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浮山

       浮山,一座4A级风景名胜区,因人文景观丰富,被称为文山。过去没开发,每年正月初七我们都

       浮山,一座4A级风景名胜区,因人文景观丰富,被称为文山。过去没开发,每年正月初七我们都有耍浮山的习俗,那时候除了浮山本村不用买票,其他村耍山也要买票的。

.

       五块钱一张票,兄弟姐妹一起去对于我们普通家庭来说也是不小的开支,好在外婆家住在浮山脚下,想去玩就让舅舅们带我们上山。

浮山旧游票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浮山基础设、配套设施的完善,旅游资源的系统性开发,门票也从最初的一元、二元、四元、五元、十元、二十元、…六十元…一百二十元…票价也逐渐增加。

浮山雾凇奇观

      现在浮山开发一新,增加了景点,将悬崖绝壁险道进行了加宽增设了安全护栏,进行了亭、楼、寺的重建和维护。而且对浮山村、浮渡村(四个乡村合并二个村)实行免费,可以随时上去玩。小伙伴们也都长大了,常年在外工作,平时假期有限,选择在正月初一和初二比较多,初七耍山的传统反而不明显了。

冰雪浮山

       今年正月天公不作美,几乎天天都下雨或小雪,难得晴天,初六夜里下雨雪,初七天多云,原本想着睡个大头觉,却被文乡群里的燕子分享的白云岩雾凇美景吸引了。

白云岩

       白云岩在浮山的东面七家山中,一夜低温出现冰凌奇观,东乡也有初七耍岩(山)的习俗。雪后山峰别有一番风味,浮山应该也一样,于是我立马起床,决定在今天来次浮山一日游,由于考虑山路湿滑,我选择独自前往。

右边凸峰—樯山

       刚出家门就遇到堂哥开车去浮山开发区,幸运的坐上他的爱驹一路送我直达浮山旅游景点广场,自是万分感谢!

地质公园火山爆发演示厅

       来到浮山地质公园广场,因为来的比较早,接待中心还未见游客,于是就随便逛逛,拍拍景区美景。

       山下景区可见山雾缭绕,美景若隐若现。

       景区好几辆旅游大客整齐排列在广场上。

       园内红旗招展,灯笼高挂,处处洋溢着节日气氛。

       一拱新桥如满月,架在小溪之上。

       园区环境优美,干净整洁。准备迎接远方的来客。

       桥下泉水潺潺。,清清的山泉水微风吹拂,清澈见底。

紫微休闲农庄

       小桥、流水、酒家。

       寒风中梅花朵朵盛开,分外妖娆。

龙家菜采摘园

       农家小菜园

       浮山旅游大门

       山下,田园小村落,油菜小麦在地里茁壮生长。

       山脚村庄池塘边,古枫、土地庙。

       民居瓦房上还残留一层薄雪

烂柯石上烂柯亭

       过旅游入口来到第一个景点:烂柯石,大石是古火山最后段从樯山火山管道中溢出,外流岩浆冷却形成巨石,岩浆冷却过程形成龟裂纹清晰可见。

       烂柯亭里有一古棋盘石,相传童子遇仙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烂柯石”古石刻,石刻受自然风化和酸雨侵蚀剥落严重,字迹已不清晰。

       远处就是景区西入口

       一转身小村已在脚下,极目远眺,山雾弥漫,山恋起伏。

       山中植物枝叶全被冰凌包裹着,晶莹剔透。

       拾级而上,来到洗墨池,浮山有二池(一大一小),小池在雷公洞前,为明代雷鲤,号半窗,福建人,明代书画家,曾修道、读书于浮山。另一个大池就是这里,在张公岩石阶右下(碧云洞)前,是清代唐礼心读书时洗墨处。

       枞阳有名的洗墨池有三处,浮山二处,枞阳县城凤凰山大坡下原有一处,为东晋时期陶侃县令留下的遗迹。

       岩前遇一村民,地上摆放有浮山特色观赏石头—浮石,一种多孔轻质的玻璃质酸性火山喷出岩,可浮于水面。

       张公岩,又称祖师岩,宋时张同之辞官学道在此洞中,现洞内有张公坐像,附近村民每逢初一、十五或者特别日子都会来祈福,香火旺盛。

       洞内一口泉池,人称“龙口神泉”每当夕阳西下,泉水浮动,弥漫升腾,现出奇观,为古“古桐城八景之一”。

       由于增加了庙宇遮蔽了落日余晖,夕照奇观只能在每年的八月份可现。洞内外还留有张公遗迹如“炼丹池”“洗澡池”“濯足盆”“杵药台”“鼎炉洞”等等。

       张公岩右转是渡仙亭,亭整体条石结构,四柱上书刻有楹联,亭建于嘉靖拾陆年。

       渡仙亭楹联石刻(多幅)

       渡仙亭上“化成开翠”石刻

       渡仙亭后面一块开阔地现被开发为桃花谷,每年三四月满谷桃花盛开,是春游踏青摄影好去处之一。

       西行来到观音岩,供奉有观音佛像,右边有一圆门,两侧有清代黄文炳撰刻联:“山如人意懒,石似我心空”岩往西尽头是总岩,其岩小巧精致却缩全山岩洞(三十六岩、七十二洞)之形于一洞之中,故名“总岩”

       俯视桃花洞,渡仙亭下,此处雨后白练如带,花雨空濛”。“花洞响雪”是古浮山奇观之一,近日连雨小编有幸得见。

       百步云梯上“南无阿弥陀佛”石刻,六个大字让人肃然起敬。

       张公岩右下迂回往南方向,拾级缓行来到“海岛雪浪岩”。熔结凝灰岩构成岩嶂,岩壁纹理成凹凸小孔密布,金经雨水淋浸形成垂向黑赭相间的条纹,其下部发育成岩洞,依次为雪浪岩、野同岩、洞宾岩、海岛岩等。明清时期,居浮山西麓在陆山庄的方以智祖孙三代对此情有独钟。现仍然留有其石刻遗迹。

“野同岩”“行窝”“泉岩”石刻。

       野同岩石刻,方大镇,(1560-1629),字君静,方以智祖父,明代进士,理学家,官至大理寺少卿,天启甲子年(1624),时朝野阉党当道,方大镇出使四川,卜之于《易》,得“同人于野”卦辞,遂辞官归里,隐居浮山。

       “行窝”石刻,方以智的父亲方孔炤(字潜夫,官至湖广巡抚)晚间梦见北宋名士邵雍于雪浪岩前种松,次日即命其子方以智于此题刻“行窝”二字,意指浮山是名士隐居之所。

       浮山神奇的地质岩奇观,浮山大大小小的岩洞都是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一点点剥落形成的。

       洞宾岩下虔诚的游客用小树枝撑在石缝中,人称“撑腰石”,撑住石头,祈愿腰不痛。

       雾凇、冰凌。

       雪浪岩飞瀑,只有下雨或者雨季才能显现。

       雪浪岩(行窝旁)

       折回沿百步梯而上,来到张公岩洞顶岩上,西望观音岩、桃花谷尽收眼底。

       远眺浮山风景区旅游服务区,青烟缭绕。

       来到山上,风景和山下截然不同,山上树木全被冰凌包裹,尤如冰雪世界,行走在林中,树上的水滴不停的坠落,如天雨一般,打湿了头发和肩膀。

       穿过密林来到一片开阔的岩石上,石上到处都是人工开凿的石槽石孔。据传这里就是明末胡寨浮山遗址之一,东边的紫霞关也有胡寨遗址。

       浮山地势险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张献忠在老桐城活动十年之久,堡长胡其芬劵化了银两修建了营寨,对付张献忠而设,故名“胡寨”,这些石孔石槽就是旧时扎营寨留下的遗迹。

       冰凌微拍,今天的浮山太美了。远景近静让人拍不够。

       古战场遗迹:元末陈友谅扎寨浮山,山上石骨上到处可见圆孔,就是当时插旗处。

       顺着山脊一路向西来到大天池,浮山有大小天池四个,这个最有名,“天池云影”是浮山胜景之一。池里生存有一种稀有物种“娃娃鱼”。

       天池远眺妙高峰(文昌阁)山隐若现,仙境一般。

       大天池 是火山碎屑流中火山气体喷出的地方,即垂直孔带在地表罕见遗迹。天池积水不溢,久旱不涸,水质清澈。

      天池边的枫树枝条晶莹剔透,状似冰雕。

       天池下来经过“莲花峰”,也是古遗址之一、峰上旧时作练兵场,石上遍布插旗,固定帐篷石孔。

       莲花峰向左拾级而下,百转千回,曲径通幽,来到会圣胜境,此处有石刻长廊、会圣寺等名景点。

      三曲洞,又称廊岩,三个洞如葫芦串连。

      “三曲洞”,洞不高,弯腰可过。

      “三曲洞”廊岩石刻

       古道,上面有“指月石”,“炮眼洞”题刻等。位于会圣寺左侧。

       “指月石”,石上平坦,古有亭,清大学士张英数次来浮山,均坐于石上,送夕阳,迎素月,流连忘返,饱览佳景。

       对面有朝阳洞,位于潜龙峡西北,与枕流岩隔峡相望,因洞口向阳,太阳最早照入洞中,故名“朝阳洞”,或曰“别一洞”亦名栖凤岩。因岩壁上刻有王阳明浮山诗二首,称“阳明洞”。

       会圣寺前“千年”银杏树,树上挂牌350年,据本地人口传树龄远不止。一个大树生于乱石之中,根下面是深涧,土壤匮乏,却能能长成三人合抱大树,实属不易。

       会圣禅寺,浮山古寺之一。

      远公塔院(远禄公就是与欧阳修下棋说法的高僧)

       会圣岩洞摩岩石刻长廊,是浮山岩洞集胜之地,形成文化。

会圣禅寺

       长廊自唐宋以来石刻荟萃,岩洞发育于含角砾的熔凝灰岩,由于角砾崩落,风化而逐步成洞。这样的洞浮山随处可见。

“因棋说法”石刻

       欧阳修任滁州太守时候,来到浮山游玩,浮山高僧远禄以下围棋作比,禅明佛法哲理,使欧阳修叹服,一改他之前对佛教的偏见。事载《传灯录》。

       “非人间”石刻在马蹄洞内,此岩形如象腿、马蹄,故俗称“马蹄洞”。奇岩一窟三门,造型奇巧,景观绝佳。

        “一足可尊”“洞关”从晋梁以来浮山吸引各朝各代文人骚客,山上无岩不刻,至今仍然留存有483块石刻,文化气息浓厚。

       会圣岩“九带遗踪”石刻,宋圆鉴大师著《九带集》处,顾称“九带遗踪”。

       会圣寺岩上腹道廊,廊内有一圆洞口(炮洞眼)传朱元璋夺取陈友谅寨后,于此架土炮封锁潜龙峡,顾称:朱洪武炮台。

       会圣岩上石壁间有一穿岩石洞,过洞有一长廊,廊内有一洞五云岩(在翠华岩之上。秀嶂迭峙,曲折连绵,晨光熹微,云生五色,得名。)相传是阮大铖(阮集之)读书处,洞上有石刻:阮集之读书处。

       洞内有一石碑:陈侯生祠碑记,陈侯,名于阶,为明桐城县令,重教育,兴书院,故桐城官绅立碑建祠于此,以宣扬其德政。

       “三侯继美”五云岩顶石刻(其意指明代桐城三个县令相继为浮山做了功德)

      沿腹道廊过五云岩拾级而上进入山林,道边有一塔,“三宝塔”明万历三十年,朗目禅师建造,为众僧人藏骨之所。塔正六边形,七层高七米,中空石结构。三宝塔三字为朗目所书。

       沿路往南,山势平缓,前行直达文昌阁,途中经过二个小天池,池内旧有“娃娃鱼”今改造后放养有金鱼。

       文昌阁下方开发打造的基础设施公共休闲场所。

       浮山之巅天池周边风光

       浮山新建项目:茶楼、酒店、娱乐场所等。

       浮山之巅:信号塔,对这个人造树,秀拔妙高之巅,近看尚可,和文昌阁一起在山下远远可见,总感觉和周围景观不搭很不协调。

       浮山文昌阁,原址原有一亭:望江亭、后毁于年久失修,据传元朝自称汉王的陈友谅扎寨浮山,从此战事不断,陈在妙高峰点将,今人称之点将台。

       文昌阁三层,一层二层陈列各种旧藏书古籍。

       文昌阁俯视妙高峰,冰雪世界。

       望江亭,茶园。

       文昌阁

       人工安全步道

       妙高峰西侧山谷状元桥处风光。

       浮山南面远眺,远处的浮山圩淹没在湿雾里,这要是晴天可以看很远。

飞来石

       东部绝壁边上一奇石屹立在飞来峰之巅。飞来峰下悬崖峭壁,如斧劈刀削,巨石有腾开之势,有下坠之危,顾名飞来石,石上有一石刻:“何处飞来”。

       顺石阶梯开始下山途中俯视浮山中学。游到这里,已是下午三点半时分,天色渐暗,山风凛冽,游客零星,不禁加快了步伐,往下一个景点,山腰金谷而去,东边的大峡谷等景点只能舍去。

       盘谷关上仙人桥,过去没有安全防护栏胆大的在上面健步如飞。让人胆战心惊。如今大家都可以上去体验一番。

       紫霞关(盘谷关),浮山古寨遗址之一。巨石飞架,中空,石上可行人,称仙人桥。过了紫霞关就来到东部主要景点金谷禅寺。

金谷禅寺

       金谷岩,金谷禅寺始建于宋代,屡经毁建,现有大佛一尊,石壁保留宋、明佛雕29尊。

      金谷岩,因金碧辉煌大殿藏于山谷半岩洞室中得名,左有抱龙峰,右有回龙峰,险峰对峙,气势雄伟壮观,岩额凸起似大鹏头,二旁石壁如内大鹏翅膀,故名“大鹏展翅”。

      唐孟郊金谷题诗:“鬼斧何年开石室,人行此处作金声,山中信是神仙宅,不羡繁华浪得名。”

      九曲洞,又名金谷洞,乡人误称“精怪洞”,洞深邃莫测。据有关资料载:明代文学家钟伯敬,曾举火入洞。每侧身过一小门,即豁然开朗,走过四弯四门后,因地中寒气逼人而退出。传说该洞穿过滴珠岩,直通金鸡洞,全长有数里之遥,九曲厨房烟,可从金鸡洞而出。

      据地理学者考察,浮山在火山活动期,因溶岩流穿过地下,突破石壁,形成九曲长洞。现长洞口封闭,仅留百米洞穿金谷大殿。

     天珠石,意指珠石自天来,石上有题刻:“吴观我观天处”,外孙智题,吴观我是指方以智的外公。

      滴水洞外“一线天”“法轮常转”“天台幻境”等石刻。

      滴水洞,又称“滴珠岩”,位于金谷岩南侧,由熔结凝灰岩中垂直层面的涨节理构造扩大为裂缝,有经雨水流蚀及多年风化综合形成。洞中四时各异,春季到来,悬流飞挂,溅玉喷珠;盛夏清凉清凉,避暑绝佳;秋高气爽,泉水澄碧;严冬雪压,冰柱擎天,蔚为壮观!

       洞内形状如海螺直立,三洞串联有似葫芦,顶上一窍见天,中间含一陨石,故称“龙口衔珠”,半岩上悬有石阁,可以栖身,称“隐洞”,又称复岩。洞上有石刻“洗心处”三个斗字,为明县令黎道炤所题,意指飞泉可以洗心,净化人的灵魂。

      一线天,滴水洞壁顶张开约一米,可望浮云如白缕,故称此地为“一线天”。整个岩体,层叠如楼,造型奇巧,神工天成。

     “悬河”石刻,龙舒任天成题刻,此次石刻较多如:“进一步”,“胜集岩”“极乐岩”“山鸣谷应”等等。

      “进一步”石刻,黄琰,系清代书法家,黄山人,康熙丙寅年(即公元1686年)三月游浮山时题书。

      滴水洞内“天河队王”石刻,愿意:“天河坠玉”,此石刻比较有意思,意指从天河坠落的水不含一点土杂质,非常纯净。

      出金谷岩,拾级而下,来到垂虹井,洞内有泉,水清澈甘甜终年不涸。

双瞻阁

      今天一日游,到此结束。浮山奇峰怪石、大岩三十六,大洞七十二,千奇百态、中小洞岩更是枚不胜数,名人石刻遍布,慢赏须几日,本人走马观花并未将其游历遍。编发此图文,仅作留念。

2019年2月11日

作者:方友才,80后,安徽浮山人。

编辑:浮山草根

版权作品,转载请保留作者及出处,违者必究。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