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牙说史:武昌起义后,为什么清政府迅速土崩瓦解?

在一般人的认知中,1911年爆发的武昌起义,是大清朝灭亡的导火索。 国民党在大陆和到台湾后的正史教育

在一般人的认知中,1911年爆发的武昌起义,是大清朝灭亡的导火索。

国民党在大陆和到台湾后的正史教育,为巩固中华民国的政权合法性,也一直把武昌起义当成推翻满清的最关键革命行动。

其实,细查清政府从衰败到倒台的历史进程,武昌起义仅仅起到了临门一脚作用。清朝败亡,实际上是由多重因素长期积累而成,其中的关键,又包括三件大事。

第一个历史事件是太平天国运动。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从1851年爆发到1864年被扑灭,一共坚持了14年,势力扩展到17个省。

尽管这场运动具有传统农民革命的一切致命缺陷和浓厚的封建性,但它却在清政府的财税重地与粮仓爆发,全面冲击了清王朝的财政和经济根基,也推倒了用革命行动掀翻清政府的第一张骨牌。

更重要的是,这场革命,将支撑清政府的八旗与绿营的虚弱无能尽数暴露。

如果说鸦片战争证明了清军干不过西方的洋枪洋炮,那么太平天国则证明,即便是面对一群装备低劣的造反农民,八旗与绿营也已经不堪其用。

十四年间,堂堂大清朝廷,穷尽全国之力,也无法将天平天国的革命之火扑灭,反而丢掉了“帝国之花”增格林沁的性命。

为镇压起义,清政府只能勾结英法联军,并放手发展自清代立国以来,就被康熙等严厉压制的汉人团练武装,而后者果然也不负所望。

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汉族地主武装势力,就是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快速崛起,湘军和淮军替代八旗与绿营成为晚清政权的两大支柱。

延至后来,袁世凯等领导的新军又异军突起,成为晚清最重要的军事力量。

汉族地主武装虽然仍臣服于清廷——或者更准确的说是臣服于慈禧太后个人,但即便是这位清廷的最高统治者,也必须面对现实,从而在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形成了实质上的满汉共治格局。

“晚清第一重臣”李鸿章

在这样的格局下,清廷作为国家政权象征和政治中枢仍然掌握着最高权力,但在国家管治的具体政策实践中,却必须倾听和尊重汉族军政团练势力。

在慈禧还活着的时候,通过实质授权换取这些汉人政治势力对她个人的效忠,并结合在满汉之间、汉族权臣之间互相掣肘,挑起和制造矛盾,清朝还能勉强维持。

慈禧死后,这些手握兵权、且原本就对满清缺乏忠诚、只是迫于慈禧政治手腕而低头听命的汉人政治势力抬头,清廷内部的结构性政治矛盾于是立刻升级,成为对大清来说比阶级矛盾更致命的矛盾。

第二,皇族内阁事件冲击。

而恰在此时,又发生了“皇族内阁”丑闻。

本来,因为朝野各界呼声,慈禧太后在1906年9月1日就颁发了预备放行宪政的谕旨,这也是清廷在内外政改压力下第一次做出立宪承诺。

但慈禧给出的9年时间表大大超出了社会预期,与此同时,其所颁布的改革路线图也恍若日本宪制改革《大日本帝国宪法》的翻版,过度而不当地强化君权,使得清朝的宪制改革从一开始就被世人诟病。

清廷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

慈禧死后,迫于要求宪改的压力,摄政王载沣被迫将立宪预备期从9年减至5年,承诺将在1913年召开第一届大清国会。

但,大清的第一届责任内阁名单出炉,13人中,9人是满人,占到绝对多数,其中皇族竟然占到7人,又居于相对多数。

细究这个名单构成,坦率说,入阁的满人和皇族并不是最顽劣的反改革分子,反而同情或愿意改革者居于多数。但在皇权已成千夫所指,且“驱除鞑虏”已成革命诉求的背景下,就显得非常反动与守旧。

“皇族内阁”全员照

故此名单一公布,举国哗然,大清的改革诚意信誉扫地。改革派从此和清廷决裂,即便连一贯主张体制内改革的梁启超也愤然说:“诚能并力以推翻此恶政府而改造一良政府,则一切可迎刃而解。”

而大清的改革信誉破产却成为革命派主张的最好宣传。革命派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攻击改革派并号召通过革命手段推翻清廷的大好机会,革命的正当性也由此而得到普遍认同。

更关键的是,在统治者内部,皇族与非皇族势力、满清贵族与汉族政治势力也由此而决裂。

满清贵族们迫不及待地想从汉族权臣手中夺回丧失的政治权力,却完全不知道天下早已今非昔比!他们可以将袁世凯赶回老家,却不知道袁世凯的门生故吏早已密布南天门内。

袁世凯一日称帝,落得万世骂名

载沣以自己近乎白痴的政治天分,一出手就打破了慈禧赖以让大清朝延口残喘的政治平衡,使得以袁世凯等为代表的汉族权臣彻底认识到,满清政府根本就不想和他们分享权力——不仅不想和他们分权,而且还要从他们手里夺回权力。

权力这种东西,若非有穿透性的管制,授予时可以,夺回哪有那么容易!尤其被夺权的对象是手握刀枪的嗜血军阀。

若慈禧在,迫于慈禧的老辣手腕和微妙平衡,这些汉人武装集团或许还稍有顾忌。老佛爷死后,有哪个还愿意听命于这个要一心夺权削藩的孺子朝廷?

慈禧的老辣手腕维持了朝廷权力平衡

在中国历史上,从西汉开始,到大清朝的圣祖康熙,自古以来,夺权削藩都意味着战争造反,非有强势的中央政权不能有效弹压。

一个已经气若游丝、摇摇欲坠的政权,在宣统这个三岁孩子和他老爸的看护下,就想从汉人手里削藩夺权,你猜会发生什么事情?

伺候载沣溥仪父子  军阀们会是什么心情

没错,你猜对了!它使汉人政治武装势力集团立刻认识到,是时候掀翻游戏桌了。

第三、孙中山等领导的革命运动。

在上篇文章中,我和一些人讨论到了孙中山在推翻满清、结束封建王朝中的作用。

一些人认为,在晚清革命的过程中,孙中山有摘桃子的嫌疑,理由是他根本没有成功领导过几次革命,导致清政府直接倒台的武昌革命更是没他的份。

我尊重这种观点表达,但却认为它有失偏颇。孙中山固然没有成功领导过几次革命,也没有参与领导武昌革命,但孙中山却是那个时候中国反清、反封建的一面旗帜,革命派的精神领袖。

孙中山两度韶关督师北伐

从弃医学文开始,孙中山终其一生,都在为号召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奔走,这种精神就值得人尊敬。

在革命派的各支脉建立、整合、重建过程中,孙中山发挥了其他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组织作用。

为革命成功举行,他也利用自己的声望和人脉,从各方尤其是江浙财阀与海外华人等处筹集费用,为革命提供了物质准备。

孙中山的宣传鼓动,也在各国各阶层中,为革命派的反清革命赢得了政治正当性。迄今在东南亚华人社会,孙中山仍然备受尊敬。

新加坡孙中山南洋纪念馆铜像

在革命过程中,孙中山没有成功领到过几次武装革命、没有自己的军队是事实,这也是他后来认识到必须要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装、要有自己的枪杆子的原因,但这并不妨碍孙中山在晚清革命中的领袖作用。

事实上,在当时中央管治崩溃、军阀割据混战的情况下,对那些手握重兵的军阀,如果孙中山没有无法替代的一面,不是众望所归,他也不可能在没有参加武昌革命的情况下,反而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

而晚清政府,正是在这样持续不断的、屡败屡战的革命冲击中,根基一再动摇,被掏空了一切执政合法性。

最后的武昌起义,只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临门最后一脚,它使大家认识到大清药丸,逐鹿天下的时代到了!

大清朝的百年高楼,于是就随着革命党人的一声枪响,立刻土崩瓦解。民主与共和的时代,就这样开始走进中国。

从此之后,除了在宫廷戏中,中国人再也不愿伺候任何一个封建皇帝!

欢迎分享、转发、批评讨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