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在《易经谭》前面的我说——易经谭

1、写在《易经谭》前面的我说——易经谭

带着对中华文化渊源求索的问题,翻开了《南怀瑾选集》,现在又翻开了其中的《易经杂说》。这不是我第一次翻开《易经》,但是我从来也没为了占卜术,堪舆学而翻开《易经》。在求索中华文化渊源中感觉到,《易经》是中华文化渊源具有标志性的一个最重要的里程碑。

在对中华文化的求索中,从传说的周文王的《周易》是八卦由注重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转向人和人的社会关系,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关系的推演;周公的周礼,也是对《易经》卦象中所显示的敬畏天地、敬畏神鬼、敬畏祖宗、敬畏圣人、敬畏长者及季节祭拜的礼仪规范;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之道,同样是运用《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道”,来对待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一种处世之道;孔子的儒家思想更是运用《易经》中的哲学道理,企图来解决当时人类社会所处的礼崩乐坏的世道。至于春秋战国时期其他诸子百家的思想,其都是以《易经》为源头的。以致影响到以后进入我国佛教的禅宗。这样以儒学为主的,儒、释、道三教并流的中华文化,不但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灵魂,还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但是,《易经》只能说是中华文化渊源具有标志性的一个最重要的里程碑。中华文化的渊源,并不能像黄河、长江那样清楚的探索到其源头就是青藏高原的雪山。中华文化是在中华民族,由类人猿逐渐的演变成人类的漫长过程中,与自然界相适应的无数次的选择中,在人类内部无数次的融和中,逐渐形成、发展、完善的。从传说中的结绳记事的渔猎氏族社会,到用阴阳爻来为游牧氏族社会提供天气状况,发展到利用河图洛书以致八卦,来为氏族的农耕预测季节变化,选择生活方向,而最终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易经》文化。《易经》的预测、选择的功能,与我们当前的计划、规划又是何其相似呀!

至于,随着发展《易经》越来越倾向于占卜术,那也是人类对未来探索的一种必然,不论其是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现象。虽然迷信是愚昧的,但是人类对未来探索的这种必然,至今应然在科学的继续着,难道现代科学就没有迷信么?可是我们要知道,《八卦》一开始就是那个时代的自然科学呀!由此形成的中华文化,至今仍然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发展着、完善着,而大放光彩。

在下刚刚通过南怀瑾老先生敬拜过——《老子》,又翻开了《易经》。又要一发不可收拾。正像南怀瑾老先生所讲“我却最喜欢夜里读《易经》,可是夜里一读,就完了。以后我也就不敢读了,因为夜间一读《易经》,一夜不能睡觉,越研究越没完,一个问题找到了答案,同时又会发现另一个新的问题,这样不断发现问题,发现新的道理,研究下去,不知不觉,就到天亮了。所以深深体会到古人的“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已多时”,一个春天过了都不知道的情景。”真是没有办法呀!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