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书院(上) | 书院小史

书院教育:唐诗中的书院(上) | 书院小史 岳麓书院 2018-12-24 中国书院 到唐玄宗时代,

书院教育:唐诗中的书院(上) | 书院小史

岳麓书院 2018-12-24

中国书院

到唐玄宗时代,即唐代中叶,当书院在民间出现、发展近一个世纪以后,中央官府也开始注意到这种新生的文化组织,于开元年间在长安和东都洛阳创建起丽正、集贤书院。官府京师书院的创设、职掌、运作规制及唐玄宗一代君臣在其中讲学、问政、宴饮、奏乐、赋诗的情形,以下我们将作专门的论述,此不赘言。但要指出的是,经其提倡,书院名声大振,所谓“上有所好,下必行焉”,受传统习惯的强力驱使,“书院” 这一得到官府承认的新生文化组织遂为更多的士人所接受,他们根据各自的文化素质、需要及当时当地的条件,不断赋予书院以新的文化内涵,使这一机构开始大量出现于民间。

唐代民间书院最可靠也最生动具体的记录,见于当年文人骚客的诗作之中。唐诗中涉及书院的诗作除标明为丽正、集贤书院之外,其他至少有14首,① 其中李益的《书院无历日以诗代书问路侍御六月大小》,笔者考为集贤书院诗,故民间书院藉唐诗而存留至今的尚有13所之多。解读这些充满诗情画意的书院不能不说是一种美好的享受,以下我们将和读者一起来分享这种美好,共同步入千余年前那奇妙的充满诗意的世界。

题玉真观李泌书院

韩翃

白云斜日影深松,

玉字(疑为宇)瑶坛知几重。

把酒题诗人散后,

华阳洞里有疏钟。

韩翃,字君平,“大历十才子” 之一,“为诗兴致繁富,一篇一咏朝野珍之”。天宝十三年(754年)进士,建中年间(780-783年)“以诗受知德宗,除贺部郎中,知制诰,擢中书舍人卒”。②按京兆人李泌生于722年,卒于789年,与韩翃为同时代人,诗中李泌当即其人。泌自玄宗天宝间(742-755年)至代宗即位(762年)这一阶段,曾两度隐居衡岳等地,书院很可能建于此时。除白云、斜日、松影——风景秀美幽胜,以及文人儒士把酒题诗、游宴会文其中外,诗中还有一点值得重视,那就是书院与道观的关系。瑶坛、疏钟,满是神道仙气,书院既在其中,受其影响则属当然了。

同耿拾遗春中题第四郎新修书院

卢纶

得接西园会,多因野性同。

引藤连树影,移石(一作柏)花间丛。

学就晨昏外,欢生礼乐中。

春游随墨客,夜缩伴潜公。

散帙灯惊燕,开帘月带风。

朝朝在门下,自与五侯通。

卢纶(748-约800年),“大历十才子”之一。从参加“西园会”人员的身份可推知,此诗当作于卢氏成名之后,故书院创建的时间当在大历年间(766—779年),或稍后。朝朝门下,学就晨昏,游随墨客,欢生礼乐,这些都说明书院已开展了教学活动。“得接西园会,多因野性同”,学于书院的文人,以其性情志趣相同,齐集一起,在月下灯前论诗讲文,这分明又是一种学术交流,抑或可视为后世书院会讲、讲会活动的流觞。

宴赵氏昆季书院因与会文并率尔投赠

卢纶

诗体挹余波,相欢在琢磨。

琴尊方会集,珠玉忽骈罗。

谢族风流盛,于门福庆多。

花攒其骥枥,锦绚凤凰窠。

咏雪因饶妹,书经为爱鹅。

仍闻广练被,更有远儒过。

卢纶此诗同前诗一样,当作于成名之后,故书院存在的时间当在大历年间(766—779年)或以后。诗歌所描述的是一帮文人在游宴中讲学、会文、品诗的场面,志趣相投的文朋诗友,以“琢磨” 诗体文风“相欢”,书院既充满了学术空气,又相当自由,不乏乐趣,能使“远儒”过而往之。因此我们可以说,赵氏昆季书院实为一讲学、论诗、会文之场所。

杜中丞书院新移小竹

王建

此地本无竹,远从山寺移。

经年求养法,隔日记浇时。

嫩绿卷新叶,残黄收枯枝。

色经寒不动,声与静相宜。

爱护出常数,稀稠看自如。

贫来缘(一作原)未有,客数独行迟。

王建,大历十年(775年)进士,初为渭南尉,历官秘书丞、侍御史,大和中(827—835年)出为陕州司马,从军塞上,后卜居咸阳。③可知杜中丞书院存在的时间大约在大历到大和年间(766-835年),即中晚唐时期。诗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环境建设。书院本无竹,主人从远处移来,不难看出,是爱其“色经寒不动,声与静相宜” 的性格,而经寒不动、 静处养性正乃儒家本色,是一般士大夫追求的目标。此点透视出杜中丞已经了然人性修养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二是书院与“山寺” 的交往。佛家重形胜风景是众所周知的,如果不是过从甚密,要从其地挖走新竹将不易办到。小竹“远从山寺移”,说明儒佛两家的关系较为密切,书院、山寺必然有着交相影响。

征引文献

① 一般人认为唐诗中有 11 首书院诗,此予匡正。

②《全唐诗》二四三卷。

③《全唐诗》卷二九七。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