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爱情片的未来在哪里?

作者 | 林蔚 已经9012年了,电影中上演的爱情故事会是什么样的?   正在上映中的《比悲伤更悲伤

作者 | 林蔚

已经9012年了,电影中上演的爱情故事会是什么样的?

正在上映中的《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现身说法,言情、虐心、悲伤依旧是一种选择。这部翻拍自2009年同名韩国电影的作品,延用了原版的语境、情节设置,十年前的“癌症悲情”梗依旧被放置在台湾版的故事里。十六岁相遇的一对男女情似亲人、爱人,病不久矣的男孩为了不让女孩面对悲伤,在死之前为她寻找完美的爱人归宿……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尽管影片精挑细选在白色情人节当天于内地上映,且上映三天,影片票房破亿。但有个事实不能忽视,这部去年台湾地区华语票房冠军的影片,和三月份其他偏文艺挂的影片一样是好莱坞视效大片换档中的“调味品”,难创票房奇迹。

今年情人节,同样台湾班底、爱情主打、偶像助阵的《一吻定情》在第一天拿下1亿票房后快速缩水,表现远逊色于2015年上映的《我的少女时代》。而内地语境的爱情片呢,《在乎你》、《如影随心》跳档未归,《情圣2》因众所周知的不可控原因上档艰难。

可以说,从去年6月份《超时空同居》后,爱情片在电影市场中的分量日益减少,仅有声量的是在营销上引发争议的《地球最后的夜晚》。正在慢慢抛弃爱情片的,是观众,也是市场。

《地球最后的夜晚》

爱情片的争议:

有时,深情与矫情是同一个词

与其他类型电影相比,爱情电影是最“纯粹”的一种类型。它鲜少承载社会、政治意义,即便是有战争、阶级、私人恩怨等因素在其中阻挠,最终爱大于一切,爱可以超越一切。每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均是在“爱最大”这句颇为中二的口号下产生的。

《魂断蓝桥》

不管故事的结局是悲是喜,爱的遗憾与爱的圆满都是爱情片所标榜和宣扬的价值。从默片时代梅里爱拍《灰姑娘》,1930、1940年代奠定爱情叙事套路的《一夜风流》、《魂断蓝桥》,50年代让几代人魂牵梦绕的《罗马假日》,90年代最著名的“灰姑娘”故事《风月俏佳人》和赚人热泪的《情书》、《八月照相馆》、《泰坦尼克号》乃至《花样年华》、《断背山》等等,在近一个世纪的爱情片变化中,传达的多是爱情的伟大和陷入爱中的美妙氛围,哪怕伟大爱情背后的底色是隐忍和哀伤。笔者将这种爱情观称为古典式的、文艺质朴的爱情观。

进入2000年后,无坚不摧的、让人哭得稀里哗啦的爱情片在缩减。好莱坞最先体会到爱情文艺片票房遇冷的困境,“爱情疲劳症”在十几年前便初显。好莱坞制片人道格·戴维森(Doug Davison)曾说,“好莱坞不再象过去一样,擅长传达男女之间那种坚决而真实的感情了。如今,现代人其实很害怕展现出自己认真又多愁善感的一面。”

《八月照相馆》

异化的社会下生存的你我他,往往感受到的是爱情的无能为力,“爱无能”成为一个时代的特征,此时更多的爱情电影也发生变化,更倾向于掰开了揉碎了讲爱情中的自私、争吵、不和谐乃至人本质上的孤独。比如“志明与春娇”系列。

因此,如《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这类沿袭着悲情爱情观的片子,有着比如得了绝症的男子为心爱的女孩寻找依靠,女孩为爱殉情的桥段,确实很难成为广泛受众的共情点。很多时候,矫情与深情本就是一个爱情故事的两面。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最难写的类型:

永恒题材的浪漫困境

在所有类型中,爱情片往往最容易遭受非议。特别是在这个轻易便将爱情立场与三观画上等号的时代,爱情片的创作举步维艰。

爱情的状态是复杂的。心动、暧昧、暗恋、单恋、多角恋、相爱、出轨、复合、分手、嫉妒、挣扎等等,每一种状态或每几种状态的结合便能延展出一个爱情故事的讲述。难度在于,如何让观众能从主人公身上感受到丰满复杂的爱意情绪,从而愿意认同这个爱情故事的发生,愿意感受他们在爱中的跌宕起伏的心境。

《志明与春娇》

这个前提成了许多爱情片的紧箍咒。加之在爱情不一定是电影的必备元素的当下,比如《惊奇队长》毫无罗曼斯的展现,春节档几部喜剧片里女性角色缺席也无伤大雅。在这样的状况下,想要创作让多数人共情的爱情片难上加难。也就是说,爱情片的公式虽简单,是两个人相遇后发生的一段故事,但是要想在人人都知道的圆满或分手的结局前提下,编排出有趣的情节,将一段爱情讲的有意思是不易的。

也可能是凑巧,近年来国产爱情片的高票房大军中,有一股“分手题材热”。《前任3:再见前任》、《后来的我们》、《心花路放》乃至更古早的《失恋三十三天》、《致青春》讲的均是与过去爱情告别的故事。

《后来的我们》

回望爱情,从中找到解脱。“分手类”爱情片的成功在于打捞了观众们过往的相似情绪,接而宣泄了这种情绪,是一种释放的过程。与好莱坞视效大片、动作片带来肾上腺素的快感类同。或许可以这么讲,幸福的爱情各有各的幸福,而分手的痛苦则是最大的共情之处。

但是,当一种成功的模式出现、量产化、乃至审美疲劳后,之后的爱情片该怎么办?这个答案现在看来还是未知。探索也有很多,比如直接翻拍国外的爱情片,《蓝色生死恋》、《我最好朋友的婚礼》、《爱之初体验》、《命中注定》等等,口碑与票房均扑街。

《1980年代的爱情》

也有一类善于拍摄细腻情感的导演在坚持创作爱情文艺片,比如霍建起导演了《如影随心》、《1980年代的爱情故事》等等,但过于小众,难有成规模的受众。

如今国产爱情片的困境,并不是孤例。好莱坞上一部引发话题的爱情片是2016年的《爱乐之城》。韩国最受欢迎的爱情片是五年前的《狼少年》。日本更早,至今本土票房最高的真人爱情电影《在世界中心呼唤爱》已是2004年的事了

爱情片是沦为其他类型片里的附属内容,还是逐渐走向小众类型成为分众的一个选择,不得而知。当爱情已不再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而是一种奢侈品时,爱情电影的未来也走向成迷。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