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的奥斯卡政治

没有凑奥斯卡颁奖礼的热闹,截至颁奖日,也就只看了《绿皮书》和《蜘蛛侠:平行宇宙》这两部。

《绿皮书》拿奖了。很多人开始批评,这届奥斯卡不行,这届奥斯卡太“政治正确”,根本没有什么激烈的竞争场面。言外之意,这届奥斯卡的片子都很平庸,《绿皮书》只是运气好,没有碰上有实力的对手,还沾了政治正确的光。

《绿皮书》是属于那种既不激烈抨击,又不空洞说教的片子。它非常巧妙地把大历史,融入了两个普通人的相知相交。影片的故事背景设置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美国,当时种族主义歧视严重,是黑人民权运动即将爆发的前期。黑人钢琴演奏家谢利博士,为前往种族歧视严重的南方巡演,找了一个行事简单粗暴的白人混混托尼做司机兼保镖。

身为黑人的谢利博士,一心想要凭借自己的努力从白人那里得到理解和尊重,可总是事与愿违。白人虽然欣赏他精湛的演奏,可走下台,仍然被一道无形的歧视之墙隔绝着,完全被当成了不可被接触的贱民,遭遇了许多不公正的对待。

托尼来自于一个意大利移民家庭,家族庞大,有幸福的家庭,唯一的困难是他需要努力挣钱,养家糊口。当谢利的邀请他担任司机和保镖的时候,他内心里其实也不是很情愿。可看在钱的份上,他没有让谢利看出来他也有对黑人歧视、误会的一面。

两个人就这么上路了。在一路开车南下的过程里,两人因为观念的不同,发生了不少矛盾,也在一路上,改变着彼此的偏见,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成为了真正的朋友。

影片的视角,是侧重于黑人谢利博士的改变。这与一贯对种族隔离历史持批判态度的主流相左。也就是说,长久以来,大家提到美国的种族问题,都是“批斗大会”,批评白人如何暴虐,如何歧视黑人。

本片却反其道行之,讲了一个“你改变我,我改变你”,“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故事。影片中谢利博士的温和的坚守,跟影片的整体风格契合。正是这种看起来并不激进,但足够强大的力量,在改变着美国。在谢利博士那里,他费力不讨好地进行着演出,只是为了证明:再温和的抗争也是抗争,再艰难的理解也是理解,为了这一点,他可以独自忍受着屈辱和不被人理解。

与此同时,还有另外一部讲述种族问题的电影《黑色党徒》。这也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影片,讲述了直到2014年依然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狂热的白人至上主义团体“3K党”仍在暗地里活动,疯狂招募党徒的故事。

一名科罗拉多州的黑人警察罗恩·斯塔尔沃斯,成功潜入当地的3K党组织做卧底,揭开了依旧笼罩在看似平静的表面下,种族主义的余孽沉渣泛起的阴暗面。影片正是根据他的真实经历改编。

《黑色党徒》虽然获得了6项奥斯卡提名,可只拿到了一个“最佳改编剧本”的奖。

据此,不少人对奥斯卡充满了意见,认为它竟然舍弃了一部具有批判精神、冲突尖锐、对现实具有极强关照的佳片,选择相对温和的《绿皮书》是一种“政治正确”、“一种倒退”。究竟奥斯卡究竟为何这么做,我们不得而知。不过仅从影片的评分口碑上来看,观众无疑更喜欢《绿皮书》。

奥斯卡青睐于“温和正确”的影片,已经不算是什么新闻了。再说,一个电影节的奖项有限,如果真的好片扎堆出现,那反倒让人为难了。

1995年的奥斯卡颁奖礼就出现了这种情况。当年,《阿甘正传》击败了《肖申克的救赎》、《低俗小说》、《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等影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导演奖等6项大奖。

然而这并没有影响众多影迷对《肖申克的救赎》、《低俗小说》、《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等影片的热爱和高度评价。尤其是《肖申克的救赎》,经常“霸占”各种片单的前几名,早已成为了长盛不衰的经典。

说这么多,无非是想说,看电影本身也是一件“见仁见智”的事情,是一件私人的事情,各取所需就好,不必非要照着获奖名单逐一查看,更不必非要将某些影评人的看法奉为圭臬。况且,对中国人来说,并不一定要把奥斯卡奉为至宝。实际上,它只是电影学院派与资本家共同作用下的利益集合。也正因为这一系列的原因,阿里影业在18年7月份对影片参投,看起来会获得不错的效果。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