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韭菜、炒概念、做传销?区块链已经被黑

阅读前提示:

股市中的“割韭菜”:

1、一般形容机构、基金、大户:抛售股票导致股票市场(或个股)大跌,为其迎来新的建仓机会,再重新在低位建仓,如此循环波段操作,实现周而复始的。就称其为割韭菜。

2、一般形容散户:买股票,买了套,套了割,割了买,反反复复,损失惨重。也称其为割韭菜。

以下为正文:

321

区块链技术是个好东西,由于其成熟度与热度不成正比,很多人对其抱有很多宏大的设想,并期许此技术可以重塑当今的格局,这种期许被称作——信仰。

即便现在区块链唯一成熟的应用——虚拟币遭遇了诸多质疑,甚至被如国内监管部门一样一刀切式的严管,但对于这种技术的期许依旧存在,甚至并没有因此减弱。也正是因为这样,那些将这些技术或这一概念用在不那么正经的地方的人就有了可乘之机。

初级阶段:区块链养宠物了解下?

如果说,区块链能在国内火起来是由于大佬们没日没夜的布道,那这项技术或这一概念被更广大的民众所体会到则是由于一种区块链游戏——区块链宠物。

这款游戏能在国内火起来源自那款著名的以太坊养猫游戏,单个纸片猫的价格最高涨到了80万。价格的急速暴涨让更多的厂商和用户注意到这一应用形式,亦如虚拟币那样,但相比Token,游戏显然更加的人畜无害。

所以,我们看到了莱茨狗、加密兔、加密狗、区块猫、招财猫、宝利马、十二生肖等等,各种奇奇怪怪的纸片宠物面世。这些宠物实际上刚像是一种尝试,所有厂商都抱有一种在危险边缘疯狂试探的心理(2017年9.4之后)。

对于这些东西,国内对其感兴趣的用户基本与参与炒币的是同一群人,而且,上述这些纸片宠物在刚刚出现时都是免费送,属于积累用户阶段,所以参与的人还比较多。不过,之后的发展让这些纸片宠物逐渐变成了鸡肋。

在第一阶段送完一定数量的宠物之后,很多厂商几乎已经没了下文,用户所期许的升值并没有到来,唯一的出路也只是在QQ群里叫卖。唯一忠实集成以太猫玩法的百度的莱茨狗,虽然衍生出了繁殖玩法,但是,依旧无法提起用户的兴趣。

时至今日,现在还活着的纸片宠物,也基本已经成为可有可无的存在。

中级阶段:你可以体验挖矿的快乐

在纸片宠物遭遇滑铁卢之后,传统的互联网厂商依旧没有放弃在区块链上搞一些“幺蛾子”。此时,由于币价涨到了一定的高度,散户们开始关注几乎被忽略的挖矿行业,虽然矿机价格水涨船高(矿机价格随币价涨跌),但挖矿的收益相比炒币收益更为稳定,市场环境优渥的情况下风险更小。

在之中情况下,一些已经“行将就木”的老公司也蹭起了区块链的热度,纷纷搞起了自己的区块链,并号召用户来挖矿并获得相关的权益,俗称“VIP”。当然,这种玩法对于另外的厂商来说并不适用,一方面没有拉升股价的需求,另一方面,这种玩法太low,难免会被外界吐槽,损伤品牌。

后来,诸如傲游浏览器这样的产品推出了基于本身产品的挖矿模式,虽然依旧是通过挖矿获取积分从而获得权益,但似乎比上面的玩法更为高明,也更为贴合自己的用户,同时还可以拉新。

也许是受到诸如上述玩法的启发,网易在中途停止招财猫项目之后推出了一个独立的挖矿APP,由此引来了诸多的效仿者。

能引来效仿者有其自身的原因,像这种模式,单独的产品很好的规避了风险(不合规就关了呗,就像“麻吉宝”),同时还能很好的利用区块链的热度,吸收用户的同时将旗下产品与该产品进行联动,从而达到良性的自循环。

so,小米、百度、苏宁等等都步了网易的后尘。

对于这一类的产品想必大家也比较熟悉:利用用户行为(主要是捕捉使用旗下产品的情况)以及持续时间产出不定的“矿石”,用户可以利用获得矿石兑换相应的权益、优惠,或参与拍卖。

除此之外的玩法目前还没有出现,多数类似产品都没有调出网易星球所展现的玩法范畴,你也不能说其他厂商缺乏创新,因为小米的产品加入了米兔、百度的度宇宙加入了答题对战,但整体的框架还是积分以及联动。

要说挖矿APP是跟风模仿,也不完全是,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创新,而且确实在积分系统上实用了区块链技术,相比纸片宠物,挖矿APP似乎更接近于DAPP。

可是,这种更接近于流量入口的应用,区块链技术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极具吸引力标语……

终极阶段:割韭菜,做传销……

对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像小米、百度、网易、苏宁这些上市企业在政策收紧的情况下,只能做一些低风险的尝试,不要说做公链项目或者发币之类的高危动作,就连做个DAPP都有肯能成为众矢之的(参考阿里麻吉宝)。

要说百分百投入区块链行业建设中的还是那些创业团队,EOS、NEO、打车链(VVShare)、太空链(SPC)、美链(BEC)等等都是名噪一时的创业项目。我们得承认,大佬们春节的期间的辩论让更多人意识到区块链技术的前景,而这些创业项目才让我们真正切身体验到了区块链技术的魔幻,因为可以炒币……

的确,外界对于区块链技术的认知很大部分来自炒币,甚至此前很短一段时间将BTC、ETH等主流币等同与区块链。如果不是政策的一刀切,或许区块链技术依旧会隐藏在虚拟币的光环之下。

对于那段疯狂的时期想必大家依旧记忆犹新,各种暴富神话充斥在各种流言中,民众疯狂的进入,又一次次的悻悻而归,到了后期,各种暴雷的项目频频出现,空气币、传销币让韭菜们望而却步。

韭菜对于在空气币上炒币的失利80%的责任归咎于所谓的黑庄,蔡文胜、玉红、李笑来、薛蛮子、达鸿飞等等都成了韭菜口诛笔伐的对象。外界爱上区块链以及对这项技术失望、质疑几乎都与这些大佬有极大的联系,可以说,成也萧何败萧何。

当政策以及散户对于虚拟币变得更为保守之时,曾经大肆宣传的区块链创业项目也随着相关的行业大会一样静悄悄的躲到了幕后,而这却给了那些打着区块链旗号搞小动作的人以机会。

4月15日,名为“大唐币”的区块链传销组织被捣毁,9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全部查获,6个传销窝点被捣毁,冻结涉案账户42个,涉案金额高达8600余万元。

9月3日,微博ID为@蜉蝣小猫酱的曹艳妮在微博发文《关于美团外卖设计组孙小雅在公司内部组织网络传销诈骗的重大材料》(以下简称:举报材料)实名举报称,美团外卖设计组孙小雅,利用上班时间向同事介绍区块链公司KCI,实施传销诈骗。受骗、牵涉人员涉及美团内部数名员工,牵涉金额巨大。

近期,中启集团被曝借区块链技术发行虚拟币敛财,遭监管部门调查。

类似的例子在年初多个区块链项目被扒皮之后越来越多,而且受关注多也越来越高,这使得类似的行业负面的影响被一定程度的放大。好的一面是,这让近乎疯狂的行业迅速进入冷静期,但坏的一面是,接踵而至的是长期的熊市,以至于整个行业已经感受到了严冬般的寒冷。

漫长的熊市,以及逐渐淡出散户视野的各种创业项目,让这个行业很多垂直领域变得不那么好过。比如媒体,初期接近4000家的媒体,到如今还能剩下多少?至少,年初那种一个活动通知瞬间引来几十上百媒体logo的“盛况”已经不复存在。

利用区块链的名头做传销、割韭菜确实极大的伤害了这个行业,即便带来了行业的理性,但承接理性的优秀项目显然是不够的,现在能承接这种理性的反而是过于集中化的交易所,比如币安、火币(OK就算了,你们懂得)。

从某些方面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大众对于这项技术的期许依旧集中在“如何稳健升值”上面,至于这项技术如何改造现有商业格局、技术格局并没有多少兴趣。

甚至有人说:“不谈Token的区块链就是乌托邦”。

好的一点是,传统互联网中的领头羊级别的公司关键时刻做出了一个比较好的榜样。比如京东推出“智臻生活”将区块链溯源推向商用级别、蚂蚁金服的区块链跨境转账。

当然,这些巨头们的区块链应用依然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整个行业都处于初级阶段,我们也不能对此有太高的要求,就像曾经的风口人工智能那样,即便语音识别、人脸识别被应用到了智能机上,但这些功能依然比较鸡肋,唯一看到进步的可能就是波士顿动力的那个曾经只能搬箱子如今已经可以“飞檐走壁”机器人,堪称“恐怖”。

我们不能否认区块链技术的进步,但你要说有多少进步,距离下一个阶段还需要时间沉淀,关键的是,在这一波熊市之后,这个行业还能留存多少火种

拓展阅读:

虚拟货币是指非真实的货币。知名的虚拟货币如百度公司的百度币、腾讯公司的Q币,Q点、盛大公司的点券,新浪推出的微币(用于微游戏、新浪读书等),侠义元宝(用于侠义道游戏),纹银(用于碧雪情天游戏),2013年流行的数字货币有,比特币、莱特币、无限币、夸克币、泽塔币、烧烤币、便士币(外网)、隐形金条、红币、质数币。目前全世界发行有上百种数字货币。圈内流行"比特金、莱特银、无限铜、便士铝“的传说。

网络虚拟货币大致可以分为

第一类是大家熟悉的游戏币。在单机游戏时代,主角靠打倒敌人、进赌馆赢钱等方式积累货币,用这些购买草药和装备,但只能在自己的游戏机里使用。那时,玩家之间没有“市场”。自从互联网建立起门户和社区、实现游戏联网以来,虚拟货币便有了“金融市场”,玩家之间可以交易游戏币。

第二类是门户网站或者即时通讯工具服务商发行的专用货币,用于购买本网站内的服务。使用最广泛的当属腾讯公司的Q 币,可用来购买会员资格、QQ秀等增值服务。

第三类互联网上的虚拟货币,如比特币(BTC)、莱特货币(LTC)等,比特币是一种由开源的P2P软体产生的电子货币,也有人将比特币意译为“比特金”,是一种网络虚拟货币。主要用于互联网金融投资,也可以作为新式货币直接用于生活中使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