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能亮丨脱贫攻坚,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

文丨特约评论员 张照新(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

在各地的大力推动下,各种资源投入到贫困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全面改善,贫困户收入水平明显提高,生产生活面貌发展巨大变化。特别是通过搬迁移民和集结点建设,农民出行、医疗、教育和文化生活得到了有效解决。但要看到,脱贫攻坚仍然存在一些痛点和难点问题,需要在未来工作中引起重视。

贫困户脱贫的收入存在变数。为让贫困户增收,各地在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外出打工就业外,往往采取以贷入股、财政资金股权量化收益等方式。根据调研,各地以贷入股的分红期限往往规定分红3至5年,到期后,就不再对贫困户分红;有些财政资金的股权量化资金往往也规定3至5年的分红期限,到期后是否分红并没有给予说法。另外,财政资金支持的市场主体在经营过程中也存在市场风险,今后可能亏损甚至破产,贫困户的股权分红收益就难以为继。

各地特色产业发展存在较大市场风险。贫困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有一些特色资源和特色产品。各地大都利用财政资金、信贷资金支持发展特色产业。但一些连片地区的特色产业往往雷同。如我们在四川某相邻的两个县调研时,就发现这两个县都把茵红李作为本地特色产业进行大规模种植。茵红李作为特色产品,市场容量可能有限,这些果园全部投产后,可能由于集中上市导致供大于求而导致亏损,难以实现让贫困户增收的目标。

很多贫困地区过度依赖帮扶部门。在贫困地区,由于农村缺人才、缺市场主体,地方政府,特别是在乡村两级的帮扶工作队成为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帮助农民选品种,帮助农民找销路,甚至通过对口帮扶部门以购代捐的方式消化农民的产品。但随着脱贫攻坚任务结束,很多对口帮扶人员陆续撤离,当地农民特色产品的生产、销售都可能出现问题,导致产业发展面临梗阻。

例如,我们在四川某县的一个村,当地驻村工作队帮助农民联系和购买树苗,当地农业局来指导农民如何种植。该村养殖场的鸡蛋也由该省与对口帮扶的高校予以消化。未来随着驻村工作队撤离,该村产业发展由谁来指导,产品如何销售,成为当地面临的重要问题。

贫困户与其他农民的不平衡问题应引起重视。目前政府对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住房、医疗和教育方面给予众多优惠政策,但周边一些非贫困户尽管收入水平并不比建档立卡户高很多,但却与这些优惠政策无缘,部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甚至明显低于贫困户,导致产生不满情绪。如我们在某县调研时了解到,一个贫困村到户资金超过1000万元。为化解该村非贫困户的不满情绪,该县不得不向村民宣传,“正是这87户贫困户才带来国家对该村5000万元的基础设施投资”。

建议各级政府完善三个机制,化解这些问题和风险。一是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尽量通过政策扶持或者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市场主体,为贫困户产业发展提供服务。二是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地方政府要完善政策性保险制度,把当地特色产业纳入保险范围,并由自然风险向市场风险拓展。三是建立普惠性政策实施机制。在脱贫摘帽的地区,应将一些对贫困户在住房、医疗、教育和产业发展优惠政策调整为普惠性支持政策,让所有农民都能享受到政策的阳光。同时,对于非建档立卡户中的困难群体给予重点关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