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早期洪武瓷器时代特点解析

洪武的造型传承元代的遗风,与元代非常接近,特别是民窑。朝代更迭,手工艺者上承下行,依然存在一种传承关系,不会突然之间断裂。之后才慢慢发生改变,开始形成了洪武自己的时代风格。

元代盘碗与明代洪武盘碗,尤其是民窑,很接近。以碗来说,从碗的腹部开始到碗底,下面胎质很厚,圈足外撇,足端平切,足墙比较厚啊,内墙直立,当中有小乳突。

元代圈足▲▲▲

明代洪武刚开始的时候,足微微的有点外撇,然后慢慢变直,但是足端还是非常的厚实,平切,也有小乳突。

明洪武圈足▲▲▲

这个圈足是典型洪武的,这是涡轮底,也叫涡旋底,足墙处有一个弧度,这种就是跟元代比较接近的,此外还有一种足墙直立的。

元代的遗风在胎质上也非常明显,盘碗的中腰往下,胎体越来越厚,一直到底,这一点与元代基本相同。这件洪武折腰浅腹盘剖视图,口沿上薄,中腰往下越来越厚,到底就非常厚了,这种特点元代与洪武非常像。但是这种折腰的角度在元代就非常鲜见了,元代折腰非常硬,洪武时期比较舒缓。假如量化的话,元代的折腰角度差不多有九十度,到了洪武就有差不多一百三十度,角度大就显得舒缓了。

胎的厚实与疏松是与胎土有关的,与其淘练的精细程度相关。洪武的胎土(民窑)淘练比不上元代,所以元代的瓷器瓷化程度会比洪武时期高。洪武的胎质明显要差一些,尤其是在民窑上,经常会发生生烧的现象。

我们在一些瓷器标本上面,经常能看到明初洪武的民窑器断面呈土黄色,这种土黄色就是生烧。如果烧结的话,这个胎体应该是灰白色或者是白色的。举个例子,现在我们所用的红砖,如果生烧的话就成土黄色的,如果烧熟的话,应该是橘红色的,这是一样的道理。

生烧现象民窑比较多见,官窑上面也能见到。烧熟的胎呈灰白色,比较坚质,生烧呈土黄色,比较疏松。

讲到这里也顺便讲一下麻仓土,很多人对麻仓土存在误解,怀着一种非常崇敬的心情,说麻仓土如何如何细腻。其实麻仓土就是浮梁一个村叫麻仓村,所产的瓷土,同样高岭土也是高岭村所产的瓷土。所谓细腻跟土有关系,元代以及明早期大量使用麻仓土,但是其实麻仓土的土质是非常差的。正因为它差,它很难塑形,立不起坯,所以那时候很多瓷器都是模压成型,分段接坯,当然这也与元代很多瓷器体型较大,并且有印花有关系。所以所谓麻仓土如何好,的确是个误区。并不是说它真的如何好,而且恰好元明时期,使用这个地方的土多一些,瓷器用麻仓土多一些,所以频繁提及。

元青花内壁痕迹▲▲▲

明洪武时期继承元代遗风,很多瓷器也是模压成型,分段接坯。

明成化以前,罐子、梅瓶等瓷器接坯现象明显,时间长了底会产生裂缝,因为底往往是最后接上去的,而且承受重量,容易断裂,经常有一些修补或者钜钉的。

也因为胎土淘练的问题,胎釉膨胀系数不一,导致了开片问题。所以元代的瓷器开片反而少,明代洪武官窑瓷器非常精细,开片也少,但是民窑的基本上一百件九十九件都有开片,就是因为胎土淘练的问题,造成了开片现象比较普遍。

瓷器的造型,从一个大的时代脉络来看,唐丰、宋秀、元墩、明肥、清秀。元代的敦厚到了明洪武时期,依然有这种延续现象。洪武的瓷器的敦厚,与元代是相差无几的。明洪武时期敦厚的盘碗非常多见。但胎体开始趋于清秀,就是说胎体(官窑制品)要比元代的薄了。而民窑的胎体还是和元代类似,较为厚实。洪武的官窑瓷器造型比较清秀,胎质精细,非常的薄,烧造的质量也强于元代。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