吃到了就会运旺一年。

朋友们,今天是大年初二,盘锦地区有“大年初二,迎姑爷”的习俗。今天你回娘家了吗?又该怎么招待姑爷呢?

null

▎文章作者:张明

现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俗学会会员,盘锦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秘书长)。2009年负责盘锦市非遗保护工作至今,致力于民俗田野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工作。

▎文章作者:佟伟

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市社科联特约研究员。出版地域文化散文集《云飞鹤翔的地方》,参与编撰《辽宁地域文化通览盘锦卷》、《盘锦地域文化简明读本》。

▎对  联:夏 华(撰)  马秉枢(书) 

马秉枢,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子曰诗社社员,市文联副主席,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市书画院院长,政协盘锦市第五、六、八届常委。作品曾获第七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奖”,2001年全国书法兰亭奖“提名奖”,首届世界华人书画展书法“铜奖”,新世纪全球华人书法大赛“铜奖”,2000年全国书家新作展“铜奖”等,多次获辽宁省书法展“一等奖”,2002年被辽宁省文联评为“辽宁文艺之星”。

▎漫  画:郝国平

郝国平,辽宁美协综合画种艺委会委员,辽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1985年开始漫画创作并发表作品,已在国内外参展发表6000余幅,获各种奖300余幅,举办个人画展6次,出版作品集6本,创作并发行明信片多套。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