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春天》走过春天还是春天,一道时令的青春风景

看电影论观点,关注电影红花会!          铁任 输12 文/铁任 青春片一直是比较高产的,仅

看电影论观点,关注电影红花会!

         铁任

输12

文/铁任

青春片一直是比较高产的,仅是眼下,就有田壮壮监制,白雪执导的《过春天》和张猛执导《阳台上》同期上映,虽然两部电影同时经历了票房的惨败,票房加起来也不过一千来万,被擅长催泪的爱情片《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辗压而过,但是它们在电影本身的表现并不逊色,某些地方甚至可以说是更胜一筹,其劣势在于缺少流量和噱头,优点是收录了一代人的成长状态,承担了记录时代的使命。

这其中,具有更多的现实参考《过春天》显然要更接地气一些,影片讲述了一位16岁的单亲家庭女孩,拥有香港身份,却和母亲一起生活在深圳,像很多同样拥有双重身份却缺乏归属感的伙伴们一样,时常漂游在两个高厦林立的都市海洋里面,只是无人关注的沧海一粟。而这个女孩试图通过带货的方式,来实现自己去看雪的小理想。

其实绝大多数“过春天”的人并没有什么所谓的理想,也不是出于生活所迫,和冲动刺激也没多大关系,纯粹只是为了钱,利令智昏而已,而影片用鲜活的形象,合情合理的剧情,力证自己并非一味的美化,而是真正的还原一些鲜人所知的真相,让观众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故事背后的现实世界。

现实中确实有很多这样的孩子,几年前的《北角》就把这样一群人,包括去香港生孩子的孕夫,拥有香港居住证的内地孩子搬上银幕,再往前,陈果的《榴莲飘飘》演的是利用双程签证到香港做皮肉生意的内地女青年,这些电影所演绎的,其实也正是内地与香港的变化,彼消彼长和唇齿相依。

值得关注的是,在1997之后,香港进入了更多内地人的生活,从曾经只能在港剧和画报里观摩的时尚之都,到可以去打工、通婚、生育、学习,再到今天蜂拥而至去观光购物,内地人眼中的香港已经渐渐失去昔时的风光,正如片中佩佩对香港意兴阑珊,只想和闺蜜一起去日本看雪。

和很多青春片一样,《过春天》也充斥了一些梦幻色彩,色调清新的青春小世界,有温馨也有争斗的小伙伴,缺失的亲情,有一点叛逆冲动,也有一点茫然,近几年的青春片多年都是差不多的套路。大概也是因为比较雷同,所以青春片渐渐失去了市场,不复当年之勇,像《致青在》《匆匆那年》式的耀眼成绩,已经很难看到了。

当下的青春片多半都是属于怀旧式的青春片,也就是在回顾已经过去的青春,是70后,80后,甚至更早一代人的青春,而《过春天》的特色就是展开了当下年轻人正在经历的青春,展开他们的的家庭和生活,处境和感受,正是因为这样的特质,使其具有了一种难得的鲜活,或许也有点顾影自怜,也有点故作深沉的小问题,但关系不大,不妨碍成为这个春天里值得一看的一道风景。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