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昌海洋公园盈利预警的背后:主题乐园巨头激战长三角

  2月26日晚间,海昌海洋公园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海昌海洋公园”)发布盈利警告称,本集团预期于截至

2月26日晚间,海昌海洋公园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海昌海洋公园”)发布盈利警告称,本集团预期于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所录得之母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将较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盈利大幅减少。

对于盈利减少,海昌海洋公园进一步说明,此乃主要由于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于2018年10月1日启动试运营,并于2018年11月16日正式开园;及三亚海昌梦幻海洋不夜城于2018年12月28日启动试运营,二者所产生的一次性开办费所致。

图片来源:海昌海洋公园官网

由此看,2018年上海及三亚两大项目的开园,其中上海项目运营了整整一个季度,但这并没有给海昌海洋公园带来盈利的大幅增长,反而因开园费用导致2018年盈利出现大幅减少。

除了海昌海洋公园,2018年还有上海迪士尼乐园、华谊兄弟电影世界(苏州)等巨头主题乐园经营成绩不达预期。长三角出现了众多主题乐园巨头,堪称国内主题乐园扎堆最密集的区域,为此,不少行业人士预测,长三角市场趋于饱和,未来两年将出现恶性竞争

事实上,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长三角主题乐园市场激烈的竞争就已经显现,就连上海迪士尼也在激战中“受伤”。如此背景下,长三角主题乐园市场现况如何?接下来还将上演怎样的大战?

主题乐园扎堆长三角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规划,长三角城市群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无锡、苏州等10市,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等8市,安徽省的合肥、芜湖等8市,该地区总人口规模超过1.5亿人。在这1.5亿人当中,究竟有多少人次能进入到主题乐园中?该数据尚无官方统计,但在市场人口总数有限的情况下,主题公园扎堆且依然持续扩张,竞争进一步加剧成为行业共识。

上海迪士尼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全国开业的规模主题乐园就有数十家,其中长三角地区的主题乐园就占据了大约1/3,其中就包括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华谊兄弟电影世界(苏州)、南京万达茂东方文化主题乐园等。早在2016年,行业内就有“长三角主题乐园竞争将白热化”的论断,所谓的“白热化”,2018年长三角各大主题乐园的表现就已经充分证明。

据某调研机构2010年发布的数据,长三角地区具有一定级别的主题乐园数量就有40家,分别是江苏16家、浙江17家、上海7家。当时比较有影响力的主题乐园是杭州宋城、常州中华恐龙园、苏州乐园等,如今的上海迪士尼、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上海欢乐谷、宁波方特等都还没有出现。

在过去这十年间,本已扎堆的长三角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2018年开园主题乐园数量再度领先全国,明显进入白热化竞争状态。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原旅游研究所所长王兴斌,近日在《猪年,旅游人要准备过紧日子和苦日子》一文中指出,近几年中外资本投建主题公园一浪高过一浪,可以想见,新建与原有、本土与外来、大型与中小型主题公园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洗牌迟早会来。

“猪年主题乐园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除迪士尼、长隆、欢乐谷、海昌等几家外,多数日子并不好过。”王兴斌如此分析。事实上,2018年尽管上述几家的情况还算不错,但相比过去两年的情况也有所下滑,总体经营情况并不达预期。

上海欢乐谷

据分析,除了上海迪士尼游客能辐射全国市场,其它主题乐园辐射到长三角以外的极少数,所以长三角本地市场依然是当地主题乐园的重要阵地。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在开业初回复券商时透露,试营期间以上海本地的来源为主,大约占比90%,目标群体以华东、华北及东北为主;团队比例约为10%,旅行团更多来自于长三角周边。但过于密集扎堆的长三角,激烈竞争的2018年市场已经让巨头“受伤”,包括上海迪士尼。

多家巨头经营不及预期

上海迪士尼乐园是国际三大品牌进入大陆的首家主题乐园,自2016年6月开园以来,首年接待游客就超千万人次。据上海迪士尼官方消息,迪士尼乐园开园首年(2016年6月16日至2017年6月15日)游客接待数超过1100万人次;开园两周年之时,已累计接待游客超过3400万人次。

但2018年长三角多家主题乐园开业,加之2018年新开园区“玩具总动员”未能成功吸引更多游客,上海迪士尼乐园还是受到“市场蛋糕被切割”的影响。迪士尼财报透露,2018年5月开始,上海迪士尼游客量和利润开始下滑。直至2019财年第一季度,上海迪士尼游客量继续减少,导致成本上升,利润下滑再度下降。

2019年1月23日,上海迪士尼宣布扩建全新主题园区——疯狂动物城,这也是上海迪士尼扩建的第二个园区。电影《疯狂动物城》上映于2016年初,该电影上映之时备受好评,豆瓣评分高达9.1分,上海迪士尼急切希望通过这一新园区提振游客量。从1995年至2000年,迪士尼连续推出三部《玩具总动员》,形成了系列电影IP。而电影《疯狂动物城》上映后多年,迪士尼“疯狂动物城”园区能否继续俘获人心,成为扭转上海迪士尼游客量的砝码?

上海迪士尼“疯狂动物城”概念图

曾经震惊国内主题乐园行业的巨头迪士尼如今尚且出现游客量和利润双下滑,长三角地区其他规模主题乐园也难逃激烈竞争。从游客量及盈利维度来看,多家规模主题乐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或游客量不达预期。

有债券跟踪评级报告显示,从2015年至今,华侨城有近半项目在接待游客和门票收入上出现连续下降的状况;上海欢乐谷2015-2017年的游客量较为稳定,分别是297万人次、292万人次、300万人次,但2018年的游客量却不太乐观,第一季度游客量只有25.94万人次,只是2017全年的8.65%。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表现也不容乐观,海昌海洋公园2018年盈利同比2017年大幅下滑,主要是上海及三亚项目开园所产生的一次性开办费所致。对此,夏岩集团南京设计院副院长赵春洋表示,“既然开园导致利润降低,很有可能是把开园相关的投入都归纳进去,如大量采购、演艺活动、宣传活动等,全国性宣传推广也是很大一笔费用。”

南京万达乐园2018年业绩亦未完成指标。有知情人士向新旅界(LvJieMedia)透露,2018年,各地万达乐园基本没有完成业绩指标,甚至多地万达乐园为完成业绩指标,采取各种手段冲业绩,原南京万达乐园总经理自主离职。

华谊兄弟此前发布预告称,2018年净利润预亏10亿元,实景娱乐业绩也未达预期。2018年7月,备受瞩目的华谊兄弟电影世界(苏州)开业,该项目规划初期的评估是年接待200-300万人次,但从2018年华谊兄弟实景娱乐经营情况来看,也明显未达到上述评估目标。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院长林焕杰表示,长三角是全国竞争最激烈的地区,苏州电影世界的主要问题是区域选择缺陷、IP转化乐园项目经验不足、营销策略缺陷等。

市场激战持续加剧

长三角市场扩张依然在加速。新旅界梳理发现,仅2019年新开业的主题乐园比例超过34%。其中,长三角还有多家巨资打造的主题乐园开业,如总投资400亿元的无锡万达文旅城,200亿元打造的南京欢乐谷,100亿元的华谊兄弟(南京)电影小镇,200亿元投资规模的上海蓝精灵乐园等。

乐园同质化是主题乐园在激烈竞争中面临的最大问题。从各地主题乐园项目规划来看,陆地项目是各地主题乐园的“标配”,除了迪士尼拥有广为人知的文化IP,其它主题乐园游玩项目似乎并无太大差别。同时,长三角各城市间的距离较短,同质化的主题乐园项目并不能吸引大范围的游客。

有专家分析指出,长三角主题乐园分为几个层次:世界级,上海迪士尼吸引长三角乃至全国游客;连锁级,欢乐谷、方特、宋城等,能吸引整个长三角游客;城市级,上海锦江乐园、华谊兄弟电影世界(苏州)等,吸引所在城市及周边游客。

未来两年,除了大量主题乐园密集开业,极大改变国内主题乐园格局的,或许还是三大国际主题乐园品牌开始全面竞赛。2019年,浙江山水主题小镇——六旗乐园的陆乐园、水乐园的建设全速推进,按照规划,2020年6月,六旗水乐园将率先开园。总投资高达530亿元的北京环球度假区,2019年将实现全部工程开工建设,开园时间可期。

2018年,上海迪士尼乐园游客量持续下滑已成事实,随着周边越来越多竞争者的“抢食”,新建“疯狂动物园去”开放尚需时日,上海迪士尼2019年能否扭转局面前景未卜。浙江六旗乐园2020年首先开园的是水乐园,项目本身与上海迪士尼并不构成直接竞争,但却也是长三角主题乐园的重要“抢食者”之一。

未来两三年,北京环球度假区开园,或将在华北地区形成强大号召力。据北京市通州文化旅游区管委会消息,北京环球度假区将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环球主题公园,开园后每年接待游客量预计超过3000万。这一预测游客量目标,远超上海迪士尼开园时的超千万人次。

预计开园后,北京环球度假区有望“吸住”华北地区游客,长三角主题乐园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但竞争同样趋于白热化的华北地区,对于北京环球主题度假区,王兴斌也表示情况并不乐观,反而是城市小型游乐园未来几年能保持相对不错的投资收益。

巨头竞争都互相“伤害”的国内市场,小型游乐园反而幸免“受伤”?过于扎堆的市场,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巨头如采取降价优惠出击,小型游乐园生存空间又还有多少?这依然有待市场去验证。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