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初潮代表成熟,代表可以嫁人。

不管是过年还是过生日,我们都把“父母”放在首位。

感谢父母给予生命是不变的理由。

但12岁的扎因,却一纸诉状将自己亲生父母告上了法院,原因是生下他

null

锁链钢管,痛打辱骂,是他对于生命的全部记忆。

没有玩具气球,没有书包学校。

《迦百农》

null

“迦百农”是一个地名,位于加利利海附近,据称耶稣开始传道时曾迁居此地。

基督教中“拒绝堕胎”的影子也始终跟随着影片。

扎因有六七个弟弟妹妹,孩子们成流水线长大。

像野草一般,三四岁就要跟着哥姐去街头卖果汁。

null

他们没有户口,没有学籍,扎因也是在医生通过牙齿判断,他大概有12岁。

和判断尸体一样的方法,他们对于这个国家来说:出生如同死亡,根本不存在。

扎因活得也像死去的腐肉,在他自己看来,自己就比死人多了那么一口气。

null

悲惨还不止这些,一天他们在街头买饮料,扎因发现大妹妹萨哈裤子上有血,便慌张地带她去了公共厕所。

初潮本来该告诉妈妈,但扎因声色俱厉的告诉妹妹:决不能让爸妈发现。

因为邻居的一个女孩就在此事之后,被一个陌生男人带走。

null

在黎巴嫩,初潮就意味着女孩的“成熟”

成熟,听着像在形容一个苹果。

这种事情不可能瞒太久,萨哈还是被送了人,嫁给了一个满脸胡须的中年男人。

父亲说是给她讨一条活路。

null

没能保护住妹妹,扎因一气之下离家出走。

影片剧情上分为“家庭与社会”两大部分。

逃出家的扎因流浪在城市街头,他所有的积蓄,不够买一杯最便宜的果汁。(1000黎巴嫩镑约等于4.5元人民币)

贫富差距之大,超越想象。

一边是香车宝马,一边是窝棚水沟,两者的距离也就公交车的几站地,但又是天堂与地狱的天壤之别。

null

null

扎因在城市边缘结识了一个埃塞俄比亚的女人泰格斯,她来黎巴嫩打工,认识了看大门的男友,两人生下了孩子但无力抚养。

扎因的父母与泰格斯形成鲜明对比,两种信仰也在默默地发生着碰撞。

扎因家孩子一大堆,父母像赶牲畜一样把他们赶上街赚钱。

大的赚钱,小的被拴在家里,准备赚钱。

null

泰格斯一人打几份工,她把孩子带在身边,抽空喂奶换尿布。

她的证件快要过期,但自己又没有足够的钱续,只能像做贼一样,偷偷抚养孩子长大。

null

扎因的到来,虽多了一张嘴,但孩子不用再跟着自己外出冒险,未尝不是好事。

白天扎因照顾这个小弟弟,泰格斯赚钱养家。

null

孩子是黑户,随时都有被遣返的危险,泰格斯拼命打工,恳求老板能提前支薪水给她,但老板说:用你我都是担风险的。

泰格斯给远在埃塞俄比亚的父母打电话,我以为她会向家里借钱,没想到她一开口却是:妈妈,我这个月不能给家里寄钱了。

null

成年人的生活没有容易,也没有依靠,父母孩子都要依靠你,你只能拼命强撑,告诉自己不能倒。

妈妈,我爱你。

当泰格斯报过平安后,双眼垂泪的说出这句话,我也跟着揉了揉眼角。

null

艰难仍未结束,泰格斯还是被抓了,她躲在厕所拼命挤压着乳房,奶水不断流出。

我一开始不明白,后来我恍然大悟,她是在隐藏自己母亲的身份,隐藏保护仍在哺乳期的儿子。

null

null

泰格斯不再出现,扎因的苦难也正式开始。

他一个人生存就已经够困难,现在还要带上一个小娃娃。

水管里流出黄褐色的脏水,他们在铁皮房里裹着毯子取暖。

扎因用最后的钱给他买了奶粉,两人又渴又饿,就用冰块混着奶粉吃,在入冬的季节。

null

null

为了活下去,他带着小弟弟刨垃圾桶,卖破烂。

生活只给了他苦难,虐待毒打,辱骂辛苦,但他还是拼尽全力抚养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不仅拼命活着,扎因还想离开这个国家,听别人说只要有护照,就能去任何一个国家。

但办护照要身份证明,还有大笔的钱。

在实在无法照顾后,他将小娃娃送给了一家好人家,换了四百美元。

null

有了办护照的钱,他风一般的跑回家,想拿走自己的身份证明,但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父亲只有两张证明单,一张是政府给了驱逐通知单,一张是医院给的医药单。

医院的单据让扎因一下子明白了什么。

大妹妹萨哈没有了。

在萨哈被送过去之后,两三个月后就怀孕了,11岁的女孩怎么能经受住这些?

扎因拿起刀砍伤了那个杀了妹妹的男人,获罪入狱。

null

在服刑期间,他将父母告上了法庭。

生活是个婊子,我根本不想来。

null

null

黎巴嫩处处是这样的人和生活,为了让影片更加贴近真实,我们选择了一批真实生活于迦百农地区,有类似经历的人们演出。

——《迦百农》导演 娜丁·拉巴基

12岁的扎因,个子矮小还没有柜台高,他真的是12岁,而且也叫扎因(扎因·拉费阿)。

他出生在叙利亚,后以难民身份和家人逃往黎巴嫩首都,并在那里居住了八年。

拍摄《迦百农》期间,12岁的他也不认字。

没上过学,动荡颠沛的逃难生涯,很多人夸扎因演的好,在我看来,这就是他的生活。

null

null

影片提名了金像奖与金球奖的最佳外语片,导演兼演员娜丁·拉巴基,还提名戛纳金棕榈。

说起金棕榈,《迦百农》和《小偷家族》有几分相像。

生身父母大于人,养身父母大于天。

只生不养,还不如不带他来世上。

null

记得有一个情节特别讽刺,扎因母亲去监狱看望扎因,她安慰儿子说:当上帝拿走你的一些东西,他会给你另外的东西作为回报。

儿子问她:你得到了什么回报。

我怀孕了,你会有一个弟弟或妹妹。

当时看到这,我真是气得有杀人的心。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越生越穷,越穷越生,老人们都说生下来总有办法养活,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明白:在无力抚养孩子时,就别生了。

生命是有尊严的,有质量的。

导演希望通过该片,继续探索和揭露黎巴嫩社会不和谐的因素,警醒国人。

扎因在影片中没有怎么笑过,眼圈总是红红的,父亲给了他一颗精子,母亲给了她一颗卵子。

除了这个比鞋子贵不了几块的烂命,父母没有任何意义。

null

没有最初的保护,自己带着弟弟妹妹挣扎长大,吃了太多的苦让他总是沉默,受了太多的委屈让他的眼圈总是红色。

矮小瘦弱,破衣烂衫。

雨水过后,破败的战场会再现生机,但战争留下的创伤需要国家与人民多年的喘息。

我们反对战争,一是反对生灵涂炭,二是反对人民的流离失所,国家的动荡不安。

null

《迦百农》介于纪录片与故事片之间,全片压抑真实,很多人却被最后的情节打动。

扎因在监狱里拍照,照相师让他微笑,他不会。

当告诉他:这是护照照片,不是死亡证明。

从来没笑过的扎因终于笑了,那一瞬间我有种天空久阴,突然放晴的喜悦。

null

小演员扎因也因为电影在国际范围获得认可后,他得以与家人一起搬到挪威,并在那里接受学校教育。

影片中的扎因心愿达成,影片外的扎因一生也就此改变。

null

我们感恩父母,不但感谢他们给予我们生命,更感谢他们给了我们生命中的美好。

如果只是充满苦难与折磨——

那么谢谢,请别让我来。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