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置业:最熟悉的陌生人

一直以来有误区:返乡置业的家乡人,已经不是家乡人了!

null

关于返乡置业,有个问题一直以来被忽视,即【返乡置业的消费群,到底算哪一种人群?】

有人说:他们当然算原籍,但他们对家乡已不再熟悉,和留守的本地人有差别;

当然,把他们归于打工城市的新移民,更不能服众,因为“没有成为新移民就是城市的过客”,否定项好像更加有说服力。

为什么要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因为这个命题的含糊不清(事实上这个问题永远也不可能界定清晰),所以这类客户其实本质上属于两者兼而有之——他们返乡置业的目的、购买力、要求、用途,一切都是由此而展开的。

null

一、    现状为逆:也不是一天冷却的

(一)2008年,就有返乡置业了

08奥运那年,有个身边的真实案例:某媒体同行毅然决然,辞去上海主流媒体的主编职务,和女朋友回家乡买房结婚。

这件事情,当时在圈子里的骚动,满满的“我们又相信乡情了”。

的确,放弃在上海经过奋斗的职位、待遇、生活环境,回家重新开始第二段人生,这种勇气值得我们钦佩,也祝福他过得好。

后来也偶尔有联系,但一对一的真心话并不正能量:“阿哥啊,回了家乡才发现,已经适应了上海的生活,没有24小时便利店的日子真难熬”。

而真实的返乡置业动能,也只能私下说说:“上海房子太贵了,回家才能买房”。

这个案例说明两点:

1、       返乡置业不是近年来才出现,只是因为数量催生的规模效应而已

2、       返乡置业若成了第一居所,两地生活的落差需要重新适应。

又回到开篇那个问题:在外多年的人,即使回家之后,他从大城市带回来的改变,还是让他“需要重新适应家乡”。

不是大城市教坏了消费者,更不是大城市娇惯了他们,返乡置业的开发商,要正视这种【原籍和眼界两分】的现实,在产品和营销端口,才能精准(成就)竞争。

null

(二)冷却,源于内外合力的作用

2019年的春节档期数据显示,返乡置业大幅度冷却,这个原因要综合来看:

一方面看市场:

1、高铁的四通八达,客观支持了“环都市圈”居住的理念,就像地铁效应一样,在高房价面前,很多消费者选择了“以时间距离代替空间长度”的自我安慰说,三四线城市(与一线城市)的房价剪刀差,推动外溢置业,也包括返乡置业

2、由于返乡置业成了规模成了气候,导致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开始飙升,飙升的结果就是拉进了其和二线城市之间的距离,原来的级差边界在拉进在模糊,便宜已经不属于返乡置业了

另一方面看购买力:

1、       从最早的“赚钱回家盖房子”→“进城争取(买房)留下来”→“赚钱回家卖房子”,这个看起来的轮回,其实是螺旋式上升,定义已经完全不同

2、       这几年实体经济的增速放缓,大城市生活成本的上升,看起来外出务工者的工资稳步有升,但大城市“赚钱回家买房”的经济支持力度其实在递减

还有一种叫做不确定性,来自于返乡置业的客户群体:

(1) 要不要继续留在大城市?

(2) 要不要放弃大城市回家?

2019年春节,返乡置业的业绩大幅度滑坡,正是从外而内的严峻,让“返乡置业”这个理想主义情怀名词的被打回原形。

null

二、    需求为正:返乡置业的操作守则

市场严峻,但再严峻的市场也要继续做下去。

(一)心态、心态,还是心态

正如开篇所讲的消费客群属性问题,这些客户若果需要被教育,第一堂课就是心态回归问题。

这或许也是一个客观命题:家乡级别的购买力,遇到了大城市级别的品质要求,当然也不能将其归罪于——都是眼界开的错。

返乡置业中一个矛盾核心,就是开了眼界的消费者,用家乡价格的有限溢价,就像实现北上广深的生活品质,美其名曰:习惯了。

这当然会遭遇杯葛,谁都没有错。

大城市寸土寸金,所以可能在绿化率、车位配置、栋距和采光等指标方面显得捉襟见肘,但大城市商业配套的发达、便捷、选择余地,给予业主的生活品质,是返乡置业不能同步要求的苛责;

又要大城市的24小时商业便捷,又要环境实现家乡的有山有水,价格差还偏执地以“一折起”要求,消费者在为难开发商,而忽视城市级差的客观现实。

误伤开发商的最终兜底接盘者,其实还是消费者自己,因为“先想明白了的”底部介入,已经让“终于想明白了的”进一步心里不平衡。

null

(二)没有答案,只有方法

媒体也帮着出主意,于是关于返乡置业的话题,居然以数学的方式被跑出来,要求以标准回答甚至量化回答来帮助消费者,而事实是——所有方法论都是物理。

继续站在“返乡置业人群不是土著人群”的立场上,对最熟悉的陌生人提供以下遴选步骤:

1、 了解城市发展的规划

因为三四线城市的市中心有限,当然市中心容量更为有限。

隆隆而起的新城再造,是这些城市的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道路,了解城市发展的走向,以提前占位,不仅是正确也是省钱。

也因为其和大城市“可以兼容三到四个城市副中心”的做法不同,区域就是项目价值乃至未来升值的最大背书。

今天的返乡置业,有几个是即买即住绝对地自住型?

多多少少还带有投资功能,这是中国房地产消费的共性,返乡置业也不能免俗。

2、了解高铁沿线的规划

高铁,看起来带来的是便利,但便利背后是价值兑现,说白了就是价格。

就像前文所言,今天的消费者接受了【时间距离代替空间长度】,其借助的唯一杠杆就是高铁。

高铁到达或规划到达,不仅是回家的时间成本,其背后是家乡和大都市的粘性指数,也就是返乡置业所能分享到的环都市圈外溢价值。

自住者回家的便利,在投资者眼中更加存在。

null

3、品牌房企优先

这个观点好笼统,但是建立在相对概率之上。

品牌房企就不会质量不过关?当然不(绝对)

但相对而言,品牌房企经过多年的开发经验之后,其标准化程度保障了开发合理、安全、品质的概率。

这个观点,品牌房企自己当然也知道,也认同。

所以,品牌房企的房子就是比非品牌房企高15%以上,奈何?!

选择,是选择者的墓志铭。

4、 避开文旅、投资、商办集中的区域

相对而言,文旅、投资、商办等物业,受到城市吸附背景的拖后腿,往往主观意愿在实战中出现了“第二悲半价”的不如人意。

(1)三四线城市的文旅,本地人不稀奇,“跟开发商无关的配套跟不上”又让外来人不来,文旅往往成了空城,当然不能做空城的邻居;

(2)投资性物业,因为入住或入驻率低下,导致设想中的配套停下来入坑的冲动,想要“配套带人气”的住宅消费底层逻辑,也就推演不下去了

(3)商办物业,更多依附于城市的宏观背书之下,动不动就一个CBD,没个十年八年的孵化,楼书不是保证书。

null

5、 选择本地人集中的区域

离家之后的返乡置业人群,毕竟在信息获取相对闭塞的三四线城市,网络未必跑得过传说,土著的信息渠道优势,是一块难以名状的暗礁。

选择和本地人就近,就是和一种家乡文化的回归,否则返乡置业就成了“人在心不在”,那些北上广深办公室的杰克和萝丝,既然回家就卸妆吧!

相对而言,本地人集中的区域,在民生需求方面的现实矛盾和存在,也会产生聚合效应,所以配套的到位和保障,也是有保障的。

居住在外来人口集中的家乡楼盘,这本来就是一个伪命题。

6、 通过网络收集负面评论并正向过滤

都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网络雇佣水军,为自己楼盘唱赞歌,诋毁竞争楼盘的事情,我们都曾呵呵。

但必须承认,网络发达带来的信息相对透明,就算是诋毁也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看看网上的评论,可以了解楼书、广告和置业顾问之外的第四种声音,也是一种信息采集渠道,多看看多听听甚至优于多跑跑,因为人性就是“说别人都是被直面的凌冽鲜血”。

null

返乡置业的成交在下降,从另一个纬度来看,预见了未来返乡置业的竞争在加剧。

竞争加剧,是同行之间的产业发展,却也带来了消费者难搞的直观命题。

大城市都走过的道理和梦想,三四线城市也必将历经阵痛,而后生。

最熟悉的陌生人,到底是熟人,还是陌生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