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颠覆的图书馆诞生了:煮饭、租房、唱K……无所不能!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每天一条独家原创视频

在全芬兰地价最高的“钻石”地段——

首都赫尔辛基的市中心,议会大厦对面,

市政府却花了近一亿欧元(人民币近8亿),

造了一所全开放的免费“大客厅”,

无论是流浪汉还是难民,

都可以自由进出!

这里虽然还是叫图书馆,

孩子们进去是为了打网络游戏,

大人们进去可以做衣服、打毛衣、玩乐器,

甚至还能做饭……

这里被取名为“书的天堂”,

竟然一开馆没两天,书架就被拿得空荡荡!

null

鸟瞰颂歌美术馆

null

null

图书馆内的人们

开馆三个多月以来,

访问人数已超过90万人,

每天都有上万人前往。

该建筑也入围了欧洲顶级建筑奖项

密斯奖(Mies vander Rohe Award)的候选名单。

这到底是什么奇葩图书馆?

跟随一条摄制组,

独家揭秘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公共图书馆:

赫尔辛基颂歌图书馆。

点击上方视频,查看全世界第一个

真正关于颂歌图书馆的短视频故事!

撰文 | 殷紫

null

null

null

null

芬兰的图书馆制度是全世界第一的。颂歌图书馆于2018年12月6日——芬兰第101个独立日,正式开放。

从1998年正式提案、到后来的公开招标、馆名征集,到设计完工,花了20年。

在2013年的国际公开设计招标中,通过匿名评选,赫尔辛基的ALA建筑设计事务所胜出了。

null

一座桥,架起一个天堂

颂歌的形状很特别,像一艘庞大的船只,起伏的顶端又好似一片巨型的白云。

整个建筑17000㎡,共三层,内部支撑结构,就是一座铁桥。

null

null

图书馆三层结构

null

图书馆与周围城市环境相融

但其实据设计颂歌的主建筑师之一南安迪(Antti Nousjoki)讲,灵感的出发点,还是在于考虑它的功能:

作为一个地处赫尔辛基市中心,毗邻热闹商圈、火车站和美术馆的公共空间,能够给市民们带来什么样的服务?又能填补哪些缺失的城市设施?

“人们需要的是一个既可以社交互动,又可以独立工作的地方,而它必须基本上是免费的、自由进出的,面向所有人的。”

null

null

顶层大厅长达150米

三层:4500㎡的“书的天堂”,不以书为主

桥的上端所支撑的,被建筑师称为“亭子”的,就是顶层“书的天堂”。

周边全部玻璃墙围住,似乎悬空于桥上。充分利用自然采光,这在北欧冬季,日照极为短暂的天况下,显得尤为重要。

null

而被命名为“书的天堂”(Book Heaven),是由全体馆员集体讨论一致通过的结果。

null

可是开馆没几天,人潮涌动,过于火爆,顶层的书架上的书立刻被拿空了。芬兰媒体纷纷撰文质疑:为什么“颂歌”作为“书的天堂”,书却那么少?

null

null

建筑师南安迪说:“图书馆必须储存大量的书——这种陈旧的布尔乔亚式观念,拖了当代图书馆设计的后腿。

有些人固守这种19、20世纪的概念,搞得图书馆越来越不受欢迎,也导致了现在世界上好些地方的图书馆都维持不下去,不得不关门。

在全芬兰最贵的地盘上,造一个大楼,却把大部分空间用来放实体书,也是不合理的。”

null

null

在建筑师看来,“书的天堂”更像一个书店的概念,这里基本上陈列最新最热门的书,流动性很大。而不是传统书库概念,永远是一样的内容。

这里的书架只占了整个层面4500平方米中三分之一的面积,建筑师把书架设计得比较低,适合随手翻阅,人们来随意浏览,偶尔发现一些惊喜。

null

顶层是整个颂歌图书馆唯一能找到书的地方。这里的10万册图书,只是整个赫尔辛基公立图书馆系统350万馆藏的一小部分。

这里实体书虽然少,但人们通过图书馆网络,可以随时查阅自己想要的书,并且选择到离家最近的分馆取书,也可以在任何分馆还书。

null

图书馆有数量众多的电子书和有声读物供出借,还可凭图书卡登录网络,借阅120个国家,60种语言出版的近6千种杂志和报纸。

所以传统书籍虽然仍是图书馆的重要馆藏,却只是传播信息和知识的方式之一。

为了更好地迎合现代人的学习和阅读习惯,图书馆必须提供对用户来说更有实用价值的“产品”。

null

null

null

顶层阶梯式阅读区

三层也是整个图书馆最开放和活跃的空间。凌驾于嘈杂的街面之上,视野开阔,适合读书写字、冥想发呆。大面积采光,大面积的台阶式区域可坐、躺。

null

null

顶层为360度全玻璃幕墙,玻璃上有白色斑点,是特殊的定制玻璃,为了在强烈的太阳光照情况下,缓解室内形成的巨大反光和热度

然而这里并非禁语区,人们可以自由走动、交谈,因为景观太美,甚至还有不少人带了行头来表演,来拍艺术照的。

null

顶层儿童区尽头的故事屋

还有飘着香味的咖啡、点心、茶歇区域,也有满地爬着婴儿的儿童玩耍区。

null

null

南安迪说,对于是否要把开放式儿童区设置在顶层一端,建筑设计团队和图书馆员有过非常激烈的争论。

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孩子和家庭是图书馆的重要客户群,不能因为怕孩子吵,而把他们分隔开,关在一个封闭的空间。

结果开馆后,儿童区附近那一片,成了自由职业者们最喜欢蹲点儿的地盘。虽然是全开放,由于收音特殊设计,不会嘈杂。原先怕孩子吵闹、影响其他用户的担心完全不存在。

null

null

首层空间与市民广场无缝衔接

一层:市中心的免费大客厅

颂歌的支撑结构,就是一座铁桥。而桥的下端,是开放底层大厅,好比室内广场,连接户外活动空间。

null

具有雕塑感的木制拱形元素

null

这也是整栋建筑最嘈杂的部分,除了信息服务台、还书借书,还有餐厅、电影院和多功能报告厅。

null

一层电影院(效果图)

null

电影院外部休息区

null

null

公共休息区

在市中心和朋友汇合,走累了歇个脚、上个厕所、喝口水,这里都是最佳选择,没有保安来驱赶你,也没有繁复的安检设施。

null

null

二层:汇集各种黑科技,

还可以打游戏、缝衣服、做饭……

而躲在“桥洞”里的中间层,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却是别有洞天。

这一层汇聚了图书馆的精华科技和特色服务,集中体现了芬兰公立图书馆系统强大的公民服务意识,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

null

null

用于支撑顶部的桥梁的桁架间,形成了一系列灵活且不规则的空间

null

相对独立的大开间、工作间,比桥洞下的全开放空间更安静

null

免费开放的缝纫工作台

宽敞的缝纫工作台、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巨幅海报打印机,以及各种各样的大小仪器,比如塑封、胸章机等等。甚至还有相当专业的木工和金属手工制作工作室。

null

厨房空间效果

孩子们有专门的电脑游戏室,大人们能玩的东西也不少:专业录音棚、卡拉OK室、琴房……甚至还有一个设备齐全的专业厨房,可以用来聚会请客。

所有这些设备,大多数免费向持有图书卡的用户开放,只需提前上网预约。

null

一条记者现场制作“一条”布袋

所有机器使用都是免费的,只收取所需材料费。3D材料费便宜得一塌糊涂,每件0.7欧元。

一条记者用电脑激光切割机做“一条”布包所支付的材料费也才几欧元。

null

还可以免费租用长达3小时的房间:可以最多容纳16人,开会、放电影都没问题。图书馆馆员幽默地告诉我们,用户租了房间后,关起门想干嘛就干嘛。

经过体验,这里绝对是自由职业者的免费办公地点,可以工作,见客户开会,打印扫描等,都不要钱。

null

null

用户在免费使用的3D打印机前

不分老幼、不论贫富,为所有居民免费提供终身学习机会和娱乐用品——这是芬兰公立图书馆的宗旨。

所以除了书、唱片和DVD这些传统图书馆借品之外,人们还可以在图书馆免费借用:桌游游戏、电脑游戏,手提电脑、iPad、摄像机、耳机、键盘、扫描仪,甚至还有溜冰鞋、滑雪板、网球、哑铃、飞碟等体育用品。琴房提供的各种乐器也是免费的,一些分馆甚至有三角钢琴。

至于五花八门,你想也想不到的东西就更多了去了:血压仪、老花镜、指南针、雨伞、充电器、头盔、电钻、读卡器……

null

ALA建筑事务所合伙人合影(左一为南安迪)

建筑师的期待:当代公共建筑的未来

颂歌图书馆开馆后,国际各大媒体如英国《卫报》、《金融时报》争相报道。《纽约时报》更是在头版刊登大幅图文,并对比美国一些地方公立图书馆因经费不足、人流稀少不得不关闭。

BBC甚至要求馆方闭馆一天便于拍摄,却被馆方断然拒绝,说这怎么可能,我们是为公众服务的,不能为了迎合媒体这么干。

null

null

null

颂歌图书馆每周7天向市民开放

建筑师南安迪自己谦虚地认为,这是近十年来世界上最具有实验性和大胆的公立图书馆案例。

他还提到,近年来有一个不好的图书馆设计趋势,就是乍一看好惊艳,仔细一看是作秀,华而不实,并没有真正为用户服务。这类建筑有着其他的目的,而非图书馆真谛。

null

扶梯从首层通向中间层

null

贯穿三层的螺旋楼梯

null

从顶层俯瞰中间层

颂歌的三层楼面,是对市中心周边环境三种不同的呼应:

底层:社交大客厅;

二层:工作室/会议室/手工制作间;

三层:读书/写作/休闲。

南安迪认为,因为建筑结构打破了常规的支撑模式,这三层之间并无阻隔,空间流畅,而其中的人和活动也是流动的。

null

站在螺旋楼梯底部仰视

50年以后,里面的室内设计都可以改变,以适应那个时代用户的实际需求。然而,整个建筑框架和支撑结构是永恒不变的。这样,注定了这栋建筑将是不同寻常的。

从某种程度上,建筑师是从设计出发,尽量保证颂歌将永远是个服务于公众的公共建筑。

null

赫尔辛基市中心鸟瞰-颂歌图书馆施工中

null

颂歌图书馆建成后

“在荒郊野外的一座孤零零的建筑,对于社会的影响力是微乎其微的。而像颂歌图书馆这样,和城市生活紧紧相连的建筑,作为城市的一部分举足轻重。

所以,建造一个更好的都市领域,是当代建筑师最大的挑战,同时也是一个机遇。”

图片摄影:Tuomas Uusheimo, Daniel Leiviska

鸣谢:颂歌图书馆,ALA建筑事务所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