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板栗坳

倏忽间,一年光阴逝去。板栗坳,你在哪里? 去年正月,携夫人逗留李庄古镇。套票在手,走街串巷,把镇内的

倏忽间,一年光阴逝去。板栗坳,你在哪里?

去年正月,携夫人逗留李庄古镇。套票在手,走街串巷,把镇内的深巷旧庙青石板路细细品味,感受长江之滨小镇千年沿袭的人文风情,追寻远去的抗战救国弦歌,聊发思古幽情。走来走去,最后在一处叫板栗坳的地方卡了壳。手机导航输入板栗坳所在位置栗峰山庄,导出的方向却是南辕北辙。无奈何归期至,只得怏怏归去。

回渝后翻阅阚文咏非虚构作品《李庄深巷里》和岱峻纪实文本《发现李庄》,加深对小镇古道热肠的认识,为乡绅罗南陔等人当年发出十六字电文接纳同济学子的义举唏嘘,也为那一群国难当头不屈不挠矢志文化传承的知识份子感佩。神思飞越中,不觉对文本中无数次提及的板栗坳挂念起来。去李庄不见板栗坳,如阅读一部精彩的文学作品,读了开头却没有结尾,心有不甘呢。

时己亥春节来临,驱车西去,一了相思之苦吧。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寇全面侵略中国。一场人类浩劫,降临泱泱华夏。当此之时,揣着文化不死则国家不亡的理念,一批又一批文化、学术机构随着逃难的洪流南渡西行。命运多舛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辗转多地后,终于在1940年的深秋,随同济大学抵达李庄,栖身板栗坳……

边驾车边忆那陈年旧事,没料到导航又出状况,小机器竟把我们引往江安县的乡村公路。其结果就是无休止的翻山过岭,还得时刻提防路边丛林中冷不丁出现的行人、摩托车和散放的鸡鸭鹅狗。呵呵,板栗坳啊板栗坳,如同一个顽皮的孩子与我躲迷藏,活生生把自驾四个小时的车程拉成了七个半小时的里程。冥冥之中,你莫非要让我像当年那些下江人一样深刻体验流离失所的万苦千辛?

掠过车窗的川南风景俨然,山峦上雾霭缭绕,田坎边翠竹青青,早春的油菜花也扬起了明媚的笑脸,我却不敢多看两眼。乡镇上年味氤氲,爆竹炸响,乡民开心过年的流水席开得欢天喜地……七弯八拐,苦尽甘来,夜色迷离的时候,我们总算又一次见到了李庄的影子。

第二天,不,应该说历时整整一年,我们终于寻到了板栗坳,找到了地图上没有名字的栗峰山庄。

也难怪世人不晓、导航不明,几十年的岁月变迁,傅斯年们当年坐轿上山的500级石板路早已不知去向,号称有108道朝门气势恢宏的栗峰山庄,湮灭在川南随处可见的绿树翠竹中。如果不是立于三块水田一侧土坝子上的文字说明牌,我丝毫不怀疑这所谓的文化名胜板栗坳就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乡场。果然,眼前供人参观流连的“牌坊头”并非原物,而是1984年在原址上重新修建而成的“复制品”。

万幸的是,牌坊头展厅修复了,有专人看护。窗明几净的展厅内,摆放着比较丰富的图片资料。当地人的心愿,试图把当年栖居板栗坳,以傅斯年、董作宾、梁思永等为代表的史语所学者们在文物保护、科普宣传、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一一展示出来。谢天谢地。

板栗坳,还记得董作宾先生吗?董师蛰居于此,在昏黄的油灯下终日书写,历时20个月,以自己从事甲骨文研究和田野考古二十余年的经验,写就70万字的《殷历谱》并在李庄石印,努力践行“我是中国人,宣扬甲骨文化”的诺言。乱世艰辛,保全性命尚且不易,还能有心将甲骨学资料作全面系统化的整理,一开甲骨年代学之研究途径,实在是严谨治学的典范。

板栗坳,还记得蛰伏在青灯黄卷下的史语所那几位光棍汉吗?烽烟远离的板栗坳,庇护着一群专注历史语言研究的学人,也把花前月下卿卿我我赐给这块清贫却安静的乡村。这样,学者逯钦立与小学教员罗筱蕖相爱了,并在李庄羊街8号“植兰书屋”举行了热烈的婚礼。后来,史语所李光涛与罗筱蕖表妹张素萱,研究人员王志维与张彦云、杨志玖与张锦云,相继结为夫妻……逃难的下江人成了板栗坳的女婿,不能不说生命顽强,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当日寇投降的捷报传来李庄。史语所同人决定在这块于己有救命之恩的土地上,留下一个永久性纪念物。在董作宾策划指挥下,几十名当地土著和史语所几位年轻的研究人员,将一块大石碑从山下运来,于牌坊头最醒目的位置立起——这便是董作宾用甲骨文书丹碑额“山高水长”、史语所才子陈槃撰文、劳榦书写的“留别李庄栗峰碑铭”。

可惜的是,那一块见证板栗坳曾经灿烂的石碑,随着时代的风云变幻,早已不知所踪……好在,后人没有忘记这片土地,板栗坳还在,栗峰山庄犹存,专程来此访问、凭吊的人越来越多,这就足矣。

惜别板栗坳的时候,我在微信朋友圈写下了这样两句话,以兹纪念:大师远去再无大师?穷乡僻壤之板栗坳,还能寻到那块山高水长碑吗?

(作者单位:重庆市银保监局)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