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米太好而卖不出去,日本米商犯愁了

      有朋友说:吃过日本的米,我再也不想吃外国的大米了。日本人对米饭的热爱,远超人们的想象。在

      有朋友说:吃过日本的米,我再也不想吃外国的大米了。日本人对米饭的热爱,远超人们的想象。在日本,所有不以米饭为结尾的饭局,都是耍流氓。

       如果要用一张图来体现日本人对米饭的情结,非这张图莫属了。

      饭团寿司茶泡饭、煎饺拉面可乐饼,不光米饭做主食吃出花样,就连吃西餐都想和服务员羞涩地要一碗米饭。

      在日本人对米饭的极致要求下,1971年“日本谷物检定协会”成立。

     开始对全国各地130多种大米进行物理化学实验、感官实验,每年都选出“大米口感排行榜”。根据协会标准,大米共分为五个等级:特A > A > A> B > B,等级越高,代表米品质越高,也越容易得到人们的青睐。

      从此,日本大米迎来了它的战国时代。

      据日本新闻网报道,今年2月27日,日本谷物检定协会发布的食品美味排行榜显示,2018年产大米中,最高等级“特A”的数量创出历史新高。特A大米占到整体的3分之1,正在加剧品牌大米的竞争。新潟县鱼沼产的越光米也重回特A,或将成为重新向零售店和消费者宣传的噱头。

     日本2018年产的大米有154种参评,其中55种为特A。特A占整体的比率达到36%,高于2017年产的28%。

本次排行榜是日本谷物检定协会根据全国的农业协会(JA)和自治体的要求,购买相关大米后评出。由总计100名专家进行评判,把参评大米与成为标准的大米进行对比,就香味、粘性等6个项目作出判断。评价分为5个等级,如果获得特A,有时会在超市促销海报中显示。

      这么多得特A大米,米好售价自然就高,可无奈日本国内消费者就是不买账,自从2017年日本不在限制大米产量(1971年开始,日本长期实施的限制水稻种植面积,借以控制大米产量,保证单价从而保护农民的政策),本来此举意在普及优质大米,刺激消费。由于农户被强制减少农田面积,导致维持收入成为课题,因此种植单价更高的大米品种变成了大家得选择。

       但随着日本各县争相推出高价格的品牌大米,吃品牌大米的人的数量却并未明显增加,长期的经济低迷状态,造就日本人本身口袋就紧,日本消费者显然不care。而另一方面,日本餐饮行业需求的低价大米却严重供应不足。在供求的错位的情况下,日本米商犯愁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