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国际仲裁院发布十大措施 推进大湾区建设

  (聚焦大湾区)深圳国际仲裁院发布十大措施 推进大湾区建设   中新社深圳2月21日电 (记者 郑

(聚焦大湾区)深圳国际仲裁院发布十大措施 推进大湾区建设

中新社深圳2月21日电 (记者 郑小红)深圳国际仲裁院(SCIA)21日发布《关于增强核心引擎功能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十大措施》《粤港澳仲裁调解联盟争议解决规则》,同时启用2019《仲裁规则》《仲裁员名册》。此次更新的《仲裁员名册》,基本实现了仲裁员“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和地区全覆盖,来自香港和澳门的仲裁员达147名。

十大措施包括:在法人治理机制中进一步强化香港因素;持续增加港澳仲裁员数量;以规则创新推动制度融合;发挥平台优势,提升合作水平;联合港澳,共同服务“一带一路”;支持香港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和争议解决服务中心;在深圳建设“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服务职能,提升服务水平;开展联合培训,提高能力建设水平;发挥职能优势,服务深港合作重点区域。

深圳市副市长黄敏为新聘任的深圳国际仲裁院理事、香港前律政司司长袁国强等颁发聘书。黄敏表示,作为粤港澳共建的国际仲裁平台以及粤港澳地区第一家国际仲裁机构,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实施之际,深圳国际仲裁院应继续发挥国际仲裁跨境管辖和跨境执行的特殊优势,在“一国两制三法域”的背景下,推动三地制度、机制和规则的互认、共生、融合和衔接,持续增强核心引擎功能,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深圳国际仲裁院院长、粤港澳仲裁调解联盟常务副主席刘晓春说,第二届理事会现任13位理事中有6名来自香港,该院将持续增加港澳仲裁员数量,同时,积极在大湾区推广适用以香港为默认仲裁地的深圳国际仲裁规则。

粤港澳仲裁调解联盟当值主席、澳门世界贸易中心仲裁中心全体委员会副主席高展鹏称,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仲裁调解联盟,由深圳国际仲裁院牵头三地15家主要仲裁调解机构共同设立的粤港澳仲裁调解联盟成立五年来,解决了大量的跨境商事纠纷,仲裁和调解的当事人来源国已经达到了118个。(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