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上》:张英雄为什么放弃报仇?

电影《阳台上》幕后有这样几个有趣的故事:

周冬雨首次担任电影出品人,并且还在影片中出演智商只有10岁的少女。为了让导演不受影响,拍摄之时,张猛并不知道周冬雨就是出品人。

或许是在不知情的张猛导演的要求下,周冬雨即使是刷牙也不放过看纪录片捕捉“10岁智商”人群的生活细节,甚至一度因入戏太深不能正常行走。

为了影片的效果,饰演男主张英雄的王锵自学了上海话。为了贴切张英雄的人物形象,他还故意将自己的体重减了10斤,于是我们能在剧中看到他半裸时突出的排骨。

可见,无论是作为出品人兼主演的周冬雨,还是首次征战荧屏的王锵,都对这部影片的最终效果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导演张猛更不用说,看过影片的观众一定能或多或少感受到这部影片的细节之丰富,人物心理转变之微妙,这一切都来源于导演的精心安排。

当然,这部影片最重要的一条故事线还是讲述张英雄的复仇之路,在胶片摄影的独特色彩和构图之下,他的复仇之路显得十分微妙,充满隐喻。

张英雄在影片最后,究竟为何放弃报“杀父之仇”,堪称本片最大疑虑。

张英雄为何报仇?

在谈张英雄为什么放弃报仇之前,我们先说说他为何要报仇,在一个法制健全的时代,他为什么还会有这种充满江湖意气的想法。这一点影片给了几个细节铺垫。

张英雄的父亲在世之时,有一场生日戏份。

这场戏里,张父一直处于主导位置。无论是倒酒、碰杯以及生日蛋糕拿上来后呵斥张英雄许愿,甚至是因为张英雄的愿望不合心意而出手打人。

很明显,这是一个父权倾向十分严重的家庭,男人在家里的地位既尊崇,又要承担生活的压力。

除此之外,电视里闪过的“不辱使命”,妈妈抱怨张英雄没出息,父亲嫌弃他啃老,这一切都在挤压着张英雄作为成年男人的自尊。

当父亲因为拆迁之事死亡后,家庭中一面父权的大旗倒下,必然要有另一面男权的大旗升起。

张英雄想要寻求母亲的认同,想要证明自己有顶起家庭的实力。此时,“为父报仇”并且成功,无疑是最好的证明手段。

张英雄如何报仇?

前文说到,张英雄是生活在父权家庭的孩子,父亲几乎包揽了他生活的所有决定,甚至是一个生日愿望都无法自己做主。

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张英雄,22岁不上学不工作,依旧在家里啃老也就能理解了,他根本没有独立生活的实力和心理。

这也是就是为什么,仅仅是搬去与工友沈重同住,母亲还会充满担忧的缘故。

这样一个父权温室里成长起来的孩子,报仇的方式也尤其幼稚。在他的心中,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买好一把小刀,追踪到仇人的踪迹,然后上去几刀结果了他。如此便是完成了报仇和自我成长。

但很显然他没有这样的实力和勇气,不说长得高大强壮的陆志强,仅仅是和他差不多的沈重,他也是打不过。

不过张英雄并不想放弃,他的内心有一种隐秘的想要证明自己的欲望。

与现实的懦弱不同,张英雄的内心充满张狂的自信。为了体现这一点,导演特意用了网络游戏这一主体来进行表达。

张英雄有三场打游戏的戏份,第一场通过平行剪辑的方式用游戏角色的死亡暗示父亲的死亡;

而第二场、第三场游戏队友全面崩盘,只有他“大杀特杀”,这一隐喻是凸显他想要力挽狂澜的信心。

直到一场梦境摧毁了他的这种信心。

张英雄追杀陆志强那近乎真实的梦境,不仅让荧幕前的观众大惊失色,也让张英雄被噩梦吓懵,认识到了自己并没有向陆志强这位强者下手的勇气。

不能战胜强者,那就选择对方阵营的弱者下手。

这是弱者的生存法则,或者说,这就是张英雄选择的方式:对陆志强的弱智女儿陆珊珊下手。

张英雄放弃报仇

在《阳台上》这部影片中,“逃离”其实是另一条隐含的主题。

整部片子看似在讲述张英雄寻找仇人的弱点复仇的过程,实际他真正的目的是逃离“复仇”这一无端而起的使命。

不同于别的报仇故事,张英雄的复仇之路充满迷茫,更多的时候,他自己也不知道报仇的意义何在。

报仇是他提出来的,报仇没有意义也是他提出来的。这一点,就是沈重骂张英雄“神经病”的理由。

张英雄的矛盾一方面来源于本身的懦弱无能,另一方面则是来源于不想做一个坏人。

在偷窥和跟踪陆珊珊的过程里,这种不想做坏人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直到他看到沈重也在偷窥陆珊珊,那一刻他把自己所有的坏心思都推给了沈重的唆使。

他认为是沈重唆使自己对付陆珊珊,是沈重带着他变坏偷钱包,所以他尽管做了,却因此事懊恼后悔。

张英雄本质上是看不起沈重的,他的内心认为沈重这样的坏人并不值得深交。

影片最后,张英雄鼓足勇气轻薄了陆珊珊,有趣的是,这份勇气仅仅在十几秒后就消散得一干二净。

尽管如此,对于张英雄却足够了。他用占陆珊珊便宜,给她吃掉在地上沾满泥土的馅饼的方式,给复仇之旅做出了结。

本质上而言,张英雄并没有完成复仇这一使命,但是他却完成了“逃离复仇”这一使命。这两者,无论是哪一个被完成,都能让张英雄迎来一场洗刷一切的大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