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导演郭帆:法学院毕业的导演

过年期间

国产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刷屏

口碑、票房双双爆棚

很快,导演郭帆的故事刷屏

励志人生鼓舞怀揣梦想的青少年

出乎很多人意料

郭帆本科念的是法学专业

“不务正业”的他

是如何造就今天《流浪地球》的成功?

接下来

该轮到法学专业刷屏了

1

“我们不需要法务。”

一手拿着学位文凭,一手拿着两个短片,刚刚毕业的郭帆跑遍北京各大电影公司说“我要做电影”,都被一口回绝。

因为那是一张法律文凭。学了4年法律却想拍电影?这是“专业工作不对口”啊。

但其实,郭帆从小便喜欢画画,1995年看过卡梅隆拍的《终结者2》后热血沸腾,心中燃起拍科幻片的梦想。高考时他也曾考虑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可当年北电导演系在山东没有招生计划。

迷茫之中,家人表示希望他有一份安稳的工作。最终,郭帆听从了家人的意见。1999年秋天,他成为海南大学法学院一名新生。

2

“第一年,我是真的有一颗为法律奉献的心。”

郭帆曾被“法”的魅力所感染。不过,他明白自己真正喜欢的还是电影。于是,大二那一年,他开始自己摸索着捣腾机器——向学校电视台借来笨重的机器,试着去拍一部文艺小短片。郭帆成为法学院里唯一一个拿着摄影机拍短片的人。

老师和同学也渐渐发现,郭帆是个美术天才,画画速度特别快,一天能画很多,而且画得很好,尤其是漫画,想象力非常丰富。

专业学习上,郭帆并没有放弃,他心里虽想着拍电影,但仍然认真学习法律知识。2003年,郭帆顺利毕业,取得法学学士学位。

毕业之后,他决定去北京,追寻自己的电影梦,尽管一开始碰壁连连。

3

“确定一个梦想吧,这特别重要。”郭帆回忆道。

这是郭帆能坚持下来的原因。不会电影前期后期知识,他靠自学弥补;缺乏专业指导,他努力于2009年考上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电影梦的实现越来越近。

2010年至2014年,郭帆导演拍摄了两部电影——《李献计历险记》和《同桌的你》。尤其是《同桌的你》上映后,“三天过亿,九天破三亿”,票房成绩优异,郭帆被外界誉为80后“新锐”导演之一。

也就是在2014年,电影局派了五名年轻导演去美国学习,其中就有郭帆。好莱坞的工业流程令他叹为观止,感觉中美之间的差距至少20年,回国后便一直想办法提升中国电影的工业水准。郭帆想为国产电影争口气,拍一部属于中国的科幻电影。

2015年8月23日,中国作家刘慈欣撰写的《三体》斩获“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那是世界科幻文学领域至高荣誉,也是亚洲人第一次获此殊荣。

电影界自然盯上了刘慈欣的作品。中影制片公司想找国外知名导演拍摄刘慈欣作品,被拒绝了;联系国内大导演,又被拒绝了。最后,他们找上郭帆。

中影总经理摆出三部小说,《流浪地球》《微纪元》《超新星纪元》,问郭帆:“你对哪一部有兴趣?”

郭帆说:“《流浪地球》。”

“那你先弄弄看。”

4

“学法律的人,做事会特别有条理。如我们写东西,特别是条条框框的,连标点符号都会特别较劲,跟有强迫症一样。”这是郭帆曾经说过的话。

郭帆没有随便“弄一下”。就是这样一个连标点符号都较劲的人,以法学生特有的严谨性和逻辑性,开始构建这个庞大的科幻故事拍摄。

《流浪地球》讲述的故事是,人类计算出太阳即将毁灭,于是为了保存地球家园,人类要在地球上装上巨大的“行星发动机”,以帮助它摆脱引力,逃出太阳系,寻找2500年后的新家园。“行星发动机”是其中最大的亮点。

“行星发动机”高达11公里,发动机底盘直径30公里。为了找到更合理的力学结构去呈现它,光发动机模型郭帆团队就做了几百稿。

一个镜头甚至修改了249版!

3000多张概念设计图、8000多个分镜,一丝不苟的筹备,最终成为呈现在观众面前的硬核作品。

5

今天(2月11日)上午,《流浪地球》票房累计超20亿。观众好评如潮,甚至有人认为电影标志着“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的开启”。

郭帆说,他不希望到七老八十躺在摇椅上时,后悔年轻时想拍电影却没有干。如今他做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情,没有为梦想后悔,尽管他总是调侃自己“不务正业”,尽管在别人眼中他也是“半路出家”。

但他依然感激海南大学的培养,让他成功转型为一名导演。他从不沾边的法学专业中学习到严谨的法律思维方式,影响到电影拍摄的每个细节。

《同桌的你》《流浪地球》的校园路演,郭帆都回到了母校海南大学,与学弟学妹亲切交流。

他说,海南大学起点草坪正是他影视生涯的起点。当时走在学校起点草坪的东坡雕像前,郭帆想到要拍一些影像,想到就要做到,于是他立即动手画画准备,最后实现了。

就像有了电影梦想,执着坚持去做,他做到了。

有人说,郭帆为了不后悔,放弃了法学专业转行电影;而我却想,郭帆没有后悔选择法学吧?尽管圆梦之路拐了一个小弯,但他从这个专业学到的东西对未来影响深远。

专业不会影响你的梦想,影响梦想的是你的热爱与坚持。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