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养殖户的春天在哪里?

2015年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马有祥在中国畜牧业协会三届七次理事会暨2015全国畜牧行业发展高层论坛表示,2015年,大约有500万养殖散户退出养殖业,全国养猪户减少到4000万户。仅此一年就有这样大数据的养户不养被淘汰。直到2018年又有多少处于环保的压力被禁养,限养。这之间淘汰的又有多少呢?应该不严而明了吧……。靠全国那些大的养殖集团来拉动内需和进口这是有点不太现实的,况且现在是在非瘟肆虐的条件下。

null

近年来,国家对环保抓的很严,不符合要求的养猪场被关停或者停业整改,购置对排污进行无害化处理的设备。对于大型养猪场来说相对是可以承担的。按规定低于50头以下的散养户,购置排污设备需要很大的资金是很难承担起的。因此散养户胡乱的排污造成水体和土壤,所以从环保角度上来看,应该取消。

现在疾病多发,特别是传染性的疾病。散户对其的危害不了解没有防范意识。不知道怎样去做好防范,防疫,消毒等生物安全工作,养殖的硬件和弱件设备差。一旦发病不可收拾很难控制,是疾病再度流行。喂泔水也可以发生传染病比如《非洲猪瘟》和某些人畜共患病。应该取消。

小散户一度是支撑我国养猪业的中坚力量,为我国生猪产业经济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散户猪场虽然有种种弊端,但是散户养猪人正在改变,并且小散户是不少农民朋友的生存方式。养猪户都是上点年纪的,外出没人打工没人要。除去种点地,养殖是他们重要的经济来源。您觉得呢?

成本是养猪业淘汰大小是一个重要标尺,只有你的猪场成本足够低,你才能在淘汰赛中屹立不倒。从这一点来分析,集团化养猪企业,如牧原、雏鹰、温氏,他们更具成本优势,他们都能发展的很好,但也不是所有的规模猪场都比小散户更有成本优势。就目前来说,无论是规模猪场还是小散户,各有各的成本优势。而那些从事自繁自养,存栏在20-500头母猪的小养猪业专户,如果能够借助一些创新思维带来的成本优势,在行业不会被淘汰。

正所谓“大浪淘沙”沉淀下来的都是:”有分量,有内容“。环保、疫情和养户并存,也必将带动整个养殖的改革,科学化的管理,疾病的防御都将进入现代化养殖对待猪瘟,我们要积极对待,正确对待,谨慎预防,适当远离。做好科学化防疫工作。

null

在现在的形式下:环保、疫情、行情等形势及国家对散养户的政策下。

散养户也势必会减少,但不会完全减少。不会减少有四点原因:

原因之一和规模经济有关。因为养殖数量太少,养殖就是副业,投入的精力少。人常说“心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散养户的心不在养殖上,自然收获不多。

原因之二是赚不到钱。除了规模小这个因素以外,养殖水平低,硬件设施投入不足,生产资料价格高,共同构成了养殖成本居高不下,其结果有利就养,无利就空圈,甚至弃养。“养猪还不如打工”,就是散养户的真实感叹。

原因之三是新农村的建设。过去在家里养,现在建了新房子,根本就没设计养猪的地方,因此告别了养猪。

原因之四是年青一代不想养。散养养猪毕竟是又脏又臭,年青一代不如父母吃苦耐劳,自然不愿意养猪。

散养户的迅速减少,并非全部消失,而是有很大的一部分因为养猪水平不断提高,赚到了钱,或者看到了希望,进一步扩大了养殖规模,变成了专业户(或家庭农场)。换句话说,很多散养户进化成了专业户。借力国家政策,顺应大局势。转入新的养殖模式,养殖观念。使中国的养殖业跨入新纪元。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