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2019年中国原材料工业增速或放缓

null

2018年,在全球经济稳健复苏和国内经济稳中有进的带动下,我国原材料工业总体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2019年,预计全球经济温和增长,国内经济平稳增长,我国原材料工业将延续平稳发展的态势,生产小幅增长,投资规模继续扩大,进出口贸易缓慢增长,产品价格震荡调整,行业经济效益持续改善。(e运河产业商务网:www.eyunhe.com.cn)

一、对2019年形势的基本判断

(一)生产小幅增长

2018年1-10月,我国大部分原材料产品产量小幅增加,但增速有升有降。化工产品中,除硫酸产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外,烧碱和乙烯产量均保持增长,烧碱产量增速低于去年同期1.3个百分点,乙烯产量增速略高于去年同期0.2个百分点。生铁、粗钢、钢材产量全面增长,其中粗钢和钢材产量增速分别高于去年同期0.3和6.7个百分点。十种有色金属产量有所增加,增速高于去年同期1个百分点;水泥和平板玻璃产量均保持增长态势,其中水泥扭转了去年同期增速为负的局面,平板玻璃产量增速低于去年同期3个百分点。

null

预计2019年,我国原材料工业生产将会小幅增长,但增速会放缓。一是全球经济增长动能有所削弱,下行风险增大。IMF预计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3.7%,与2018年基本持平。美国受贸易保护主义影响经济增速可能回落;欧洲经济中长期下行风险开始累积,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日本经济继续保持中低速增长态势;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金融风险增大和流动性约束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经济增速放缓[①],我国原材料产品的国际需求将有所减少。二是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总体保持平稳。IMF预计,2019年我国经济增速为6.2%,略低于2018年6.6%的增长水平。尽管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长期累积的风险隐患逐渐暴露,但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工业生产稳中扩大,稳定了原材料企业的生产预期。三是主要下游行业需求增速放缓。2018年1-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9.7%,较1-9月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房屋新开工面积面积同比增长16.3%,较1-9月回落0.1个百分点,受房地产政策收紧影响,预计2019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会放缓;2018年1-10月汽车产销同比增速均小幅下降,预计2019年汽车产销增长幅度不会太大。受下游需求增速放缓影响,原材料企业大规模扩大生产的可能性不大。

(二)投资规模继续扩大

2018年1-10月,除个别行业外,我国原材料工业总体投资规模明显增加。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8%,扭转去年同期增速为负的局面。钢铁行业投资实现较大幅度增长,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同比增长7%和16.2%,而去年同期均为负增长。有色金属行业总体投资规模缩小,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投资同比极少11.2%,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8%。建材行业投资规模显著扩大,非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投资同比增长27.1%和19.4%,远高于去年同期水平。(e运河产业商务网:www.eyunhe.com.cn)

null

预计2019年,在国内经济总体平稳和下游主要行业投资增加刺激下,我国原材料工业投资规模会进一步扩大。一方面,2018年前11个月,国家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50个,总投资超过8000亿元,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这些基建项目的逐步推进将增加对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大宗原材料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等工作的深入推进,钢铁等行业的去产能工作取得积极成效,2016-2018年我国钢铁去产能超过1.5亿吨,取缔地条钢1.4亿吨,行业经济效益出现好转,尤其是钢铁行业扭转了多年来微利甚至亏损的局面,将刺激企业增加投资。但在原材料工业去产能的大背景下,原材料工业投资规模增长幅度有限。(e运河产业商务网:www.eyunhe.com.cn)

(三)进出口贸易缓慢增长

2018年1-10月,在全球经济温和增长和我国经济平稳增长的带动下,我国进出口贸易总体保持增长态势,但受全球范围内贸易摩擦增多影响,原材料产品出口受到一定程度冲击。钢材出口5841.3万吨,同比减少9.3%;未锻造的铜及铜材(前三季度)出口59.9万吨,同比减少1%;未锻造的铝及铝材出口473.4万吨,同比增长19.1%。受国内需求平稳增长刺激,主要原材料产品进口有所增加,钢铁进口1110.3万吨,同比增长1.3%;未锻造的铜及铜材进口441.3万吨,同比增长17.2%;未锻造的铝及铝材(前三季度)进口41.2万吨,同比减少5.6%。

预计2019年,我国原材料产品进出口贸易将缓慢增长。出口方面,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增大,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将下降,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增强,特别是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我国原材料产品出口难度将增大,但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我国多元化的国际市场布局将进一步优化,原材料产品对外贸易潜力将释放。进口方面,我国经济总体平稳,但下行压力不减;一系列促进外贸增长和通关便利化措施的实施,以及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举行,将拓宽我国进口市场空间,刺激原材料产品进口需求。

(四)产品价格震荡调整

2018年1-10月,原材料产品价格有涨有跌。钢材价格总体保持上涨态势,10月底,钢铁协会CSPI中国钢材价格指数为121.72点,环比上升0.08点,升幅为0.07%;同比上升5.76点,升幅为4.97%;较1月底价格上升6.98个点。有色金属产品价格整体呈现震荡下跌的态势,铜价格波动下降,从1月的54057元/吨下降到10月的50285元/吨,铝、铅、锌价格也都呈现下跌态势。(e运河产业商务网:www.eyunhe.com.cn)

null

预计2019年,在国内外需求平稳增长和产能陆续释放的影响下,我国原材料产品价格将震荡调整。钢材价格受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贸易摩擦增多和产能释放保持较高水平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下跌风险,但受到原燃材料价格上涨的支撑,钢材价格难以大幅下降。化工产品价格受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和环保政策趋严导致供给减少影响,存在一定的上涨空间。有色金属产品价格受全球矿企资本支出减少、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环保限产等因素的影响,整体呈现震荡上涨的态势。(e运河产业商务网:www.eyunhe.com.cn)

(五)行业经济效益持续改善

2018年1-9月,我国原材料工业经济效益继续好转,大部分行业实现不同程度的盈利。具体来看,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利润增速低于年同期13.4个百分点;钢铁行业经济效益继续改善,利润同比增长16.5%,低于去年同期76.9个百分点。有色金属行业利润明显减少,同比减少62.9%,去年同期为增长26.1%;非金属矿采选业利润增幅低于去年同期4.2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利润增幅高于去年同期20.3个百分点。

null

预计2019年,我国原材料工业整体经济效益会继续改善。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效果陆续显现,原材料产品需求保持平稳增长。去产能和环保限产政策继续实施,为我国高端原材料产品发展创造良好市场环境,原材料市场供求关系会持续改善,产品价格存在上涨动力,原材料企业有一定的盈利空间。(e运河产业商务网:www.eyunhe.com.cn)

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原材料工业质量有待提升

原材料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关键阶段,前期去产能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下一步工作重点是防止淘汰的落后产能死灰复燃,推动行业自律,维持市场供需关系基本平衡,防止新一轮供大于求现象出现。除了落后产能问题,原材料工业还饱受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问题困扰。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先进制造业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推进原材料工业迈向先进制造业必须走高质量发展道路。目前,我国原材料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低端产品仍占一定比例,导致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以钢铁产品为例,通过产品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认定的钢材产品比例只有40%左右;量大面广的通用钢材产品质量和性能波动较大,稳定性差距突出;部分高性能钢铁品种质量的批量稳定性还不能满足下游应用需求。为此,工信部联合科技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共同出台总局共同出台《原材料工业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通过完善标准供给体系、实施质量技术攻关、开展质量分级评价等,进一步提升原材料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2019年,在继续推动“去产能”工作的基础上,如何提升原材料工业质量,提高高端原材料产品供给能力成为原材料工业发展的关键。

(二)节能减排压力进一步增大

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原材料工业能源消费量大,矿石、石油等原燃料对外依存度高,且原材料工业产生的工业固废量大,给资源能源以及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压力。近年来,随着环境破坏特别是雾霾污染的日益严重,我国在部分地区和行业加大污染防治力度,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原材料工业成为重点监控对象。2018年9月出台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要求钢铁行业继续实施部分错峰生产,天津、石家庄、唐山、邯郸、邢台、安阳等重点城市采暖季钢铁产能限产50%,其他城市限产比例不得低于30%,建材行业实施全面错峰生产,并进一步将错峰生产方案细化到企业生产线、工序和设备。受此影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钢铁和建材企继续加大环保投入,环保压力有增无减。此外,为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强重点区域和重点流域环境治理,2018年7月,工信部印发《坚决打好工业和通信业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推进绿色智能改造提升,重点区域和重点流域重化工业比重明显下降。值得注意的是,《计划》提出要落实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指南,实施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明确禁止和限制发展的行业、生产工艺、产品目录,加快推动城镇人口密集区不符合安全和卫生防护距离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受此影响,化工等原材料企业环保压力增大,改造搬迁成本将显著增加。

(三)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增强

尽管2018年全球经济继续延续温和增长态势,但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愈演愈烈,以美国对自我国进口产品采取的限制措施最为严重。2月,美国对我国铝箔产品厂商征收48.64%-106.09%的反倾销税和17.14%-80.97%的反补贴税;3月,对自我国进口的钢铁和铝产品实行232措施,分别征收25%和10%的关税;4月,对我国产钢制轮毂产品展开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还初裁从我国进口的通用铝合金板存在补贴行为;6月,宣布将对价值500亿美元的我国进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9月,宣称将对价值大约2000亿美元的我国进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除了美国,我国还相继遭受来自哥斯达黎加、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等针对我国原材料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或双反调查。此外,美国与墨西哥、加拿大达成了新的高标准贸易协定,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呼吁WTO进行改革,全球多边贸易体制遭到严重冲击,国际经济和贸易规则面临深刻调整。预计2019年,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增大,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继续威胁全球贸易稳定,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环境更加严峻复杂,原材料产品出口会遇到更大困难。

(四)行业盈利持续改善动能不足

2018年前三季度,原材料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大部分行业利润呈现增长态势。尽管如此,支撑原材料工业持续盈利的动能不足,原材料工业面临盈利空间缩小的风险。一方面,前三季度的盈利状况刺激了部分企业扩大生产,市场供过于求压力增大。以钢铁行业为例,10月全国粗钢日均产量为266.3万吨,环比略有下降,但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钢铁生产保持较高水平不利于市场保持供需平衡。另一方面,原燃料价格上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原材料企业利润空间。以铁矿石价格为例,进入11月,我国CSPI钢材价格综合指数连续走低,11月16日钢材价格跌至116.74,较9月底下降4.03个百分点,同期CISPI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了9.34个百分点。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必将挤压钢铁企业利润空间,原材料企业经营压力增大。此外,人工、土地、融资、环保等成本持续上涨,原材料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预计2019年,原材料工业行业收入会有所增加,但不断上涨的成本会侵蚀部分利润,缺乏持续盈利动能支撑。

三、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一)提升原材料工业质量,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市场竞争和倒逼机制,提高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倒逼企业主动压减产能,实行兼并重组、转型转产、搬迁改造等,推动原材料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二是利用化解过剩产能的时机,破除无效供给,强化改造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原材料工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促进原材料工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变。三是推动《原材料工业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落地实施,通过完善标准供给体系、实施质量技术攻关、开展质量分级评价、推动“互联网+”质量,提升产业集群质量、优化质量发展环境,提升我国原材料产品质量,推动部分中高端产品进入全球供应链体系。

(二)推动绿色化改造,引导行业绿色发展

一是鼓励原材料企业加快工艺革新,实施系统节能改造,推广应用绿色工艺技术及装备,推动先进节能技术的集成优化运用,推广电炉钢等短流程工艺和铝液直供,推动原材料工业节能从局部、单体节能向全流程、系统节能转变,提高原材料工业能源利用效率,促进企业降本增效。二是鼓励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推广应用绿色制造基础工艺,减少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推进短流程、无废弃物制造。三是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实施用水企业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大力推进节水技术改造,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和工业废水处理回用率,大力推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高效利用,推动原材料工业循环发展。

(三)深化开放合作,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

一是充分利用全面开放和“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深化国际产能合作,推动我国优势原材料企业与国际企业开展全方位合作,推动优势产能“走出去”,创建共同发展新局面。二是加强广泛沟通交流,通过高层外交、谈判和对话等方式增进贸易伙伴之间的理解,理性审慎对待贸易分歧,妥善解决贸易纠纷。三是鼓励原材料企业建立贸易风险预警机制,提高原材料企业的贸易风险管控能力,加强海外投资项目风险监控,实施多元化经营,督促企业严格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和法律法规,加强国际经贸法律学习。

(四)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增强自我保障能力

一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推动企业进行技术、产品、商业模式和管理创新,鼓励材料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用合作,聚焦制约行业发展共性问题,联合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二是调整产品结构,加大高端产品供给,推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先进技术研发和应用,加强生产工艺流程及质量管控,加强自主品牌培育,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三是大力研发新材料,推进新材料增品种、上批次、成产业,推动新材料生产企业和下游应用企业联合开发新材料应用技术,加快新材料领域政务、行业知识、仪器设施等资源整合共享,加速新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