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效扶贫,要授人以渔,企业家有怎样的思考?

今年两会,人大代表张近东携5份建议奔赴北京,建议中再次出现“扶贫”字眼。这并不令人意外。“扶贫”既是近些年来政府工作的主旋律,也是张近东两会建言中的高频词。继往年“精准扶贫”之后,今年张近东提出“联动线上线下‘三化兴农’,建立乡村振兴长效体系”。

精准扶贫要拔“穷根”,扎“新根”,产业扶贫便成了脱贫攻坚的利器。如今,农业生产方式较为粗放,因盲目种植导致的产品滞销问题比较严重,缺乏专业化的生产、经营技能,产业化、品牌化、市场化意识缺失,农产品上行渠道不够通畅,市场竞争力不强——这些都是扶贫道路上遇到的层层阻碍。

null

针对此类问题,张近东等企业家提议,由政府统筹资源,发挥电商企业平台优势,形成政府、电商、农户三方联动、形成合力,着力加强教育扶贫、产业扶贫力度,推动农业产业化、农品品牌化、农人专业化,进一步完善长效扶贫机制,巩固脱贫成果。

张近东的思考来自于苏宁的产业扶贫实践。近日,《互联网周刊》和eNet研究院公布了一份“2018年度扶贫企业”榜单,苏宁上榜。近年来,苏宁以“农户+企业+基地+电商”探索O2O双线“造血”扶贫模式,推动了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农产品的品牌化发展、农村电商人才的专业化发展。依托线上线下优势,打通农村电商发展壁垒,帮助农产品“上行”,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地方产业优化和乡村经济结构升级。

2018年,苏宁立足贫困地区实际及自身优势,独创扶贫实训店这一造血扶贫新模式。线上通过苏宁易购中华特色馆发掘地方农特产品,助推农产品上行;线下以扶贫实训店为主体,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就业、培训等帮扶,实现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据介绍,2018年苏宁易购电商扶贫实训店已落地100个贫困县,创造了3500个就业岗位;苏宁零售云成功赋能一千多位县镇级创业者开设了2000多家零售云门店,推动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升级。

数据显示,近年来通过苏宁全渠道,已累计实现农产品销售达60亿元,惠及200万的农业人口,培养农村电商人数超过10万人次,带动回乡创业就业青年超过1万人,为1500多万农民提供了高效优质的服务。

2019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关键之年。从取得决定性进展到实现全面胜利,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两会期间,张近东等企业家的建议,对于如何进一步提升“脱贫攻坚”的质量与效率,十分具有参考意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