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通纳》:一本迟到50年的畅销书

点击“秋叶大叔"↑↑↑,加个关注吧 hi,大家好,我是米勒。 秋叶团队内部最近在玩一个【交换读书】的

hi,大家好,我是米勒。

秋叶团队内部最近在玩一个【交换读书】的游戏。

游戏规则是这样的:

每个人每周推荐一本书,将书名写在纸条上。

大家抽签决定自己本周读哪本书,抽到哪本读哪本。

一周内读完,同时写一篇书评文章。

读别人的书,写自己的文。输入倒逼输出,是不是很刺激?

然而,当拿到本周图书的时候,我觉得可能在上周用完了自己的所有运气:我抽到了一本小说——《斯通纳》。

小说,或许容易看,可是不容易写书评,这对我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

带着忐忑的心情,我用周末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

《斯通纳》的阅读体验让我很难过,它不是一本讲述英雄成长之路,甚至连振奋人心的情节也谈不上,作者以不带一丝一毫悲喜的冷静洞察了生活本质的全部。

小说的主人公斯通纳是一个平凡的人,结婚、生子、教学、退休、衰老、死亡,他的一生和成功无缘。

斯通纳活过,然后死去,如你我一样。他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就发生在你我面前,看似平淡。然而,写出这种“简单”却需要天才才能完成。读这本书是一本令人难过却又美妙的阅读体验。

——《星期日泰晤士报》如此评价

或许是吧,小说《斯通纳》之所以好,也许正是它毫无表情地向读者展示了期待与真实生活之间的落差。

一个问题出现在我面前:“你的一生,还要期望别的什么吗?”

我怅然若失,心有不甘。

1、成长

斯通纳大学入学进得是农学院的。八个春秋之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正酣的时候,他拿到了哲学博士的学位,成为了母校英文系的助理教授。

从农学到英文系,不是因为斯通纳对自己的未来有规划,只是因为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触动他。

当他在学校办理转院手续的时候,面对斯隆顿先生(教务处主任)的讽刺,他紧张、忐忑,但没没有退缩,用颤抖的声音说了那句“我不想回去”。

二十岁的斯通纳,做出了人生中第一个自己的决定。

可正是这个决定,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他真的没有再回农场,从此和文学相伴一生。

每当他被生活的不如意打击,他都会去文学中寻找慰藉。

通读这本小说,斯通纳似乎有且只有这一次,主动做出了影响自己人生的抉择。

真实的可怕。

平凡的我们,臆想出自己离经叛道,仗剑走天涯,到头来不是也同样听妈妈的话,读书考试上班结婚生子等老去。

我们影响自己一生的决定,也不是这样看上去毫不经意,却已经命中注定吗?

2、婚姻

对待婚姻,斯通纳是有期待的。

可是斯通纳娶的妻子伊迪丝却不是他想要的那个对的人。

伊迪丝的妻子,接受的教育是:女孩子,到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

和斯通纳结婚,不是因为爱,只是因为“到了结婚的时间”;

和斯通纳发生关系,也不是因为爱,是因为“到了生孩子的时间”。

孩子一出生,她就和斯通纳分床睡了。

伊迪丝的人生就像一个定时程序,从出生开始,就被她的目前设计好了,所有触发她行动的理由只有一个:时间到了。

我有时候在想,伊迪丝真的幸福吗?她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呢?会不会在她自己的世界里,一切就是这样的,顺其自然,理所应当呢?

我理解不了伊迪丝。

我理解斯通纳。

多少对夫妻真的琴瑟和鸣?

“结都结了,还想咋地”,斯通纳跟世间无数的已婚男女一样,认了忍了。

出轨、不忠、无奈、回归家庭……这好像也就是现实中,很常见的婚姻。

3、死亡

斯通纳最后是因为癌症去世的。

在和死神接触的最后一秒,斯通纳回想起自己念念不忘的失败,坦然了。

他感觉这些已经不重要了,没有价值了。

他抚摸了床头好久没有碰过的书,捏着这本书,陷入了最后的寂静。

斯通纳的好友这样这样评价他的一生:"你有工作能力,可是你又懒,工作不够勤勉,达不到这个世界要你达到的程度。”

达得到,达不到,对于一个死亡的人来说有意义吗?

即使不曾拥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跌跌撞撞完整地经历了平凡的一生,又怎样?

我想,在斯通纳生命的尽头,或许他可以坦然面对自己平庸的一生。

4 、真实

我问了给我推荐《斯通纳》的同事:为什么推荐这本书?

她说:因为很多人,在里面读到了自己,无论是求学,婚姻,还是生死。

反抗,但不彻底;

妥协,但不情不愿;

有梦想,但不敢承担梦想的代价。

斯通纳的一生将会是你我的一生。

也许更糟糕,即无功勋,也无作品,生于平凡,死于岁终。

或许吧,从另一个角度讲,再也没有什么比无故事的一生更真实,甚至更幸福。

但读完《斯通纳》,我告诉自己:我不想过这样的人生。

评语:触及生活本质。

推荐:三颗星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