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评估的革命:价值创造的价值(上)

在一个社会和经济体系中,价值评估至关重要,因为它是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社会和经济体系中价值实现的风向

在一个社会和经济体系中,价值评估至关重要,因为它是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社会和经济体系中价值实现的风向标。

哥白尼的伟大之处在于将“地心说”改变为“日心说”。后人将这种颠覆性的改变称之为哥白尼革命。在近代哲学家中,人们把康德从本体论到认识论的改变形容为哲学的哥白尼革命。到了现代,人们又将杜威关于价值和价值评估的思想称之为价值哲学的哥白尼革命,杜威认为,价值评估的目的不是关于价值的描述,而是关于价值的发现以及价值产生的原因和过程。

传统的评估只关注于最终呈现的价值结果。但是,无论是对于机构还是对于个人,其完整的价值至少包括在两个方面:第一,传统意义上某个产品或服务的价值结果;第二,也许更有价值的,是这个组织或个人创造价值的能力。当我们仅仅只作为一个消费者,我们或许可以只关注第一种价值,但是当我们作为一个投资者或管理者,第二种价值才是更重要的价值。创建于当代中国的“三A三力”评估体系,是价值评估革命。


1

价值评估观念的哥白尼革命:从价值结果到价值选择

在哲学的范畴内,一般把价值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所谓内在价值就是独立与其它物而存在的“善”或“好”,外在价值则表现为一种工具性的或被动性的“善”或“好”。在杜威以前,价值哲学家主要强调的是内在价值,认为存在一种绝对的普遍的“价值”,这种“价值”某种程度上就是柏拉图的绝对理念。正是由于这种绝对性,内在价值被认为是不能被评价的。

被称作价值哲学哥白尼式革命的杜威的价值哲学,彻底颠覆了传统以追求“终极性价值”为旨趣的超验主义价值理论,颠覆了事实与价值的二元划分,颠覆了手段与目的的二元划分,颠覆了绝对、超验的价值标准。其哥白尼式的革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a)转换了价值哲学的核心概念和核心问题,将“价值判断”而不是“价值”作为价值哲学研究的核心概念和核心问题;转化了讨论价值的方式,从因果关系上和操作上解说价值,而不是描述关于价值的直接经验。[1] “人类行动的根本难题是价值选择,价值选择的根本难题是价值判断”(《评价理论》)。“评价不是陈述,而是分析、是权衡、是预测、是判断,是一种认识性活动。评价判断是以现实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行动结果的事先预测性判断” [2]。它是实践判断,是关于具体情境中经验对象的条件和可能结果的判断。因而,它是一种指导行动的判断,是一种可以得到经验检验和在经验中得到修正的判断。它是预期性的,而不是回顾性的;是实验性的,而不是报道性的;是假设性的,而不是陈述性的;是复合的,而不是单一的。可以看出,到了杜威这里,价值评价主要就是要建立一种关于价值形成的因果关系,人们可以循着这种因果关系去创造价值并且享受价值。杜威说:我们关于价值所有可说的话,都是关于价值发生的条件和它们所产生的后果。

b)将人的主观愿望,即人的欲想、兴趣和满意的方式,引入到价值评价体系中来。传统观点认为,趣味无可争辩,因此人的主观愿望一直被排斥在价值评价体系之外。但杜威认为:在生活中大多数有重大影响的紧要关头,惟一值得讨论的事情就是趣味。这里的趣味,就是人们的主观愿望、念想和期待。杜威认为,欲望和兴趣(需要)不是评价判断的前提(标准),而是评价判断的内容(对象)。在杜威看来,我们行动中最危险的事情之一就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而直接为我们原始的喜欢、兴趣和欲望所左右。因此通过价值评估而觉知自己的主观愿望是评价判断的第一个目标。我们必须通过价值判断建立价值创造的某种因果关系。“因为之所以构建和设计所期待的结果,就是因为如果按照这个目的行动,就会满足现存的需要或者改变现存的匮乏。”[3]

 c)将价值实现的途径和手段也作为价值评估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杜威认为,当我们已经了解了人的主观愿望所要达到的结果,评价的第二个目标就是实现这一结果的的手段的评估和权衡,即对应该采取行动的评估和权衡。这个评估和权衡建立了这样一种逻辑关系:即我们只有通过这样的方法和途径,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或者说,要获得某种期待的价值,我们就必须去做这样和那样的事。杜威说“除非考虑使之成为现实的手段,哪怕只考虑一点,否则就根本不可能拥有一个所期待的结果,也根本不可能预料任何行动计划的后果,另外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欲望,有的只是毫无价值的幻想、毫无用处的愿望”[4]。杜威的这一思想,彻底弥合了传统思想中目的和方法的二元分裂。价值在“好”的意义上与促进、推动、推进活动进程的东西内在相连(愿望、目标),而在“正确”的意义上与维持活动进程所需的、所要求的东西内在相连(途径、方法)。

约翰·杜威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杜威已经触及了价值和价值评估的根本。价值评估并不是对价值的一种详尽的描述,“评价只会发生在有问题的地方,发生在需要祛除某种麻烦的地方,发生在需要改变困窘、匮乏、丧失的地方,发生在需要依靠改变现存条件来解决各种倾向相互冲突的地方。”(《评价理论》,p40)。评估的目的不是描述价值的存在,而是为了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创造提供依据。因为评价不仅是描述价值,而且是发现价值,并且发现价值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认识人类生活的本质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将人的价值创造从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引导上升为一种有觉知的主动行为,通过创造价值而实现人自身的价值,才是人类生活的本质。

2

价值评估的模型创新:三A三力模型

发展至今的科学主义和工商文明至少出现了两个极端第一是客观化的要求导致了对数字的迷思,一切评估都要求是对客观结果的评估也就是对客观数字的评估;第二是对经济结果的迷思,不仅对一个经济组织的评估,对一个政治实体例如国家的评估也是如此。

这种极简化的思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适应工商文明特点的,但也因为此产生了众所周知的许多问题。人类社会也已经开始了各种各样的尝试来改变这种单一化的行为,例如国家层面出现了幸福指数、绿色GDP,企业绩效评估出现了平衡计分卡等等尝试。

三A三力模型就是在深刻反思传统评估局限性的基础之上的一个创新实践。

2.1

模型的构成:目标、途径、结果

“三A三力”模型,即通过目标|驱动力(AIM)、方式|创新力(APPROACH)和效益|转化力(ACTION)及其三者合一性,去衡量主体所创造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价值。简而言之,社会价值评估原理就是”三A三力”三合一。如果用公式表达,可形成包括目标|驱动力(AIM)、方式|创新力(APPROACH)和效益|转化力(ACTION)三个变量的一个函数关系:

社会价值=f(目标|驱动力,方式|创新力,效益|转化力)

V=f(AIM,APPROACH,ACTION)



目标|驱动力(AIM),考察评估对象的价值定位、战略规划和主营业务。《基业长青》研究表明,通常卓越企业都有超越谋利的追求、与社会福祉相关的使命,而这种追求和使命能植入战略规划,并融入主营业务。在杜威那里,这一点就是人的主观欲望、趣味和念想,是希望达到的目标。把一个组织的使命和愿景作为评估的对象是革命性的,因为正是通过这样的过程,可以促使相关人去主动地觉知自己的内心,使社会价值的创造从自由王国走向必然王国。

方式|创新力(APPROACH),考察评估对象在生产技术、运营模式和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创新。组织创新能力越强,发展空间越大,义利并举的可能性越高。同时,组织创新方式越灵活,路径选择越多元,义利转化的达成度就越高。创新在3A模型中被赋予了独特的重要地位,一方面是这个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对社会价值创造者的要求。因为只有通过创新,我们才有可能更有效、更可持续、也更公平、更有质量地解决社会问题。创新正是实现价值的条件、途径和手段。理想的条件下,我们可以从创新力来预判出价值创造的程度。

效益|转化力(ACTION),作为一个评估模型,它一定是闭环的和可验证和检测的,转化力指标就是考察评估对象所创造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效益。在目标驱动和方式创新的基础上,重要在于评估对象是否实现了综合价值、达成了整体目标。这一验证是所谓的“决定性的判断”。

正如杜威在其思想中所表达的那样,价值评价具有三个层次的目标,其一是具体情境中的欲望或兴趣。即具体情境中我们应该的“想望”、应该的“喜欢”。其二是行动方案,其三是关于价值决定性的判断。

2.2

一致性检查:合一的评估原则

对于将动机以及过程作为评估要素的最大疑问来自如何确保被评估者是否是“言行一致”的,这正是合一性检查的目的所在。合一性的原理有两个:第一检查从使命到战略以及到具体的主营业务内容是否是一致的,是否存在着逻辑递进关系;第二,检查从目标到方式到结果之间,是否有合一性。合一性要求在这三个要素之间,应该均衡一致。所谓均衡,并不是指三者之间绝对比例的相同,而是指三个指标的表现相对一致。一致性不仅是一个组织成熟度的标志,也是一个组织或个人言行一致度的表现。

3

价值评估的社会组织应用:社创之星的应用

3.1

社会组织评估的普遍困难

对社会组织进行价值评估,至少遭遇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第一,社会组织通常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目标,因此其价值通常是以所谓的社会影响力的方式表现出来,如何比较一致地表达社会影响力是困难之一;第二,社会组织以使命为驱动,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和创业阶段的企业很相似,创始人的愿景和目标通常是决定天使投资人是否投资的关键因素,但在对社会组织进行评估时,这部分内容却因为“具有主观性”而被忽略;第三,社会组织所面对的常常是历史长期沉淀或新出现的社会问题,传统的方法和思路常常无计可施,因此创新是社会组织最有价值的部分,也是社会组织创造价值最有效的途径。但在几乎所有的评估中,这一重要的内容都付之阙如。以上困难导致了对社会组织的评估常常只能是静态的、片面的和局部的。

三A三力思想框架几乎完美地为解决以上困难找到的路径。实践表明,三A三力评估体系既可以作为一个资助型基金会筛选资助项目的工具,也可以作为平台型基金会评估一个公益组织的工具。

3.2

案例:社创之星发现社会创业新星

社创之星由恩派(NPI)公益组织发展中心、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等于2012年发起,其使命是帮助新生的社会创业者更有生命力。其愿景是:通过发现和支持那些以社会美好为己任的创业者,并通过提供连接和赋能,以成就他们建设美好社会的梦想。

社创之星作为一家社会企业,致力于做新生社会创业的催化剂,是一个发现创新者社会价值、激励社会创业、营造更利于社会创业生态环境的平台,通过发现、连接、赋能、呈现和激发新生社会创业者,帮助他们成为社会创业领域模式或实践的引领者。迄今在中国已经发现了274位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社会创业先锋—被称作社创之星。

发现这些社会创业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每年的社创之星大赛是由一系列的活动组成,到2018年这个大赛已经在国内发展到20个赛区。2016年开始,大赛的评选开始使用三A三力作为评估工具,无论是评选过程中的效率还是准确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样重要的是,通过三A三力评估平台,所有的数据都被保存下来,对这些数据进一步分析,不仅可以对我国社会创新创业的整体进行分析并提供年度报告,还能为参赛的组织提供一个组织诊断的报告,使社创之星不仅是一个“星探”,而且具有专业的智库的能力(提供行业年度分析报告),并将逐渐具备为社创组织提供组织诊断的能力。

每年的社创之星大赛从发现、连接、赋能、呈现和激发五个维度促进新兴社会创业者的成长,让他们更可持续更有效率更有生命力。具体如下:

一、分区赛。所有愿意参加社创之星大赛的初创和成长期社会创业者,在全国十个赛区推荐或自荐报名。所有报名参赛的社会创业者除了提交详细的个人和组织介绍之外,需要从Aim、Approach和Action三个方面准备路演PPT,并提供相应的辅导赋能。分赛区组织专家导师参加选手的路演,并从这三个方面给予评分。每个分赛区根据报名相应比例产生复赛选手。

二、复赛诊断。从分赛区选拔产生的复赛选手具有参加社创之星全国大赛的资格。获得复赛资格的社会创业者需要填写一份完整的三A三力社会创业评估问卷,问卷包括70余个题目。填写问卷有两个目的:第一,帮助这些社会创业者从源头、过程和成效三个方面梳理从个人、团队到组织发展战略和执行能力。社创之星合作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将为每位社会创业家提供一份诊断报告,促进选手更好地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社创之星大赛不以胜败论英雄,诊断是大赛提供的有价值服务的一部分。第二,每年对所有社创之星的整体抽样分析,有助于对我国社会创业新生力量画像,并提出可能的政策建议。这体现社创之星的平台功能。

三、社创之星全国大赛。所有从分赛区产生的选手通过近一周的集结,期间包括路演、私董会等体力、脑力和心智在内的多种赋能、连接、呈现和激发方式,在高强度的互动评比中,产生当年的社创之星金奖和总冠军。大赛不仅是一个选拔发现过程,更是一个连接和赋能的过程。大赛结束后,每位选手均被要求从三A来复盘,检查一下有哪些收获。大赛结束并不是发现过程的终结,更是连接和赋能的开始,所有晋级决赛的选手在未来一年有机会获得导师捐赠的公益时间,在导师陪伴下突围成长。同时各地赛区也积极推进日常陪伴支持体系,帮助更多新生社会创业者发现真问题,解决真困惑,完成从个人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3.3

结论

在这个过程中,三A三力体现了以下价值:1)三A思维自始至终贯穿在整个活动中,保证了不同赛区和评比过程不同阶段中的一致性;2)为更大规模的评比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3)不仅让参赛的组织得到了一次表现的机会,更为他们提供了组织诊断报告,后者对组织也许具有更久远的影响力;4)让社创之星具有更强的平台功能,获得更多的数字资产;5)最重要的是,通过三A思想发现出的组织具有更明显的创新性。

(未完,请接下篇)

 参考文献: 

[1]杜威 1859-1952 (Dewey J, 冯平, 余泽娜. 评价理论.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p11

[2]同上,p19

[3]同上,p40

[4]同上,p41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