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上》故事这么沉闷,看点到底在哪里?

周冬雨首次担任出品人,就找来了个人风格十分突出的张猛导演,全胶片拍摄的方式产出了这部新作——

《阳台上》

从《钢的琴》开始,张猛导演就被视作是中国第六代文艺导演代表人物,讲故事和把控演员的发挥是他的特长。

在个人风格上,张猛导演则是擅长聚焦于有现实感或者温情幽默的小人物身上,“关照现实”是他最突出的标签。

《阳台上》很明显的传承了这一风格,而且在周冬雨的支持之下,他可以做到全胶片的方式拍摄这部影片。这在影片中也有很独特的体现,就是观众能一眼就看出很具高级感的画面色彩和摄影构图。

不过,张猛导演的这部影片的落脚点,更甚于以往,对于男主张英雄(王锵饰)的心理刻画是本片的重点,而承担营销作用的周冬雨,在影片中的存在感反倒显得不足。

大量的隐喻镜头和角色特写,也让这部影片在故事讲述上显得十分沉闷,如果仅仅是冲着看一个故事的心态走进电影院,难免会有所失望。那么,这部影片究竟有什么值得一看的点呢?

《阳台上》摄影和技术很出众

擅长文艺电影的导演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拿手绝技,他们或者有高级的摄影构图能力;或者有独具匠心的故事设计能力;或者有前卫的电影技术表达。

在《阳台上》这部片子里,张猛就表现了一些独特很高级的摄影构图、色彩运用和电影技术。

影片的摄影主要体现在阳台窥视的镜头里,男主张英雄窥视女主陆珊珊时,导演用了一个很出众却又很符合男主身份和心理的画面色彩,为了表现男主在窥视之时内心欲望的流动,导演给窗户涂上了粉色。

从粉色的画面里看到的陆珊珊,是男主欲望的产物;而从正常角度看到的陆珊珊,却是青春明亮的绿色,干净而透彻。

影片结尾,男主眼里的陆珊珊没有了象征欲望的粉色滤镜,这种色彩的运用是主人公心理变化最有力的证实。

同样出彩的其实还有影片的构图,张猛的镜子的运用很有心得。在张爸和陆爸交锋的场景,在男主追踪对手心绪晃动的场景,镜子的运用体现了多重空间的不稳定性和照见自我的识别性。

作为一部很有“作者个性”的文艺电影,张猛在拍摄时也用到了很多不同于商业电影的镜头语言,最突出的在于几场追踪戏和男主的独行戏。

三场追踪戏,类似鼓点的背景音乐贯彻始终,随着音乐的逐渐急促追踪的距离也在产生着动人心魄的变化;

男主两次回到拆迁的老房区时有几个很明显的主观镜头,带着很强烈的晃动,观众在看的时候难免会产生头晕的观感,这其实也对照了男主不平静的内心。

把叙事和情绪变化付诸镜头语言和摄影构图进行表达,这是文艺电影和商业电影最大的不同之处。张猛在这方面做的十分出色而独具个性。

《阳台上》的隐喻叙事和心理刻画

上文也说到了,《阳台上》具有很个性的作者电影色彩。所以在观看这部影片之时,应该着重注意导演会用到的心理刻画方式和叙事方式。

表面上,《阳台上》是一部讲述少年向杀父仇人复仇的故事,但实际上,这部影片其实是一部讲述“逃离”的故事。这集中体现在男主的心理变化。

整部影片的故事并没有十分冲突的矛盾,最具刺激的应该是男主做梦砍死了仇人。男主的心理变化才是影片要讲述的重点,一个少年突然丧父,某些冲动会让他产生复仇的念头。

遗憾的是,男主复仇的念头和懦弱的现实产生了冲突。为了缓和这种冲突,男主要么选择战胜懦弱的性格,要么选择战胜复仇的念头。

导演尽一切可能刻画了一个不断说服自己“暴力不可取”和“复仇不重要”的张英雄的形象,以及最终他选择向仇人的弱智女儿(另一个更弱者)下手,其实都是一种逃离的心理。

要想完善男主这种从“产生复仇念头”到“逃离复仇”的心理转变,就必须读懂影片中的隐喻叙事。

影片前半段用了数个镜头隐喻的表现了男主为何会产生复仇的念头,比如生日场景中父权的体现,当家庭中的父亲死亡之后,作为家庭的男人,他自然会产生强起来的欲望,而“为父报仇”则是强大的一种体现。

再比如电视中闪过的“不辱使命”镜头,这也体现了张英雄成长环境中,外界所给予的需要他强大起来的暗示;

母亲对他“无所事事”的抱怨更加剧了张英雄寻求认同的心理。“报仇”是被认同的手段。

无人的海船、坐车抱腰的动作、半夜回家找妈妈等事物,隐喻着男主懦弱胆小的性格;上文说到的,对陆珊珊“占便宜”作为报仇的手段,其实是“逃离”的体现。

看懂了影片的隐喻叙事,才能看懂这部影片里张英雄的性格转变,而张英雄从“想要面对”到最终“逃离”的事实,是本片最隐喻的叙事。

《阳台上》不失为一部好片,但导演在讲故事的时候太过于侧重色彩和技术的表达,以至于在故事的连续性上惨遭撕裂,同时过多依赖隐喻叙事和镜头语言,导致了这部片子观感上的沉闷。

不过,若是你喜欢探求人性的欲望和现实的矛盾,或许能在本片找到奇特的落脚点。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